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此前参演的7部院线影片,没有一部是主角。1月25日上映的《海上浮城》,是他第8次在大银幕上出现,也是第一次以核心主角的身份与观众见面。
或许是婴儿时期被父亲李安导演安排拍摄《喜宴》时埋下的缘分,让李淳在中学时就笃定自己想成为一名演员。他的大银幕作品并不少,在好莱坞发展时,从《宿醉2》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回到中国,他在《乘风破浪》、《妖猫传》中也都有出演。台湾导演程伟豪执导的《目击者之追凶》并没有在内地上映,但李淳在片中所饰演的阴险反派阿纬,为他赢得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是他目前公映过的作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目击者之追凶》中李淳饰演的是一名复仇恶魔,表演极具张力阿纬跟他本人的性格反差极大。在生活中的李淳,说的最多的是“顺其自然”,也没有在“红不红”这件事上有着过多的关注。定居北京、更加融入中国文化生活,让大家看到他想到的是中国人而不是”ABC”,才是李淳此前几年一直努力的方向。他也在王振这一中国年轻人的身上,找到了某种与“美国梦”相通的特质,更好地理解了角色的动机。
《海上浮城》是李淳在2017年接下的项目。2013年回到台北后,他才开始系统学中文,接下该片是他刚刚定居北京不久的事,所以片中他的中文表现,似乎相较获得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影片的《郊区的鸟》中的表现还有所差距。
在片中,他饰演的是一名出生于上海郊区的青年,来到上海市中心的餐厅打工,宁愿住在餐厅提供的多人宿舍也要留下来。同时还得跟父亲装出一副成功人士的样子,用穿西装、吃西餐在父亲面前掩饰。为了与原生家庭进行划清界限,生活中他也不说上海话,只说普通话。最终为了帮助父亲还清债务,他同样没有办法跟暧昧的富二代女生夏夏阐述实情,只能用骑自行车碰瓷的形式,卑微地筹集资金。
准备骑自行车撞汽车碰瓷很难不将这名角色与李淳自己的身份进行联想。在美国生长的他,在中国人看来无疑是一名“ABC”,但他的父母又是传统的中国人,对他进行的又是中式的教育。两种文化的交融后, 他在好莱坞华裔演员依然需要承受或多或少的偏见,来到中国后华裔身份又会在不少微妙的地方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有所不同。
好在剧组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来自全国的四面八方,能够让李淳在其中更加了解、融入华人世界,也让他能够理解到更多不同成长背景带给人不同的影响,丰富了生活储备。
《海上浮城》之后,李淳还有两部已经完成的作品《郊区的鸟》和《智齿》将有机会上映,这两部作品截然不同,前者是具有导演个人风格、非常意象化的文艺电影,在FIRST青年影展首映时被谢飞导演誉为“一首朦胧诗”,李淳在片中呈现了松弛的表演。而港片《智齿》的快节奏,让他在紧绷中体验了刺激带来的爽快感。李淳正在逐渐从惊鸿一瞥的大片配角,成为优质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主角。
李淳界面娱乐对话李淳:
界面娱乐:你和导演都是海外华裔,《海上浮城》是一部发生在上海市区和郊区的很本土的故事,决定加入时你是怎么看这种不同于本土主创视角的故事的?做了什么准备?
李淳:你会觉得很奇怪吗?我听看了这部电影的别人的反应,觉得内地本地人看,还是会有一种觉得这个电影比较奇怪(的感觉)。如果把它当做一个写实的作品,而且还听说是贾樟柯导演监制的,可能会产生一些期望。
关于这个角色,一开始看了可能初衷还是会想接近本地的生活状态,做了一些功课,去真正的餐厅打工两个礼拜,在上海,跟他们去住服务生的宿舍。刚好我的室友就是跟王振的情况很接近,整个人的生活算是蛮辛苦的,但他还是充满了希望,拥有很棒的梦想,所以我能多了解这方面的心态。
但是最终我觉得不可避免的,我大多数的生活经验跟这个反差挺大。最后跟导演沟通,在要演的时候稍微简化了一下,把所有的思维都变成王振这个人他想要什么。可能有一部分是想他从什么背景来的,但主要是把眼光放在前面,就是他追求的是什么。包括他的隐瞒,不让爸爸知道工作情况,还有他对夏夏的感情。
我认为他是觉得目前生活的情况,有一点没有跟上他心理的愿望,他想要一个好的生活。比较奇妙的是,我觉得他所想要的东西,有点像美国梦,就是重新创造建立他个人,他想要抛开他原本的东西。但他又符合比较东方的想法,到最后有一点接受他爸爸。
片中王振与父亲最终和解界面娱乐:王振想要逃离原生家庭,也跟他与父亲之间交流的障碍有关。你和父亲都在同一行业,在平时的交流中应该比大多数父子要顺畅很多吧?
