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文物局官网介绍,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文物和博物馆事业的优秀领导干部,原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文彬同志(副部长级),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2月20日12时3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张文彬: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领跑者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逝世,曾获国际博物馆协会最高荣誉。任职期间,组织追回3000余件走私文物。他曾表示:“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只要决策者对文化遗产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就会妥善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建设的矛盾。”
张文彬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我国文物和博物馆事业优秀领导者。2014年1月13日,国家文物局官网曾发布了《让世界喝彩的中国博物馆人——记国际博协荣誉会员张文彬》的文章。文章称,在2013年8月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3届巴西大会的闭幕式上,举行了一个异常庄重的颁奖仪式:
国际博协将其最高荣誉“荣誉会员”授予了两位为国际博物馆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博物馆人,其中一位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
当国际博协总干事汉娜·潘内克将荣誉会员证书交给张文彬的代表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近1700名代表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表达对这位德高望重的中国博物馆人的敬意。
据悉,荣誉会员是国际博协为了褒奖那些为国际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或者为国际博物馆协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会员而特别设立的最高荣誉。全世界的荣誉会员总数将不超过20人,一旦授予将享受终身。
自1983年国际博协第13届大会产生第一位荣誉会员起,目前仅有十多人获此殊荣,而张文彬则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张文彬认为,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和乡镇城市化的过程中,特别是最近二十年来,不少城市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大体量的建筑物,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而这种单一面貌的文化正在吞噬以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
韩城:文人心中的朝圣地
韩城:一座神奇魅力的大德之域,陕西古建筑荟萃之地,千百年年来,沐浴“尊儒尚学”之风,秉承司马迁精神,传承和延续文化基因,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文史圣地、黄河古城。
韩城古城南北长达千米,东西800余米,占地面积约0.79平方公里,古城内由文庙,九郎庙,北营庙,东营庙,庆善寺,毓秀桥,城隍庙,县衙,状元府,闯王行宫,金城老街,名人故居,民居四合院等众多历史古迹及人文景观。
张文彬曾数次来到韩城,被这里的历史风貌、文化内涵和文物保护工作深深震撼。甚至发出这样的感慨:“韩城的历史文化内涵,要超过世界遗产平遥。”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曾被日本建筑学会农村计划委员会委员长工学博士青木正夫这样评价:“我曾到过欧、亚、美、非四大洲十多个国家,从来没有见过布局如此紧凑,做工如此精细、风貌如此古朴典雅,文化气息如此浓厚历史悠久的保存完好的古代传统居民村寨。”
英国皇家建筑学会查理教授说道:“东方建筑文化在中国,中国民居建筑文化在韩城”。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即便是不喜欢秦腔的人,对这句戏词都有耳闻。这句词出自著名的《三滴血》,词中的韩城县如今已经是韩城市。
1986年,韩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理由是:“韩城位于陕西省东部,西周时为韩侯封地,春秋为韩原,秦、汉为夏阳县,隋代称韩城县。旧城内保存大量具有传统风貌的街道及四合院民居,还有文庙、城隍庙等古建筑群,城郊有旧石器洞穴遗址、战国魏长城、司马迁祠墓、汉墓群、法王庙、普照寺、金代砖塔等名胜古迹。”
韩城,这个集太多荣誉与美誉为一体的城市,她与天津、丽江、上海、平遥、榆林等城市同一年(1986年)入选国家级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比省内的咸阳市和汉中市还要早。要知道,韩城1986年时候还只是刚设县级市两年,其它几个都是省会和地级市!
陕西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西安市、延安市
1982年02月08日公布
第二批:韩城市、榆林市
1986年12月08日公布
第三批:咸阳市、汉中市
1994年01月04日公布
要知道,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极其困难的,它需要有大量保护的古建筑群和街巷,其申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中间不知有多少城市反复申报还是未果。
国务院2008年4月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提出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五项条件:
第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第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第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第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第五、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按照特点主要分为七类。
①历史古都型: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的城市。
②传统风貌型:保留了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完整建筑群的城市。
③一般史迹型: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主要体现方式的城市。
④风景名胜型: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
⑤地域特色型: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
⑥近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
⑦特殊职能型: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的城市。
韩城,这座承载三千年历史积淀的古邑,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六大古城之一。城内街巷纵横,庙、寺、观、坊、台星罗棋布,民居民俗特色鲜明,名人故居随处可见。
华夏史笔惟司马,关中文物最韩城。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文物丰富,钟灵毓秀,人才济济,从古至今,代有名贤,层出不穷。这里是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故乡,诞生了义士程婴、秦将司马错、状元王杰、作家杜鹏程等一大批历史名人。
一入千年韩城里,街巷楼塔庙无言。
韩城不仅是中国清代三大文化名城之一,更是中国著名的文史之乡。仅明清时期进士、举人、贡士1400余人,清代“三元”俱全,秀才、武生胜不胜数。历代文才武略皆备,为官清正廉明政绩卓著,百姓爱戴者大有人在,更有出类拔萃,名扬海内外。至今城乡民居仍保留着明经、进士、状元、登科、世科、文魁、司马、太史、外翰、内翰、郡守、郡伯、黄堂、中宪、十马高轩、父子御史等炫耀功名的门额题字。昔日城南毓秀桥南牌坊悬挂着“解状盛区”、“士风醇茂”、“户尽可封”、“四方会归”巨幅横匾,这些都是韩城地灵人杰真实写照的标志。可见,因为有了司马迁,因为有了那本书写中华三千年历史的鸿篇巨著《史记》,韩城,成为中国文化人心中的圣城,成为中华文化史上无法绕过的渡口。
有故事的韩城,有味道的旅程
相传夏禹治水时,曾“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此,韩城黄河龙门一带是大禹治水故事和“鲤鱼跃龙门”美丽传说的发源地。
