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润是文学家兼历史学家,不仅是我国现代传记文学的拓荒者,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他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先后任武汉大学、中央大学、江南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教学生涯达七十余年。这位江苏泰兴的南方学人,唯一一次在北方执教,就是在山东的泉城济南。
文|魏敬群
1946年秋,由于校内派系斗争,朱东润等12名教授被南京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解聘。金陵女子大学和私立建国法商学院约他在南京教书,但是不能把每周工作集中在三天以内。朱东润虽然能照顾在南京的子女秀若和君道,却无法到无锡照顾次子君遂,因此没有接受。赵太侔当时也在南京,约他去山东大学,因了同样的理由,朱东润没有答应。
赵太侔在1932—1936年曾任山东大学校长,抗战时在重庆教育部任职。抗战胜利后,山东大学奉令复校,赵太侔复任校长。赵深知人才乃立校之本,在百废待举的情况下,依然把广揽名师的思路放在重中之重。他有一本小册子,专记中国知名学者、专家情况。复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按图索骥,与其他高校争揽人才。或登门礼聘,以诚感人;或亲笔填写聘书,又附情辞动人的亲笔信,求贤若渴的赵太侔先后向游国恩、杨向奎、王统照、萧涤非、黄公渚、陆侃如、冯沅君、童第周、王恒守、朱树屏、杨宗翰、朱光潜、老舍等几十位学者发出邀请,除老舍出国、朱光潜生病不能应邀前往之外,其他大多数人都先后赴青执教。朱东润不受聘,赵太侔认为尚有商量余地。转过年来,他搬出北京大学老同学伍叔傥帮其说项。
伍叔傥
伍叔傥与朱东润曾有瓜葛。1942年8月,伍叔傥时任重庆中央大学中文系主任,是他将正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的朱东润聘至中央大学任教,结成同事之谊。有了伍叔傥援手,赵太侔便觉气壮了许多,遂以中文系主任许之。朱东润虽觉应付复杂的人事关系非己所长,“但是对于中文系的前途,不是没有一些理想的,何况山东大学有一定的学术基础,还是事有可为的。”这时,湖南大学也欲聘其任中文系主任。权衡之下,他选择了山东大学。赵太侔还和朱东润说起,战前山东大学的物理系主任王恒守也同去青岛。朱东润与王恒守认识,几年前他离开乐山武汉大学时,恰与到峨眉旅游的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王恒守同船去重庆。
朱东润先生与夫人邹莲舫、次子朱君遂合影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方任教武汉大学
不久以后,山东大学的聘书来了。朱东润约李雁晴、徐中玉同去,同时又约了中大中文系的一位毕业生作为助教。王恒守当时对朱东润说,赵太侔约他去当教务长。朱东润觉得这样也好,工作方面有一些照应。事情都商量定了,行期也定了,可是一天晚上朱东润突然发高烧,眼看三两天内不能成行,他便派孩子给住在朱家桥的王恒守送信,告诉他自己一时无法动身。过些时候,王的回信来了,大意是说赵校长的知遇之恩,不可辜负,希望朱仍如期前往。朱觉得到山东大学去是为了共同的事业,不是做官,因此谈不上什么知遇之恩。至于王恒守,他既然是教务长,听到自己发高烧,理应来看望,不是写一张不冷不热的便条可以交账的。和这样的教务长共事,系主任是很难做的。因此,朱东润把聘书、路费一齐退还山东大学,决定不去了。
赵太侔倒很大度,没说什么,还把系主任的聘书寄回,作为纪念。以后,山东大学还给朱东润保留了中文系主任这个名义,但朱始终没有去。1947年夏天,赵太侔和朱东润在南京见面时,告诉他王恒守并没有当什么教务长。朱东润这才明白当中有些误会。
朱东润书信
1951年2月,时在无锡江南大学中文系执教的朱东润,前途未卜,面临抉择。他在文学出版社找到一份工作,便从江苏来到北京。这家出版社还在创办阶段,一切都处于白手起家的情况。
经过一度接洽,朱东润去看望乐山武汉大学的同事叶圣陶。叶圣陶时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在他那里,恰巧邮局转来一封朱东润的家信,里面附有齐鲁大学文学院的聘书。事情有些两难,朱东润请叶圣陶代出主意。叶说:“当然还是到济南为是。”于是,朱东润没有在北京逗留,径往济南。
当时齐鲁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维华是以历史系主任身份兼任的,就把本来要在中文系任教的朱东润留在了历史系。无论中文系主任田仲济怎样要他在中文系开课,张维华概不同意。因此,改换门庭的朱东润,在工作中总感觉到左支右绌。
对于这座北方城市,朱东润的印象是:“济南是一座山明水秀的都市,这时解放仅仅一年多,到处留着旧时代的残痕。城墙还留着,但是因为曾经战事,弹痕累累,正在拆卸中。大明湖到处是残枝落叶,三春天气给人一副萧瑟的印象。千佛山不太高,上下也很方便,可是房屋太破烂了,断砖零瓦,完全是战后风光。只有趵突泉还是那么活跃,那么清澈。城里大街小巷,到处泉声淙淙,使人感到清新明快。”
关于朱东润讲课之情形,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家安作璋是当时的学生,他在《我与齐鲁大学》一文中回忆说:“朱(东润)先生讲两汉研究、传记研究,他在讲传记研究这门课时,讲到得意处,往往引用其所著《张居正大传》为例证,说古论今,鞭辟入里,对我有很大启发。”朱东润不仅研究传记文学,撰有《中国传记文学之发展》,而且亲身创作实践,著有《张居正大传》、《陆游传》、《梅尧臣传》、《元好问传》等具有影响的传记作品。
朱东润在和叶圣陶的通信中,说到自己写了有关于《楚辞》的四篇文章,不过论点的争执太多,不宜发表。叶圣陶说给他看一下也无妨。朱把文章寄到北京,叶没有征求朱的同意,便交给《光明日报》发表。不料,引起一场风波。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自己上阵,并组织杨树达、沈知方两位学者同时出马,先后发表了五篇文章,予以讨伐。
面对这样的阵仗,朱东润觉得最好是闪开,不予应战,让这三位扑一个空。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郭院长可以号召大批人马出阵,自己始终是一个人。第二,郭院长和他的战友们可以全力作战;自己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要备课,要应付学生,不能专心应战。第三,郭院长有科学院作为后方,必要时还有北京图书馆的大宗资料,可组织支援;自己除了残缺不全、文史书籍很少的齐鲁大学图书馆以外,找不到后勤的力量。朱东润后来说:“被他骂倒的如傅庚生、萧涤非、冯至教授等也和我一样,采取了不应战的态度,这证明我在1951年的不应战是客观形势使知识分子采取了必须采取的态度,不是我的聪明,同样也不是我的怯弱。”(引文均见《朱东润自传》)
一身傲骨的朱东润,“文革”中是复旦大学有名的“硬石头”,证明他的确不是一个怯弱的人。
晚年朱东润
到齐鲁大学历史系担任教授,并不是偏重文学的朱东润的本愿。1951年秋,朱东润离开齐鲁大学,赴上海担任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后来又到复旦大学任中文系主任。临行的时候,校长杨德斋一再挽留。那时,齐鲁大学的解体已成定局,如果他不走,将随文学院的历史系、中文系一起并入山东大学。他又一次与山东大学失之交臂。
(壹点号 人文齐鲁)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