李淳:他只能大概说不要接太烂的戏吧(笑),这是他现在的标准,因为我们相处的时间真的很少。他最近也看了我很多作品,因为他当金马奖主席,好像拿一些我演的碟片给他,他就连续看了几部。
现在就是一个分享的关系,问我“你觉得怎么样,拍摄有什么困扰吗”,我就说这个那个,他就提出一些想法。这也是当父母的,关心也只能在旁边看着孩子,就算出车祸也不能怎么样,就是在旁边看着支持一下。
我们也绝对会有沟通不畅的时候,可能上大学前的学生时期。可能当时正是爸爸在最拼命得闯,那个阶段算比较陌生,有点距离。当了演员之后,反而有很多共同话题,也比较能体会拍电影的生活非常辛苦,现在我们沟通蛮坦诚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李淳、李安父子二人唯一一次合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界面娱乐:对你和导演来说,《海上浮城》的故事离你们真实的生活很远,希望参演的原动力在哪里?
李淳:可能还是一个新的尝试吧。主要是王振的身份和背景,的确比较吸引到我,导演和我都是纽约大学毕业的,肯定在沟通上有一些默契,知道她愿意排练,可能用一些纽约舞台剧的方法排练,不会都是现场发挥的那种,对我来说也比较有安全感,可以放心接。
界面娱乐:作为校友,你们第一次见面会不会聊很多片子之外的?
李淳:主要还是聊片子吧,第一次和第二次见。我一般见导演都蛮集中的,想赶快选到合适的案子。已经很久了,已经两年多之前吧。
因为我2013年开始在台北慢慢拍戏,所以这算是我在内地很早期接的一个项目,那时我刚搬到北京住一阵子,当时觉得可以体会到这种本地东西,对我开始整体融入到这种文化当中(有帮助),在当初是挺有吸引力的。
界面娱乐:你本人在上海没有定居吧?片中郊区的父亲在说上海话,你说的是普通话。这是导演故意的设计吗?
李淳:对。其实本来跟父亲在咖啡厅那场戏,其实我是要说上海话的,我把那些上海话台词都学会了,但可能当天导演还是觉得我讲上海话不过关吧,她决定我还是说普通话。设定就变成了王振在城里,要比较要装得常常说普通话的那种感觉。
界面娱乐:我猜想,导演让王振说普通话,也是想表现他想要和自己长辈区隔开、逃离原生家庭的愿望,所以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
李淳:对,后来就变成这个借口,隐瞒我上海话讲得不好这个点(笑)。
界面娱乐:但其实你从2013年开始系统学中文到现在,说的已经很不错了。
李淳:我学的相对晚一些,那时23岁还好,觉得学得挺快的。但是现在到了28岁了,自己已经觉得进步很慢,脑筋已经老化(笑)。
界面娱乐:作为一名美国出生的华裔,来到中国拍戏发展演艺事业,你会产生一些跟片中王振从郊区来到城市漂泊相似的情绪吗?
李淳:我觉得这个话题比较复杂,我的生长环境是在美国,但是爸爸妈妈还是挺传统的华人,所以我觉得自己骨子里非常像个华人,会认为现在遇到的问题是语言方面,算是障碍吧。但是别人看我时,会觉得很不一样,包括文化差异或者表达方式、沟通方式、价值观,所以现在可能是在说服别人,不是这么一回事。
其实现在聊这个电影会有点困难,感觉我这两年很习惯在华人区里生活、拍戏,现在聊这个话题需要回忆很多当时的情况。
界面娱乐:现在和当时的情况变化很大吗?
李淳:对。23岁我刚好大学毕业一年,我看那几年的成长,觉得像文化差异什么的,或者说去学习华人文化,感觉自己在学习华人应该怎么沟通怎么表达自己,也真的学会跟很多公司合作、导演合作、跟家人沟通。这都是跟我自己的成长有关系。
界面娱乐:你在内地和中国台湾的时候,更多的经历放在剧组,没有太多时间去感受生活。不少资深演员都说片中需要什么情绪,他们就能从生活中找到并提取,当你遇到不同的影片,如何去调动情绪的?
