96岁的普利兹克建筑师凯文·罗奇本月初逝世,上周又传来96岁的梵高侄孙约翰·梵高谢世的消息,之所以要记住他,是因为正是由于约翰·梵高及其父亲的慷慨给予,才有了梵高博物馆,让世人一睹完整的梵高艺术。
另一则重要人物消息是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被任命为2019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他将携陈琦、费俊、何翔宇、耿雪出展。此外,女性摄影师摄影师埃莱娜·比奈摘得建筑摄影奖、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在北京中央美院的个展均值得关注。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荷兰 | 梵高侄孙约翰·梵高
96岁的他走完一生,与父亲共同捐出约600件梵高画作
约翰·梵高(1922-2019)
上周,梵高研究者、专栏作家马丁·贝利在《艺术新闻》撰文披露,文森特·梵高的侄孙约翰·梵高(Johan van Gogh)于2月21日去世,享年96岁。
约翰·梵高生于1922年,是提奥·梵高(1857-1891)的孙子。正是因为约翰,才有了后世与梵高艺术的连结。他协助父亲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90-1978),将家族艺术珍藏捐赠给国家,由此创立了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与荷兰国立博物馆一起,成为全球游客造访荷兰的必到之一。
约翰·梵高成长于挂满梵高名作家庭,沙发上方就挂着著名的《向日葵》。
梵高,《盛开的杏树》(1890),梵高博物馆
当约翰还是个小男孩时,梵高《盛开的杏树》就挂在他卧室床头。约翰后来回忆,这幅作品从未在枕头大战中被毁坏,简直是一个奇迹。这件作品已入藏梵高博物馆,但几年前约翰还用“我们家的”收藏来称呼它,并认为是艺术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每当约翰看到这幅画,他都会回忆起盛放的春日景色是梵高为约翰父亲专门创作的,挂在他的儿童床头。
1962年,约翰的父亲与荷兰政府达成协议,拿出约200张绘画与400张素描成立基金会。如今,这批作品中的许多件,单张市值就高达1亿欧元,而整个收藏的估值达到几十亿欧元。约翰可以随时进入博物馆,1984至1995年,他任职为梵高博物馆主席。
约翰·梵高一生两度遭遇悲剧,一位兄弟被盖世太保谋杀,一个儿子死于伊斯兰极端分子之手。
(文/畹町)
威尼斯 | 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
成为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吴洪亮
2019威尼斯双年展即将于5月11日至11月24日举行。3月9日,据威尼斯双年展官方网站消息公布: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由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担任,中国国家馆参展艺术家分别是:陈琦、费俊、何翔宇、耿雪。
2019威尼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由英国伦敦海沃德美术馆的馆长拉夫·鲁戈夫(Ralph Rugoff)担任,并在早前宣布本届主题为“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共计有83名参展艺术家,以艺术小组或团队形式参与,包括16位/组美国艺术家,印度、日本、韩国、德国、英国则各有3位/组艺术家,6位/组中国艺术家分别是刘韡、娜布其、孙原 & 彭禹、尹秀珍、于吉。
鲁戈夫认为,艺术和艺术家可以引导人们“如何在‘有趣的时代’生活与思考”。和往年的双年展着手移民、冲突等现实问题不同,他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它和世界秩序的差异,在于它挖掘另类事实的潜力。吴洪亮,现任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曾策划齐白石系列大展等。
(整理/畹町)
伦敦 | 摄影师埃莱娜·比奈
获建筑摄影奖,用女性的视角感知建筑文化
埃莱娜·比奈
据Dezeen等网站报道,3月初,瑞士法国籍摄影师埃莱娜·比奈(Hélène Binet)荣获艾达·露易丝·哈克斯塔布尔(Ada Louise Huxtable)奖。该奖项是由《建筑师(The Architect's Journal )》和《建筑评论(The Architectural Review)》杂志联合创办的第八届“建筑女性奖”的重要部分,并以《纽约时报》著名建筑评论家及普利兹克奖评委艾达·露易丝·哈克斯塔布尔的名字命名,旨在表彰那些对建筑、文化、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女性实践者们。
