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有一种大型民间祭祀仪式舞蹈——螭鼓舞,这是一种在藏族群众中流传久远并富于神话色彩的娱人悦神的舞蹈活动。多在农历正月春节、婚庆、祝寿等喜庆的节日表演。表演时舞者左手执鼓,右手拿鞭,披金色棱形披肩,戴五峰吉祥帽,边击边舞。舞蹈看起来铿锵有力,节奏时快时慢,场面恢弘大气,震撼人心,是难得一见的具有古老纯朴原始的宗教文化遗风。已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螭鼓舞以大型集体舞的形式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等过程,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对于螭鼓舞,相信多数人已有所耳闻,但是否真正了解它所表达的内涵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螭鼓舞的起源
螭鼓舞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多在农历正月春节、婚庆、祝寿等喜庆的节日表演,是一边打击单面蒙羊皮的鼓,一边跳动的舞蹈。据藏史记载,藏王赤松德赞兴建桑耶寺时,为使建寺顺利进行,莲花生大师招来民间跳鼓舞的艺人,入夜燃起篝火击鼓作舞,驱邪祈福。在庆祝桑耶寺正殿开光大典上,其中出演了这种单面羊皮鼓舞。
这种边击鼓边舞蹈,不用其他伴奏乐器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技巧、激昂的情绪深受藏族群众喜爱,并在民间流传兴盛起来,又经过后世不断传承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吉祥螭鼓舞。
螭鼓舞被当地藏族称为“拉什则”,“拉”,安多藏语意为“神”,“则”,意为“玩”,引申作“舞”。“拉什则”直译“神鼓舞”。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螭鼓舞保存至今。
螭鼓舞的历史传说
关于螭鼓舞的产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藏族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诸小邦喜征战互不统属,在此大家期盼英勇无敌的将士来治理国政,一旦这位将士倒在沙场上则给他立墓碑纪念,叩拜其亡灵为地方保护神,每年祭祀一次,对神祗祭祀祈求赐福禳灾。
另一种说,藏族古代先民曾信仰苯教。苯教徒以衅牲对神、氏族将士每年祭祀一次,期间手舞足蹈,轻歌曼舞。《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其乐,吹螺,击鼓”。以此可以说明从那时候起就已经有了击鼓的习俗。
在宁巴村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螭鼓舞的故事,从前道帏沟有四个噶哇部落,即宁巴、贺庄、吾曼道、德斯曼,其中贺庄噶哇部落的始祖为霍·俄项东智,他受噶举派第四世活佛噶玛·乳必多杰(1340——1383)的奉命从西藏来到道帏传法收徒,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其后裔智华东智等三个儿子,分别驻牧于比隆、贺隆堡、贺庄,自然形成三个部落。时过不久,贺庄部落被委任为噶哇“洪保”,意为“头人”。头人之子许配给宁巴伙仓部落之婿,这一系统遂势力日益强盛,凌驾于周围各部落之上,并建有城廓,明廷便赐封“噶哇”的敕书。据说这个时候循化地区就已经开始跳螭鼓舞了。
螭鼓舞的表演形式
螭鼓舞是当地逢年过节和重大喜庆活动每个藏族村庄都要轮流表演的舞蹈。用螭鼓舞表演增添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久而久之,螭鼓舞就成了藏族群众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活动。
螭鼓舞目的是祈求神灵的保护,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由于该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节令,春秋季农业生产繁忙,无暇顾及娱乐活动,唯独冬季漫长而农闲,就选定在农历腊月十五至新春正月十五的一个多月的农闲季节,举行祭祀活动。
螭鼓舞从舞队建置、规章制度到表演时间、场地、程序、内容、动作,以及服装道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舞者的挑选有性别、年龄、相貌、品行等条件限制。几乎都是由18岁至40岁相貌英俊的青壮年男子组成,每队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上百人。舞队有总管,常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领舞一人,由技艺娴熟、品行正派的人担任。
螭鼓舞为多段体例,结构较为完整、严谨、动作整齐划一,不能自由发挥。基本动作为“上步前曲腿跳击鼓”等多种,每段变换一种队形,基本队形为顺时针方向走圆圈,以及方阵、龙摆尾、斜线交叉、圆形交错换位、螺旋绕圈、横排等。舞时,众男子在麦场中央煨桑,向空中抛撒“龙达”(飞马),吹海螺,桑烟缭绕,无不热闹,其意为请神。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鞭,边击边舞,一般无需其他乐器伴奏。每段以领舞者的鼓点为段首起始信号,众人随之起舞,段落之间稍有间隔,舞至中段时分,由四至六人居中间演唱民歌,其余舞者趁机小憩。
螭鼓舞经过世代流传演变,已形成较为固定的表演形式和风格。其中宁巴村螭鼓舞的表演形式保存得比较完整,动作和队形丰富多变,具有代表性。据宁巴村螭鼓舞领舞者多杰才让介绍,他们村的螭鼓舞保留有十三段(套):单击鼓、双击鼓、绕环(绕圈圈)、期克印(镇服妖魔之意)、三击鼓、谷草(方队之意)、三步跳、五击鼓、阿柔么(敬地方神之意)、六击鼓、七击鼓、九击鼓、施礼(叩拜之意),每次表演都会引来无数观众。
举报/反馈

青海新闻网

11.7万获赞 6.2万粉丝
青海省唯一省级重点新闻网站
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