李淳: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演员常会担忧,自己生活经验不够,遇到没有经历过的故事会很困难,比如你演很穷的人但是生长环境很不错,或者没有很大创伤。大学时候有个表演老师就说,你们不用担心,毕业后不管怎样都会遇到很多痛苦挫折的事。
我觉得其实不用去追求什么特别的生活,为了成为伟大演员去追求那种痛苦。生活本来就是很复杂的,需要去体会。我觉得虽然没有遇到很痛苦的事,但在经历过跟剧组拍戏,绝对会接触到很多不同样貌的人。而且你离开家庭,会体会到很多东西。
界面娱乐:现在你在不同影片中塑造的角色也有不少,在表达上还会有障碍吗?
李淳:现在已经跟挺多青年导演合作了,大部分一开始的困难再有几点,一个是你心目中的想要的样子,跟你目前能透过表演去表达的东西还有有差距的,包括具体的技术、怎么跟集体搭配,当理想超越你的能力,只能去让技术和能力提升,赶上表现好的欲望。
我发现刚开始当演员的时候,会太注重细节,小细节和小情绪,结果会变得太紧绷,让你没有看清面前真正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当你一看完整的电影,就会发现还有很大的盲点。这时候经验会比较重要。
导演跟演员的工作就是要统一,确保你在演他的电影,所以演戏的过程中就是一直问问题吧。因为电影电视剧运作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还是沟通上的。基本上每部电影我都很啰嗦,我发现自己是个挺理性的演员,有东西觉得不合适,在我理性这一块很难过关,情绪和感情也很难跟上。一开始我问了很多很傻的问题,这个方式会保证你跟导演其实是了解的。
《郊区的鸟》里李淳与黄璐饰演男女主角界面娱乐:你和导演第几次见面确定了你们想要的王振是一个人?
李淳:开始在一些很基础的东西上其实我们是不统一的,比如这个人想要什么。也没有你想的那么顺,在拍摄中可能某一场我觉得我们是统一的,隔天发现想法就不大一样了。很多变,不是说一直很统一。
界面娱乐:讲关键问题时你们用英文还是中文?用英文沟通的次数多吗?
李淳:肯定是说英文,而且说得挺多的。我们讲英文比较方便,主要是想赶快互相了解,这个比练习中文更重要。
界面娱乐:在完成影片后,导演阎羽茜也被DC选中拍摄《猛禽小队》,现在华裔导演、演员在好莱坞越来越受到重视,你一开始在好莱坞出道,有考虑重返好莱坞发展吗?
李淳:虽然有时候会有一点小困惑说要不要回美国追更多机会,但我觉得自己可以耐心等待,不用太主动,我觉得《摘金奇缘》让更多华人面孔出现在好莱坞的银幕上是很好的,但我觉得在一个比较基础的层面,美国人还是不太了解华人文化,带有一些偏见。我只能顺其自然,因为我是不太会分神的人,只能把一件事做好。我觉得亚洲和好莱坞两边跑不太好,不会有太好的成果出来。
李淳也曾出演过《宿醉2》界面娱乐:近期看的你的作品,《海上浮城》、《郊区的鸟》,都是跟年轻导演合作的作者电影,这是近期的规划吗?
李淳:没有,就是顺其自然。现在没有特别追求什么,基本以剧本为主,看案子好不好。目前没有担心红不红这件事。当演员比较痛苦的就是等待作品上映,其实除了这两部作品中间隔着拍了挺多的,都是比较偏文艺一点。
界面娱乐:看到你还有一部没上映的《智齿》,应该算是不文艺的,更港式的、黑暗的风格的影片。
李淳:对,我很幸运遇到郑保瑞导演愿意尝试,戏份很重,真的很感谢他。像文艺的《郊区的鸟》算是很没有规矩、很抽象,有时候会觉得一些所谓的表演肌肉群不会练到,但像《智齿》这种港片节奏非常快、拍得也很快,我的应变能力也要非常快,还要给出有深度的演技。林家栋非常资深敬业,刘雅瑟也很适合演港片,反而我感觉每天在拖累别人,拍的那三个月真是压力很大。每天很紧绷,不过我也学到非常多,很爽的。
《智齿》片场照,最右为李淳界面娱乐:你会喜欢这种刺激的表演带来的爽快感吗?
李淳:我不是特别追求刺激感的个性,会有压力,当下会觉得干嘛活得这么辛苦、干嘛折腾自己,明明可以开心过日子。但好像不表演的时候,感觉其实有点想念。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游泳运动员,是不是喜欢每天练几小时把自己搞的全身酸疼。他说他非常讨厌练习,但他非常喜欢当运动员的生活,之前付出的都是值得的。跟我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