西周初期,周武王将自己一个儿子分封在这里,称为“韩国”。战国时期,韩城属于秦国地界,设夏阳县。隋文帝时期置韩城县,直到1984年改为韩城市。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韩城有不平凡的故事。程婴救赵武、司马迁写《史记》、薛国观修筑城墙、清官王杰主审和珅、革命作家杜鹏程奔赴延安书写了《保卫延安》著作......同样,这里的旅游景点有很多, 并且大都著名。
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一部《史记》成就了司马迁,他的祠墓也像一座丰碑,历经千百年沧桑而愈显雄伟。
“赵氏孤儿”这桩令天下震惊的历史悲剧,发生在2500年前的晋国。《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的一部历史剧,与《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悲剧。《赵氏孤儿》这部剧可谓享誉世界,感动了东西方的无数人,元代以后,被搬上京剧、秦腔、豫剧、越剧等各种戏曲的舞台。其中,程婴为韩城人,程婴死后,此事震惊中华大地,尤其晋国上下皆痛哭流涕、肝肠寸断。赵武死后其墓亦葬于陕西韩城,以实现与程婴、公孙杵臼永世相伴之意。此三人演绎的气吞山河之故事就是千古流传的赵氏孤儿的故事。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这是李白诵颂黄河龙门的诗歌。
龙门是黄河的咽喉, 古道两侧刀劈斧削般的石崖就象两扇石门,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禹门三激浪,是黄河千百年来的奇观,激起了古今多少文人的诗情。
古韩城有太史公一人写尽半部中华史,遗风浸润,文脉久远。虽然党家村是党氏先祖外迁至此兴建的,但因680多年来受韩城文风熏染,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名村。
村中保存了120多座四合院,还有11座祠堂,被称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现已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一个典藏历史与精华的地方!在中国,重大的考古发现每年都有,但不是每一个都能令人印象深刻,更不是每一个都能被写进教科书。
但韩城梁带村芮(ruì)国遗址却不一样,2004年开始发掘,2005年荣获考古学界奥斯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被编写进大学考古的最新教材《夏商周考古学》,成为每一个考古学生必学的知识。这里共发现周代的墓葬1300多座、车马坑64座,其中诸侯级大墓7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金器、玉器、象牙器、漆木器等随葬物品。其中包括大型玉猪龙、豪华组玉佩、罕见金鞘玉剑等神级文物。
普照寺
周原大禹庙
魏长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距今已有2250余年历史。它像历史的见证者,在韩城绵延20余公里,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它是秦、魏两国的分界线。如今,行走在韩原大地,你依然能够看到这一项宏伟的古代防御工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韩城实践”
韩城自计划单列试点以来,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改造提升与综合利用并举,围绕古城和党家村创A做了大量工作,设立了古城保护基金,编制了新一轮名城保护规划,投入资金实施古城保护修缮,使古老的文物得到了活化,擦亮了韩城古城这张金色的名片。
1
“201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9月20日至21日在韩城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会议旨在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秉持正确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进一步扩大韩城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影响力,助推韩城全域旅游发展。
会议上,韩城市人民政府与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分别签订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中国名城杂志》社常务副总编高永青宣读双方协议,特别邀请韩城市担任该社常务理事单位。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邱跃发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韩城共识》;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越南、中国等6个国家及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家国际机构与学术团体,威尼斯国际大学、清华大学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10余家一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天水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代表、3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10余家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代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20余家主流新闻媒体参会。
2
2018年9月18日,在第二届中德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成功举办之际,韩城市同德国莱法州开展友好交流。
德国莱法州国务秘书萨尔瓦多·巴巴罗表示,在当前世界形势下,中德关系日益提升,莱法州与韩城市加强交流、建立友谊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莱法州与韩城一样有着厚重的文化遗产瑰宝,马克思与司马迁同为世界名人,这必将成为两城之间互动的纽带。莱法州愿与韩城一同努力,以中德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这一机制化交流项目为载体,共同挖掘双方历史文化资源,拓宽交流渠道,探索与深化文化、经贸、科技、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贡献力量。
3
中国名城委为古城保护与开发出谋划策
深挖在地文化 再现古城繁华
2018年12月20日,韩城市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韩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汇报。
该课题是2016年韩城市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后,应韩城市委、市政府邀请和委托,由中国名城委会同北京瑞德瀚达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承担的专项咨询研究,旨在秉持正确理念,为实现韩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全域旅游发展相辅相成,和谐双赢提供决策依据。课题组在广泛调查研究和走访座谈,梳理分析韩城自然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对大量历史文献、史料、档案、著作、学术报告、学术论文、名城保护规划、旅游规划、市政府文件、领导讲话等进行深入挖掘研究,经专家论证中期成果后修改完善,完成了该项研究的最终报告。会议高度评价该项课题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了制约名城保护和全域旅游的关键,妥善解答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韩城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作出“史圣故里·黄河雄镇——千年古韵最韩城”的评估定位表示赞赏;认为研究报告把握宏观和微观恰到好处,功底扎实,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提出的统筹韩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推进策略、途径和方法为韩城明确了方向,保护与发展举措针对性强,策划的名城保护和文化旅游项目及其实施方案具体可行。
韩城市相关领导表示,《韩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研究体系相对完备,对历史文化挖掘较为到位,成果显著。韩城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需要培养和发挥历史文化这一核心竞争力,用心思考“历史文化的现代表达”、“历史风貌与新兴业态相统一”等重要命题,处理好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让历史文化名城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古城凝聚了韩城最珍贵的文化记忆,要对古城形成完整、系统、全面的认识,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级别保护古城,深挖科举文化、驻军文化等在地文化,探究明清时期古城居民生活方式,最大限度恢复古城本真面貌,有效突显韩城古城特色,和国内其他古城之间形成明显的差异对比,重现古城盛世繁华,让游客置身于明清市井生活的情境,产生强烈的体验感与参与感,切身感受最地道的古城文化。要划出并守住底线,制定指导性方案,严格按照古城总体规制和形制进行有序建设,确保所有建筑协调美观、浑然一体。
