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不那么“硬”的硬科幻电影
本刊记者/李行
今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同步上映。较于往年“孙悟空”题材霸占春节档的情况不同,这两部电影都带有科幻元素。“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概念又被适时拿出来炒作一番。
上映第一天,《流浪地球》在豆瓣的评分就达到8.4,票房超过2亿。豆瓣上有评论:华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硬科幻大片。
单从视觉效果和未来世界的世界观设定来看,本片算是比较“硬”了。片中苏联机械工业式的审美处处可见,地下城、运载车、空间站的内部镜头大部分都是实拍,主创团队从无到有建造出了很多甚至连刘慈欣自己都不确定该是什么样子的硬件设施。机动性绝佳的运载车、防护力量强大的外骨骼装甲,基本上反映了未来实用主义科技的发展轨道。很多细节如末日来临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地标建筑被毁的场景,地下城中的春节、学校、各种方言、交通规则等等,很好地做到了科幻电影的本土化。
因为经费限制,导演很聪明的运用大量远景来代替近景制造科幻感。影片借鉴了《星际穿越》《盗梦空间》《机械战警》《2001太空漫游》等电影的科幻元素。最终,比起国外科幻大片动辄2、3亿美元的制作成本,《流浪地球》用5000万美元拍出了对得起观众的视觉效果。
然而,该片只是达到了硬科幻的基本要求,仅仅运用了基础的天文知识。其他的情节,如在地球上建立反向发动机、被木星引力捕获、太空仓生活常识等,经不起深究。
在欧美科幻片中,世界要灭亡了,人类肯定制造出大型宇宙飞船,然后逃离地球。而《流浪地球》中,人类直接为地球安装发动机,驱使整个星球离开太阳系。这是科幻界“流浪地球”派与“飞船”派两种未来生存方式的不同展现。
原著中详细说明了“为什么跑路要带上地球”,因为目标星系没有适合居住的星球,必须把地球一起带走,让地球变成半人马座星系的一颗行星,原著还设定了“流浪地球”和“飞船派”打成一团。其实,在科幻界,认同“飞船”派的占多数,包括原著作者刘慈欣本人也是这一派别的支持者。网络热文《流浪不是一种生存方式——关于<流浪地球>的科学槽》对“流浪地球”派的方式提出了质疑。
如果细究,本片槽点也很多,首先是人物脸谱化明显,尤其前半段,几乎在为科幻场景的展示而服务,到后半段,随着剧情的转折,人物的弧光才有了更好的展现;在马斯克的亚音速浮空列车系统“Hyperloop”都已经研发成功的时代,《流浪地球》里的救援车却像个推土车一样笨重;地球要毁灭了,年轻的主角灵光一现想到方法,是之前根据科学家们的推算将会失败的,最后几个人却空手搞成功了。
从这些槽点看,《流浪地球》确实没那么“硬”。当然,不能把责任全怪在导演团队上面。因为中国一直是科幻电影的荒漠。国内科幻电影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体系,一整套的系统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电影筹备四年,还出了一本名叫《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的手册。如果你看了这本书的一些细节就会发现,《流浪地球》与《星际穿越》差一个《阿凡达》的距离,所言非虚。
举几个例子,电影中一百多个屏幕,为了省钱,屏幕是裸屏,后面没有壳,每一个屏幕后面都连一个笔记本,后面都有一个人去控制屏幕,才能让屏幕与演员的表演相匹配;电影中休眠舱的开启和关闭,是用鱼线和威亚吊着盖子的人工方式操作的,后期再擦除;吴京拍摄太空仓失重的部分,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像好莱坞那样做机械臂操作,电动威亚都没有,只能靠人手拉威亚。
郭帆在接受界面采访时表示:“当我们发现想去做一个东西的时候,中国制造能力非常强,但大量人才集中在工业级消费品上,没有人去做电影。你要想找到能做那个级别的道具的人几乎没有。”
所以,《流浪地球》是一部不那么“硬”的硬科幻电影,但如果放在中国科幻电影从无到有的现状中来讨论,可以肯定,中国科幻电影史上会有它的一笔。这部电影的市场表现可能影响未来十年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如票房大卖,会给中国科幻保留下希望的火种,反之,资本市场可能对中国的硬科幻片再次失去关注。
无论如何,就像电影中表达的“希望”主题一样,《流浪地球》给中国科幻电影带来了希望。正如《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出版时,投资方宋歌所说,希望这本手记的出版,能让更多行业内外的人了解《流浪地球》在制作流程上的“一小步”,并在这个经验基础上往前挑战更多可能性,共同助力中国科幻电影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