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功能性训练在国内逐渐被大家所熟悉、所了解、所认同。但大家对它的争议也从未消失。功能性训练的意义何在、功能性训练的优势何在、如何界定功能性训练等问题,都是大家争论的焦点。
那么到底何为功能性训练呢,大家对它的界定还是非常模糊的。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功能性训练是指:针对主流项目中运动员在完成比赛时所使用到的动作技术的共同点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与方案。它的核心并不是训练运动员的肌肉,而是让每一个练习动作都具备目的性、有效性。
其实,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存在语法错误的。因为功能性训练是不分项目的,练习的动作大致就那么多,你可以选取其中大部分放在篮球运动员的身上,也可以微调动作的运动模式(需要深厚的功底)。这里的核心是:功能性训练的支持者认为,各个项目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而功能性训练的本质是抓住了它们的相似之处,通过共同点研发动作模式、设计动作程序。
所以功能性训练,是一种适用于大部分运动项目的训练模式。是通过观察、分析各个项目中运动员动作模式的相似点而创造出来的一套训练方法。它努力的方向是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项目所需的爆发力、速度、身体控制能力以及灵敏性。也因此,功能性训练的动作方式与内容都与这几个因素有关。
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用来说明功能性训练与体能训练、力量训练的区别。相信稍微有过训练经历的朋友都会在力量训练中做过负重半蹲(双脚触地)吧。这一动作对于很多项目的运动员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腿部训练动作。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腿部力量,帮助我们提高爆发力等好处。
然而在功能性训练方案中,负重半蹲则没有这么高的重视程度。功能性训练师更加重视单腿负重的一系列练习。双腿支撑的负重半蹲一般都放在最为基础的训练阶段。而单腿负重练习对篮球运动员来说才更具功能性。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在篮球比赛中,几乎所有的动作模式,它们的支撑点和发力的瞬间都是依靠单脚支撑来平衡和蓄力的。比如我们的运球急停投篮,如果你是右利手,那么大多情况下,在做急停时,我们的左脚往往是主要支撑点,右脚只是跟随与二次稳定。
再比如我们的运球突破,当我们发力的那一下(那一个瞬间),决定我们突破速度快慢的通常都是后面支撑脚蹬地情况(同样是单脚)。还有我们的上篮和冲抢篮板球等,其动作模式与发力的机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都是单脚力量的大小与单脚支撑地面的平衡能力。而我们的双脚负重半蹲等传统动作(比如:卧推、蛙跳等)并不能满足篮球运动员的真正需求。
在这里大家千万不要误解,双腿的发力、平衡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不过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过于注重它们了,导致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与篮球比赛所需的动作模式关系并不密切的训练项目上、并忽略了在篮球比赛中更为重要的发力机制(单腿发力),这是我举例的目的。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功能性训练与力量训练的不同。力量训练(无论上下肢还是腰背部),它注重的是一单元的肌肉纤维所能迸发出来的力量的多少,也就是所谓的做功的能力。当我们的腿部肌肉更发达、上肢力量更完备的时候,这些肌肉可以帮助我们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而功能性训练注重的是动作本身而非肌肉。它强调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训练,让运动员的大脑神经系统逐渐形成新的回路机制,同时实现运动员推拉力量之间的平衡,以及膝关节主导的髋关节伸展和髋关节主导的髋关节伸展之间的平衡。说的通俗一点,它更加注重肌肉之间的协调用力与平衡性。帮助运动员在他们的运动项目中适应比赛的节奏、在高速的急停急起中更好的控制身体等。
从理论上看,任何一名运动员的潜能都是无限大的。但在现实中,当我们的基础力量到达某个峰值时,如果还再埋头于钻研如何提高自己的基础力量,也很可能再也无法提高我们在球场上的运动表现。这就是功能性训练的意义所在。它带给我们的启发其实并不是训练方案,而是看待训练的不同视角。
在我看来,力量训练、功能性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难题是,如何将各个元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运动员的无限潜能。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恒定的,训练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将所有训练方案都照搬过来。这是教练员、运动员面临的困境。
在这里有两种训练思路供大家参考。第一种训练思路非常适合青少年运动员,在这个阶段,运动员的身心发展还不够完善。如果训练负荷过重,很容易对运动员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训练初期,可以将功能性训练作为青少年力量训练的主要途径(功能性训练更加注重对运动员的保护)。中后期再重点发展运动员的力量与速度。
另一种训练思路更适合大学生水平的球员(18至25岁)。前期以发展运动员的基础力量为主,中期加入功能性训练,后期再重点发展运动员的速度与灵敏性。因为该阶段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对抗强度是比较大的,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基础力量,很容易在比赛中受伤。当基础力量得到完善后,功能性训练所带来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会帮助运动员在赛场上更稳定的做动作。
最后再讨论一点:对运动员的保护性。根据我的了解,功能性训练的方案更具保护性。对比力量训练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在我们的传统力量训练中,如果我们的负荷负重不够,我们的进步将会停滞。逐渐增加的高负重力量训练可能会有效的刺激我们肌肉的撕裂与重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受伤的风险也是在逐渐增加的。
而功能性训练的好处就在于:在初期阶段,我们的负重可以是自重甚至是自身重量的一部分(借助弹力带等器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所做的动作也会是有意义、有难度的。因为功能性动作的本身就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如果在力量训练中我们的负重非常小,那恐怕我们不会有任何显著的提高。
功能性训练的很多动作都是从自重负重开始的,并逐渐过渡到超过自身体重的某个重量区域。此外,相比力量训练,它的最大负重范围也要比力量训练的最大负重范围要少的多。这对篮球运动员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它会让我们更健康的奔向球场。
最后总结一下,任何训练模式都会有局限性。当我们在当今的信息环境下,过分注重某种训练形式必然会带来副作用。我们应该怀着开放的态度来看待不同学者提出的不同训练方案,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运动表现。
功能性训练皆在寻求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的共同点,让训练更有目的、更贴近运动项目的本质。它注重动作本身而非运动员的肌肉大小。它注重对运动员的保护与康复后的再训练。以上就是我对功能性训练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启发。
举报/反馈

篮球伊甸园CoachGuan

2029获赞 677粉丝
专注篮球技战术分析 天津CUBA优秀教练员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