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0 07:54 | 钱江晚报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辰,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一字亦不辨)尔(“尔之”涂去)幽宅(“相”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祭侄文稿》高清图,右为原文文字。(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1月15日,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别展开幕,据现场专业人士透露,当日便有许多来自世界多地的专家学者赶赴观展,全球160多家媒体参与报道。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世界知名、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它的展览可谓有口皆碑,实为业界学习的楷模。本次大展规模和规格都极为难得,共有170多件展品。台北“故宫博物院”,不仅借出颜真卿《祭侄文稿》,还提供怀素《自叙帖》《小草千字文》和褚遂良《黄绢本兰亭序》等重要作品;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也借出了《麻姑仙坛记》何绍基藏本等重要藏品。当然,更多展品来自日本,比如国宝级珍品智永墨迹《真草千字文》,以及大量唐宋孤本碑帖。
展览主角颜真卿的墨迹、碑帖约有27件,除了上文提到的两件来自台北和香港,其余全部来自日本珍藏,其中包括刚刚在上海博物馆董其昌大展中展出的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而传闻中消失于二战的北宋李公麟真迹《五马图》的突然现身,以及多件苏黄米蔡“宋四家”重要书法作品的展出,也是吸引大量学者和艺术爱好者前往的原因。
整个展览仅有一件作品可以拍照,那就是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巨幅唐玄宗《纪泰山铭》。
从甲骨文,到清书法
展览专业,为人称道
1月16日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的许多师生也在第一时间前往观展。
记者连线了一位艺术人文学院的老师,请他介绍展厅的部分情况。
据他透露,展览占据了东博平成馆二楼整整一层,分数个展厅,目前展览入口并不需要排队,展厅人流量适中,但依照日本观众的观展秩序与习惯,细看具体作品时需有序排队。
展览从甲骨文开始说起,一直到清代书法结束,看完展览能对整个中国书法史有直观了解。在其中一个单元,还能了解到在日本被称为“三笔”的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这三位最著名的书法家是如何受到中国书法影响的。整个展览仅有一件作品可以拍照,那就是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巨幅唐太宗《纪泰山铭》。
最受关注的《祭侄文稿》被单独陈列在一个展厅,周围用多块展板从多个角度详尽说明颜真卿的生平大事、一生足迹、家族构成等相关信息,并对《祭侄文稿》作品的内容、题跋等都进行了详细解读,还有视频讲述颜真卿的故事。
《祭侄文稿》前有数位工作人员专门看护管理,观众需要短暂排队,且不被允许在作品前持续停留。
现场可以感受到当地民众对中国书法的尊崇与赞叹,还有大量中国观众,多为年轻人,也有人带着孩子,教孩子一件件认知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
字字泣血,正义凛凛
《兰亭》之后,惟此为高
在中国书法史上,《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而排在第一的王羲之《兰亭序》真迹早已失传。
如今我们所见颜真卿的碑帖众多,然而,流传下来的真迹凤毛麟角,《祭侄文稿》便是仅存极少数的真迹之一,直至今日,仍以其1200多年前的面貌为世人带来深切的感动。
近距离直面展柜中的真迹,行笔、涂抹连同颜真卿书写时的情绪起伏跃然纸上。
安史之乱一战,颜氏一门死难三十余人。
悲痛万分的颜真卿为侄子颜季明写下祭文草稿,即《祭侄文稿》,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自首至尾,墨色黑灰浓枯,多有变化与删改,继而一气呵成。写到最后一行“呜呼哀哉”时,已然潦草无法自持,字字泣血。
字如其人,《祭侄文稿》中所见颜氏一门的精神气节淋漓尽致,便是最好的观照。如宋代黄庭坚的评价:“鲁公祭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
这也正是《祭侄文稿》担得起“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之一。
正如颜真卿研究权威专家朱关田先生在《颜真卿书法评传》中写到的:“颜真卿此文,正义凛凛,并不是一般祭悼的文章,所以有不忍卒读之感。其书法尤为奇绝,论者以为《兰亭》之后,惟此为高,故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
《祭侄文稿》近年来的展借记录
依照台北“故宫博物院”规定,《祭侄文稿》属于70件“限展”书画范畴,此类书画每次只能展出42天。
此前,《祭侄文稿》曾在台北故宫展出过三次,分别是2001年的“书画菁华特展”、2008年的“晋唐法书名迹展”以及2011年的“精彩100国宝总动员”。
此次赴日展出与最近一次展出已相隔七年,整个展览从1月16日-2月24日,仅30余天,符合限展期限。
在台北故宫官网公开的讯息中,台北故宫代理院长李静慧表示,任何院藏文物外出展览前,研究人员都会谨慎评估文物状态,且遵照规定,会召集专家学者组成专案小组,就古物状况是否适合出借进行实物审查。此次《祭侄文稿》的审议结论为“古物状况稳定,适合出借展览”。
依照全球博物馆展览惯例,展品交接时均有文物点交环节,以确认文物完好无损。
至于运输和展出时的条件,以2011年记者在两岸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合璧之旅中所亲见的为例,当时运送文物特别定制了铝合金箱,里面的软塑料和波浪形海绵可以在运输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箱内的凹槽也是为文物量身定制的,凹槽下面还特别安装了恒湿机,能够保证保险箱内的湿度基本上和博物馆库房内的条件相当,保证运送过程中恒温恒湿。此外,出于安全考虑,运送的时间、方式等信息皆被保密。
据专家介绍,台北故宫出借文物需要对方通过“司法免扣押”条款。“司法免扣押”条款主要确保其文物出借展出不会受到司法追诉或扣押,以确保外借文物“有借有还”,并在展览过程中不受干扰——这针对的是所有借展方。
1992年、1998年台北故宫文物赴美国、法国展览,对方都已事先通过“司法免扣押”条款。此前,台北故宫文物到日本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前些年日本终于通过“司法免扣押”条款,因此,2016年大阪市立美术馆“从王羲之到空海”展,台北故宫便出借了19件文物。
当然,馆际关系也很重要——这就像人与人之间要有借有还一样,博物馆之间同样需要考虑是否有对等文物能够互相借展。而借展博物馆设施、条件是否足够也是需要考虑的。
(原标题《凛凛正义 字字泣血直面艺术与精神的双重震撼》。编辑 钱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