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认识能力的人,都知道是什么,而很多人也应该知道在药里比较出名的一句话:”是药三分毒“,而在一些患有精神疾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人群里,这句话也成了阻拦其治疗的一个坎。
在精神科里,很多医生发现,一些已经被确诊为抑郁症,并且已经达到中度甚至是重度的患者,都不愿意或者是明确的拒绝进行药物治疗。而原因也很简单----“是药三分毒“!那么这句话真的是这样吗?
1.“是药三分毒”有没有道理?
作为在中国流传长久,算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可以说本身过量使用药物会对身体多少有些“坏”的影响,这本身是有道理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过量”使用已经被人们慢慢遗忘,越来越多的患者从担心过量使用药物变成了“害怕使用药物”,这一点在精神疾病治疗上出现的比较多。
但实际上,这句话只是为了提醒大家:药不能乱吃,没病也别瞎吃药,过量使用药物会造成反作用。
虽然说药物对身体确实有一定影响,但这个没有办法改变,也正是因为这个导致很多患者只看到药物坏的一面,却忽略了药物对其好的一面。
人们只看到三分毒,却看不到那7分好,甚至是97乃至997分的好,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不会在非常饿的情况下因为饭不和胃口就不吃,不会因为空气中有灰尘就不呼吸一样。
因为相对于饿死、呼吸活命来说,不和胃口、空气灰尘的“坏影响”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对于“是药三分毒”这句话来说,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叶障目”就忽视了类似于抗抑郁药这类对患者自己病情那997分的好的影响。(假药除外)
2.药物不安全是否真的不安全?
如果是放在很久以前不能保证,但那是因为以前医疗资源的匮乏,现如今在市面上的药物,只要是合法合规上架的,基本上在安全性上都是有保证的。
尤其是对使用剂量有非常精确标准的精神类疾病药物更是如此,在每一款药物的上线前,都会经过无数次的安全实验,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毒性做一个区间实验。
典型的就是拿小白鼠做实验,看用到多大剂量有一半会被毒死,用到多大剂量,所有小白鼠都会被毒死。
之后才会进行对人体用药时的安全性推测,等到效果和安全性都属于“合适”的药物才会考虑进行临床实验,在通过临床实验之后,得到的结果再三对比之后,确认合格,才能上市,并且之后上市后还要进行副作用的监测,如果出现大面积负影响的情况,还要及时做下市处理。
过程虽然繁琐,但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
现如今,正规途径拿到我们手里的药物,在安全性上都是有保障的,及时有一些副作用,相比较整体的药物效果来说,是我们可以去承受的。
比如,现如今很多人使用的新型抗抑郁药。
相比较此前使用的老版抗抑郁药,很多患者会选择使用大剂量吞服药物达到自杀的目的,现如今新型抗抑郁药(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等)几乎看不到服用新型抗抑郁药物自杀成功的新闻。
当然,会有少部分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后,出现一些副作用,但相对于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总体患者群体来说,出现副作用的患者数量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并且,这部分出现副作用的患者,面对很多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大多数坚持一下,很快身体会自我调节,然后也就适应了,一般不超过一个月,有一些相对重一些的,也可以通过对症治疗或更换药物而解决。
3.很多人“不会”吃药!
药物治疗是如今很多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都需要经历的环节,很其中不乏一些用药很长时间的人。
但却有一部分人会发现自己吃药不仅没效果,还让自己病情继续加重,其实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会”吃药!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很多患者觉得药不能吃多,一发现有点效果了就贸然停药,结果因为自己擅自停药,导致疾病复发,甚至有一些还因为擅自停药或换药,导致身体出现抗药性;
那么,以抑郁症为例,怎么样吃药才是正确的呢?
其实对于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并不难,很多时候,我们基本上只需要按照主治医生给出的医嘱进行“按时”、“按量”进行服用即可。
遇到药物的副作用,不用惊慌担忧,因为一般来说一些小的副作用是刚服药初期,身体引发的正常反应,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后,身体也就慢慢适应了,症状也就会慢慢消失。
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出现比较大的,反应强烈的副作用,就需要及时反馈主治医生来进行诊断,检查是否是药物的剂量问题或者是药物和患者自身体质不匹配所引发的反应。
所以,除了要按照医嘱来治疗以外,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建议服药患者,每过3-6个月最好检查一下,尤其是合并用药的患者,更应该注意。
这其中就好比使用阿戈美拉汀这类药物,因为会很容易造成肝损,因此更需要多复查才行。
之所以说这些,也是想要告诉大家——
当我们因为一些情况患上疾病且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时,不要惧怕、抵制使用药物,因为相比较“是药三分毒”来说,另外那997分的好处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