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鲶鱼效应: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沙丁鱼。他们在海上捕到沙丁鱼之后,如果能让它们都活着到达码头,活鱼卖出去的价格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还没到达码头,就死得差不多了,即使有些活的,也都奄奄一息。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能活着到达码头、但都失败了。唯独有一位渔民,捕到之后带回来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还活蹦乱跳、所以他卖鱼赚到的钱也总是比别人多。其他渔民都去请教他是怎么做到的,但他怎么也不肯说出他的成功秘诀。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沙丁鱼和鲶鱼时,鲶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鲶鱼的追逐下,沙丁鱼也会紧张起来,拼命四处游动,于是激发了体内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没有鲶鱼的鱼槽中,沙丁鱼变得很懒惰,慢慢失去活力,渐渐地都死掉了。而在鲶鱼到来之后,沙丁鱼如果不想死亡,就必须活跃起来,逃避追捕。于是它们拼命地游啊游,结果活着到达了码头。在有些公司也一样有很多沙丁鱼式的员工,他们缺乏忧患意识,一味追求稳定。但现实中的残酷竞争不允许员工有这种贪图安宁的想法。因此,适当地引入鲶鱼员工来增加内部的忧患意识和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
案例2:海尔的转变:1984年,张瑞敏临危受命,接任了当时已经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一位顾客向当时的青岛电冰箱厂反映:他们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于是张瑞敏突击检查仓库,发现仓库中竟然还有76台不合格的冰箱!在研究处理办法时,有些干部提出: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算了。就在大家犹豫时,张瑞敏却做出了一个看似有悖于“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当众把这76台冰箱全部砸掉!而且,是由负责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在海尔的案例中,虽然当时即使是次品冰箱,也依然紧缺,张瑞敏却认为次品除了被淘汰,不应该有出路。这是因为张瑞敏有强烈的危机感,同时发现大部分员工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对自己的长期的职业发展严格要求。
于是,张瑞敏借“员工亲手砸冰箱”事件,给大家上了一节“危机意识”课。让员工意识到,任何企业要走品牌战略的发展道路,质量永远是生存之本。事实证明,海尔如今成长为全球知名品牌,和强化危机意识是分不开的。在个人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也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这样才能逼着自己不断提高,增强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首先,每位职场人都要认识到,没有职场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危机感,可以激发人的潜力,能够使人爆发惊人的胆量,使人的勇气激增到无所畏惧的地步。我们要善于在逆境中勇敢面对危机,又善于在顺境中保持忧患意识,从而坚持不懈地努力。成功如比尔·盖茨,也总是感到危机感的紧迫存在,他曾经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其次,每位职场人都要树立正确的职场危机意识。在危机实际到来之前,做好应对准备和措施。时刻分析自己面临的挑战,冷静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竞争格局,看到自身的不足,化危机为动力,保持进取的斗志,不断努力学习和进步。最后,在职业道路上,正因为没有危机便是最大的危机,因此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未雨绸缪,早做准备,积极行动,提前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危机防火墙,这样才能在职场上永立潮头。
举报/反馈

阳光谦笑

113获赞 958粉丝
海是幸福的,因为它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芒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