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弗洛伊德又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有的又译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我们是无法觉察潜意识的,但它影响意识体验的方式却是最基本的—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生活中日常活动的意义,我们所做出的关乎生死的快速判断和决定能力。
何为潜意识
那么,何为“潜意识”呢?接下来,我会对其进行解释。
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意识叫“显意识”。大家学开车的时候,驾校教练肯定会这样教:右手握住方向盘,左脚踩离合器,左手换挡(日本交通规定汽车靠左侧通行,因此汽车为右舵设计,即驾驶席在车辆右侧。—— 译者注)。
教练在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示范后,对学员说:“你来试着做一次。”可一到自己实践,却动作僵硬,手忙脚乱,于是被教练呵斥。身为公司社长,觉得自己好歹也算是个聪明人,可却被驾校的年轻教练嘲笑,于是心生不快。可不管怎么做,动作总是跟不上大脑。想必大家也有过类似的经验体会吧。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驾驶时使用了显意识。
可渐渐地,一边忍着教练的牢骚,一边在驾校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驾驶技术不断提高,最后考取驾照。之后自己上路开了一段时间后,在驾驶时,就不再需要思考“这里该踩刹车“这里该踩油门”之类的动作细节了。遇到紧急情况,脚自然会踩刹车;即便在狭窄的车道,也能与对向车辆完美交会。这些自己原先视为“特技”的动作,如今每天都能轻松完成。
开车时,并不用去计算“路宽几点几米”、“车辆通过时,道路还剩几厘米”。有时,满脑子想着公司的事,等到回过神来,发觉自己已经把车开出了几百米远。这是因为没有使用显意识,而是以潜意识在开车。
在生产现场也有类似情况。
工人被分配到一个新的生产流水线上时,在熟悉工序和操作之前,需要在脑中反复记忆“把这个部件放这里”“这样拧螺丝”等操作流程。这时候使用的便是显意识。
因此,在组装工厂工作的一些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刚入职的一个月内,会抱怨“肩膀酸痛”“头昏眼花”而辞职。可只要坚持三个月左右,就会顿时感觉工作变得轻松了。
由于一开始是用显意识在进行作业,脑子需要不断思考“要这么操作,要那么操作”,因此很容易疲劳。但只要渐渐熟练,就会像开车一样,手会下意识地按流程操作,既不再疲惫不堪,也不会肩膀酸痛。
木工活儿亦是如此,不管是用刨子刨木,还是用锯子锯木,对刚入行的学徒来说,需要用显意识去反复学习这些技术,因此非常容易疲劳。可一旦习惯后,就会感觉轻松许多。
据说,人从呱呱落地到人土为安,其一切所思所想和经验经历,都会储存在潜意识中。而且,潜意识的容量是我们平时常用的显意识的几十倍。
大家想必也听说过,人在陷入生命危险、徘徊于生死线上时,过去的所有记忆会突然在脑中回放。比如,因登山途中脚下打滑而从几百米高处坠落的过程中,人生的记忆会一股脑儿地浮现。在短短的数秒之间,一生的大部分体验和经历如走马灯般一闪而过。类似的故事和体验谈并不少。
一些孩提时的旧事,即便显意识早已遗忘,也会瞬间如电影画面般在脑中回放。这正是因为人在面临生命危险时,储存于潜意识中的知识和记忆会在瞬间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