《建筑师》杂志的编辑Emily Booth认为“在其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埃莱娜·比奈的摄影启发并塑造了我们对建筑的理解。她敏锐的眼光以及对形式的感知力使其得以捕捉到建筑的物质特性与精髓。她的实践对建筑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拙政园,苏州园林,中国》,2018年,数码C-Type。艺术家供图。
埃莱娜·比奈1959年出生于瑞士索雷尼奥,现生活与工作于伦敦。她成长于意大利,并曾在罗马的欧洲设计学院欧洲设计学院攻读摄影专业。她自80年代末开始正式从事建筑摄影,其创作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既关注历史文化遗迹,并与现当代主义建筑师开展紧密的合作,近期逐渐开始关注自然景观与亚洲古代建筑。在拍摄当代建筑时,她往往对于搭建过程和最终结果表现出同样的兴趣。比奈的作品极少囊括建筑全景,而是通过别具匠心的取景与构图升华建筑本身的语言。她的所有作品均由胶片拍摄,其中大部分由手工冲印。对她而言,胶片的局限性往往更能激发创作的巧思。
(整理/钱雪儿)
北京 | 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
个展“皮相之下”于央美举行,探讨身份认同问题
马克·奎恩
3月8日,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Marc Quinn)的个展“马克·奎恩:皮相之下”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幕,展览呈现奎恩跨越三十年艺术生涯中的多个系列作品,研究他长期关注的身份认同的主题。
马克·奎恩个展现场
奎恩的作品反复探索了艺术与科学、人体、情感以及对美的认知的主题,通过展览也反映出我们如何看人?如何看待人所代表的生命?如何看待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的命题。
马克·奎恩受到古典雕塑的启发,这些雕塑的残肢断臂通常散落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另一个吻》(Another Kiss)(2006年)正是来源于艺术家的系列作品《完整的大理石》(The Complete Marbles)。这些作品探讨了社会对美的观念,采用理想主义的语言来展现那些因意外或天生残疾而失去肢体的人身体的“不完整”。他们所强调的事实是,虽然身体残缺的概念在艺术史语境中能被接受和歌颂,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并非如此。
奎恩渴望在作品中表现古典艺术的语言,并展示出它是如何与当代文化息息相关的。他的系列作品《关于爱的一切》(All About Love)(2016-2017年)正源于此,再次以破碎的身体雕塑来追问由爱情滋生出的种种情感。每件作品都塑造了一对恋人相拥在一起的不同的姿势,他们没头没面,分不清身份,但观者会被他们相拥在一起的凝固的姿态所传达的情感所震撼。
(整理/钱雪儿)
上海 | 旅法画家陈伟德
在外滩的艺术空间,观赏黄浦江与塞纳河的景致
陈伟德
上海中山东一路18号大楼原名麦加利银行大楼,为上海历史保护建筑,也是外滩万国建筑群的一员。3月8日,上海久事美术馆18号艺术空间在这栋大楼的2楼揭幕。
18号艺术空间定位为经典绘画艺术的个性展示空间,主要展出沪上海派艺术家的个人作品。揭幕展为旅法艺术家陈伟德的绘画作品展“从塞纳河到黄浦江”。
陈伟德于1957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美术学校,师从孟光先生。1985年,他留学法国,研学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皮埃尔·卡隆教授工作室,同时他也开始彩绘玻璃艺术的创作。此后,他还将欧洲古典彩绘玻璃艺术引入了中国。
陈伟德,《塞纳河畔的书摊》
展览展出陈伟德不同时期创作的绘画作品110件,涵盖油画、色粉、素描及玻璃画四大类,以35年的创作生涯展现其眼中的上海与巴黎的生活。透过美术馆面向外滩的窗户,观众可一览浦江两岸的风情。漫步在展厅内,则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上海城市生活的点滴记录。在其细致的素描,虚实的色彩光影中感悟上海的历史变迁。此外,描绘巴黎塞纳河的作品也与外滩建筑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质十分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新艺术空间是继去年位于中山东一路27号的久事美术馆外滩馆开放之后,久事集团在外滩设立的又一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艺术展示空间。据了解,久事集团将继续在外滩开设艺术空间,美术馆群落的建成将进一步丰富外滩建筑的艺术人文软环境。
(文/陆林汉)
举报/反馈

澎湃新闻

1亿获赞 711.1万粉丝
澎湃新闻,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