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育是精神分析理论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分析很多心理问题的依据。依据这个理论心理创伤发生得越早其程度越严重。而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那样,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或者不知道。有了精神分析的性心理发展理论我们就不能再把孩子当成小猪来养了。
一、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性心理发育
事物的发展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发育的过程,每个人的心理发展也是如此。精神分析十分重视人的心理发展,尤其是早年的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发展(人格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性心理的发育。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性心理发育过程中如果力比多的投注受到严重阻滞就会使心理发展阻断,导致个体的心理发育停留在某个时期,这就导致了相应的心理问题。
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性心理发展分成以下五个时期: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这些时期的发育是连续的,没有明显的界限,不同的人由于先天气质不同,养育环境不同发育的时期长短也不尽相同,但各个时期大致对应如下年龄:
口欲期对应出生后到18个月;肛欲期对应1.5-3岁;俄狄浦斯期对应3-6岁;潜伏期对应6-11岁;生殖期指12岁以后。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心理发展在各个时期对应的引发性本能的器官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在不同的时期如果发展受阻就会让心理发育停留在这个时期,在成人后也会表现出对应的心理问题,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叫做固着。也就是说,人的性心理发展如果发生固着,就可能会导致心理冲突,甚至是心理疾病,而发生固着的时期越早其心理问题越严重
二、口欲期
口欲期,在这个时期,婴儿所有快乐(或者说性本能)都来源于口腔的感受,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婴儿的很多动物是性本能的投注,比如吸吮奶嘴或手指的动作,甚至把哺乳的行为也认为是婴儿性本能的投注。这也是弗洛伊德屡被诟病的一个原因,所以很多心理学家把精神分析称作泛性论,其实也不无道理。所以后业的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对此有新的诠释,认为口腔是婴儿这个时期与外界构建关系的工具,在这个时期婴儿主要通过口腔来感受外部世界,也用来感受与妈妈的关系(爱),因此这个时期的与人格中的依恋有关,可能会导致回避、迷恋等亲密关系的心理问题。
一般而言心理创伤发生的时期越早,其心理问题的程度越严重。如果一个人在口欲期的发育受阻,即力比多的投注不能(比如照顾不周),或者受到重大打击(被遗弃或者遭逢母亲离去等),则这个人很有可能会患上身心疾病,或者形成严重的人格障碍,更有甚者会罹患精神分裂。很多成人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口欲期的未满足的表现或者说残留,比如抽烟问题、暴饮暴食问题,比较严重的身心疾病,也是少数可以死人的身心疾病——神经性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压食症、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暴食症)——是典型的口欲期导致的心理问题。
口欲期的孩子对妈妈(照顾者)的依恋是最大的,如果妈妈总是不告而别,在婴儿需要母亲时母亲不能及时到场等。这些在成人看来根本不算什么问题的行为,在婴儿心里却是天大的事情。婴儿在这个时期是完全无助的,只有通过控制妈妈来解决生存问题。这个时期的婴儿没有形成客体永久性观念(即一个物体从眼前消失其实这个物体本身并没有消失),因此妈妈(照顾者)的离开对于婴儿而言就可能是世界的毁灭,甚至是自己的毁灭。
如果这个时期的婴儿在心理面形成妈妈不可依恋,那他长大后就可能会害怕进入亲密关系。或者相反会对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产生严重的依赖。这会损害亲密关系,导致关系中的双方都会受到束缚,甚至最终会损害关系。
三、肛欲期
肛欲期,在这个时期,幼儿逐渐可以控制排尿和排便,这也是个体从生下来开始第一个自主可控的行为。因此很多孩子会表现出憋尿甚至憋大便的行为,但是这个时期他们还不能完全控制好,所以会出现尿裤子的现象。
在这个时期很多家长开始训练幼儿排尿和排便。如果训练的行为过早或者过于严苛,就会导致个体形成控制型人格。比如性格比较固执、过于追求秩序感或者过于追求清洁(不是指洁癖)。
此时期的排便训练看起来是照顾者为了让孩子尽快成长,实际上这里面隐含一个权利的问题,即我的事情谁说了算。如果照顾者的过度控制或者完全不控制,都会导致孩子长大后的人格的控制感问题,换句话说,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相反的两件事其本质是一样的,都会导致同一类问题,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
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一定要按照他的意愿来,如果不按照他的意愿来,对方就会感到内疚或者需要很多的努力才能抵抗这种控制,这很大可能表明这个人的心理发展固着在肛欲期。
过度控制与完全不控制都可能导致心理创伤,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做才合适呢?实际上在精神分析理论框架下,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来指示我们。就象做中国菜放调料一样,厨师总会和你说适量。所以做菜最需要的是练习。对待这个时期的排便训练问题也是一样。
不同气质的孩子对待方式也是不同的,但有一个总的方针可以借鉴,那就是在进行训练时孩子的抵抗是否强烈,如果强烈那就说明有过度控制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照顾者最重要的是要顺其自然,而不是强迫孩子顺从。当然很多父母之所以控制孩子就意味着父母自身就可能固着在肛欲期,所以无法灵活对待孩子。因此科胡特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
下一个性心理发展时期叫俄狄浦斯期,也叫性器期,这个时期的性愉悦来源主要是性器官。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了性别意识,对妈妈重新进入一个依恋期,对于异性父母产生竞争心理。这个时期的发育主题主要是性、生死与成功。
举报/反馈

老马心理学

73获赞 84粉丝
人人都需要心理学,认识自己,从心开始。
心理咨询师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