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虽然有其核心症状表现,但在老年等年龄阶段上则有其比较特殊的表现特征,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人们的疏忽大意,抑郁的真实情况很难被本人与家人发现,结果造成病情的贻误,出现令人惋惜的后果。
社会中有许多人认为,人老了,多少会出现一些抑郁。老年人大都饱经沧桑,抑郁似乎理当属于人体衰老的组成部分,其实这是误解。如今,老年患抑郁的人数日益增多,已成为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大问题。根据某权威调查表明,在曾经罹患抑郁症的老年人当中,5%的老年人能自发独立,健康的生活;15%稍多点的老年人病程比较长,更趋于慢性化;20%以上的老年人,经常会想到死亡。在那些患有癌症、心脏病,脑猝中的老年人中,患抑郁症的老年人更是普遍存在。老年人对于所患的抑郁症很难去发现,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因为身体疾病而疏忽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情况有所增多,比如高血压、心脏病、老慢支、胃溃疡、肾病、关节炎、糖尿病、肿瘤等等,此类疾病往往迁延时间长,治疗效果一般,这些都会使人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心情沮丧,无奈抑郁。另外,有些疾病的本身存在抑郁的症状,如痴呆、帕金森病等等,这些疾病能引起与抑郁症类似的症状,如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困难、悲观、焦虑、食欲不振等,所以有时很难区分是疾病引起的抑郁表现,还是疾病并发的抑郁症。因此,老年人容易在关注躯体疾病时忽视心理问题的存在。了解抑郁症有价值的迹象,包括社会功能的退缩,失望无助或应受惩罚的感觉增强,对生活缺乏意义,经常绝望或想到自杀的对发现老年抑郁症有积极的意义。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早老性痴呆病)与抑郁症关系密切,有一项研究发现,前者的50%早老性,后者的35%会患上抑郁症。
二,因为药物而引发抑郁症 很多老年人需要规律地服用多种药物以治疗自己的躯体疾病,有些药物能加重或引起类似抑郁症的症状,如心脑血管药物【普奈洛尔(心得安)利血平】,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基多巴、左旋多巴等。但是每种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因为个体差异而区别很大,所以因药物引起抑郁的程度也会有较大的不同。
三,因为身体不适掩盖了抑郁症状 典型的抑郁症都会表现为较深的持续性情绪低落和消极悲伤,而老年人的抑郁却不是十分典型,往往看不出心境的恶劣,也没有想自杀的念头,取而代之的是持续性的疲乏,无缘无故的体重减轻,睡眠节律紊乱,食欲胃纳变差,经常五更泄泻,注意力下降等等,所以老年人的抑郁很容易被家人和普通医生忽略。许多老年人也都在关注和强调他们只是感到疲乏、消瘦、睡眠差等不适而否认自己患了抑郁。
四,容易因为丧偶情绪而被忽略 在有压力的社会生活事件中,丧偶对人造成的心理创伤最大。丧偶之后,家庭结构,亲情关系,经济情况,起居环境都会随之而发生很大的变化。适应新的环境和恢复正常的情绪对身心是一个考验,度过这个适应性生活阶段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因此,必须懂得在这段时间内存在着可能患上抑郁症的危险性,不要以为丧偶心境不好是理所当然的,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继而进入的抑郁状态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危险。
正因为老年人容易忽视患上抑郁症的现象广为存在,所以对于老年人的抗抑郁治疗问题普遍存在的不少认识和应对方面的误区。老年人对抑郁症有着较强的心理排斥,许多老年人把抑郁症误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前兆或是痴呆的表现,甚至有的把抑郁症看作是自己的道德问题,把抑郁与觉悟低和品行差混为一谈,因此,极力否认自己患有抑郁症,生怕老年的声誉被影响,这才会对于自己的抑郁状态十分固执,否认是心理问题,拒绝心理治疗、医学干预以及社会支持,总认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不良状态。其实老年抑郁问题的严重性也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调适能力,因此让老年人认识抑郁症的疾病性质,解除他们对于抑郁症的种种误解和顾虑,让他们同意接受治疗是改善老年人抑郁状况的第一步。
其次,老年人对于接受治疗的认识往往也有许多曲解,有的顾虑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会把意身体搞糟;有的认为药物有依赖性,用药物治疗会导致药物成瘾;有的认为抗抑郁治疗与已有的躯体疾病治疗会有冲突;还有的不相信心理治疗有效果,以为心理治疗就是规劝和聊天,不会管什么用!其实这些顾虑都是不科学的。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与心理健康者相比,心情抑郁的人患癌症、心脏病、脑猝中(中风)、糖尿病、肾病的病人的存活率则会非常低,同时抑郁症也会干扰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从而直接影响躯体疾病的康复,因此,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应该意识到,抑郁症可能是他们最有灾难性的杀手。
最后,没有得到积极关注和有效治疗抑郁症的老年人,实际上已陷入到自杀的危险当中。与其他年龄组相比,老年人的自杀率要高两倍。其中老年男性占81%。所以,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应该与躯体疾病一样,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与年轻人相比,老年抑郁患者虽然较少谈论自杀,但往往更容易采取行动。千万不要等到老年抑郁症患者到了自杀的边缘才开始治疗。
总之,老年人尤其家人应该对于抑郁症有清醒地认识,因为抑郁也是病,不要一味抗拒治疗;要对抑郁症进行科学的认识,不再有丝毫疏忽大意;心身有病都要治,不要怀疑相互干扰。一定要格外警惕自杀现象,珍惜生命,尽情享受晚年快乐、舒适的生活。
作者 白新明
举报/反馈

白新明心理诗情说智慧

1万获赞 5873粉丝
关注心理、情感、教育研究,感受精彩人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