曹昌智表示,韩城在古城保护与开发方面下足了功夫、倾注了大量精力。下一步,要结合韩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古城开发保护总体规划进行优化完善,植入廉勤文化等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文化,讲好韩城名人的廉勤故事,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对外培训和研学游活动,提高古城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名城委将尽己所能,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协助韩城做好古城保护与旅游策划,助力韩城实现古城保护和全域旅游发展齐头并进、和谐共赢。
2016年全国名城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韩城共识》
“2016年全国名城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大会达成了《韩城共识》,提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10项举措。
——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时期,应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势在必行。尤其要重视提升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实力的引领作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设立30多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依然形势严峻。实践一再证实《北京宣言》的判断:“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最突出、最核心的根本问题。”因此应当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反思过去,审视现在,放眼未来,进一步厘清思路,把握方向。要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思想理论缺失,围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专业理论和公共政策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应当秉持正确理念,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使之真正成为传承中华文明,促进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要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结合各自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彰显城市特色,打造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应对新时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强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强制性。保护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必须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凡是擅自变更已经批准的保护规划,以及违反保护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着力解决部分老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经济活力式微、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协调。推动工业遗产和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更新及其合理利用,维护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旧厂房、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恢复老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和活力。
——发展旅游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要鼓励适度有序的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开发。在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发掘、系统整合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和延续历史文脉,围绕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特色,展现名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拉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注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更新利用,通过对其历史文脉梳理和各类遗存建筑性质的分析研究,为不再用作原来用途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寻找既能传承历史文脉,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合适用途,赋予新的使用功能,为现代社会生活和旅游发展服务创造条件。
——强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体地位。有条件实施全域旅游的历史文化名城,应当以城领域,优化资源,增强内聚,突出特色,提质升级,避免不分主次遍地开花,舍本求末,盲目发展旅游,以致造成滥用资源,破坏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规划应当服从保护规划的原则和要求。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开发利用,以及旅游形象设计、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规划,要有利于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展示,彰显名城历史文化品牌特色。在核心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利用及旅游项目打造,不应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历史文化名城的决策者负有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和职责。任何时候不应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急功近利,盲目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开发改造。不应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为由拆真建假,进行过度建设开发、旅游开发和商业地产开发。也不应将其作为经营资产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开发营销。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城市棚户区改造,应当科学规划,慎重决策。
小 编 后 评
借张文彬先生之言:“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就是保护我们悠久历史文明特征,就是维系民族凝聚力。”作为一座富有特色、具有浓厚韵味的千年古城。文化是韩城底色,厚植文化底色,就是守护城市灵魂。韩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作支撑,更离不开城市的合理规划与颜值设计。
所谓的城市模样,是我们出发时的“初心”。韩城之所以为韩城,是一个个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匠心、良心与用心。文化造船,这种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城市永恒的情怀!
而这,或许就是对先生最好的告慰!
史记韩城 · 黄河特区
心往韩城,长乐未央。这座城市对于“诗与远方”的践行,是司马迁的纵情山水,是网罗天下旧闻的骋怀游目,也是“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的凌云壮志。
古城如斯,叩问韩城。这座城市的格局视野,上为壮美黄河的包容胸襟,下为对古建筑的匠心守护。历史之所以眷顾这片土地,不是因为这里有着一群勤劳质朴的劳动者,而是因为这里的劳动者创造着本不该属于他们的一切。
什么是韩城?
攻略“配齐”,韩城年霸屏!赏一城灯光,品一城文化,尝一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