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职业军人,他们受人爱戴令人向往,但是他们同时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当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也必须勇往直前不能逃避。就以空军为例,飞行员是其中危险度比较高的职业,即使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也时不时有坠机事件的发生,无法避免。试想从万米的高空直落而下,人怎么会安然无恙。多少人都羡慕他们可以翱翔于广阔的天地之间,他们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危险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呢?当战机即将爆炸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又有多少人理解呢?
机毁人亡事件的后果实在是太恶劣了,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方案和措施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为了飞行员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够有幸存的可能,现在每一架战机上都配有逃生装备,应用最多的就是弹射装备,可以将飞行员送出战机,降落到安全的地方。但是这并不是一定能保证安全,因为有时意外发生在海面以上的领空内,即使降落也无法保证安全。这时候有接应的海上救生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可能都是杯水车薪,但是随着这些年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飞行员们的救生设备也更加完善了。
但是在17年前这些设备还没有这么先进,那时候就有一位飞行员不幸罹难。彼时,正值美方战机进入我国领空进行秘密探查,在被我国觉察之后,我方派出了王伟驾驶战机进行拦截。而在追捕的过程中形势太紧张,两架战机发生了碰撞,王伟选择了跳伞保命,就此我方飞行员失去了音信。此次事件引起了政府方面的高度重视,派出了十万多人的救援队在附近海域进行搜救活动,在事发海域周围近一百公里的海域搜寻了半个月却什么结果都没有。虽然相关人员已经尽力搜寻,政府部门也提供支持加大了救援力度,但是最终无果。专家也表示王伟幸存的可能性非常小,一个年轻的生命的陨落不禁让人心痛。
当时王伟驾驶的是歼8B,而那个时候的救生设备需要飞行员手动操作多项程序才能启动。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飞行员怎么可能来得及做这么多的操作。而且他的牺牲也警醒了有关部门,暴露出当时救援系统不完善,设备落后,训练准备不足的问题。相比于美方丰富的逃生设备准备,歼8B当时的海上救生设备只有救生手册,救生电台,光烟信号管,信号枪,两用闪光,标位器,救生口粮,生存刀等。这些相对简易的装备,不足以支持飞行员应对困难重重的逃生之路。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研制出国产第三代新型海上救生设备,这套设备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全自动化,为飞行员赢得了更多的时间。而且也不怕在海上的情况可,因为配有的救生筏会自动打开,遇水充气,同时救生伞会在此时脱离飞行员,保证飞行员的安全。
王伟已经离开我们十七年了,但是他带给我们的悲痛还历历在目。虽然身为军人他们要直面死亡,但是衷心地希望这样的悲剧能够避免,利用先进的逃生设备即使被迫逃离也至少能保住性命。
举报/反馈

创作者RukKJmxi2D

175万获赞 23.1万粉丝
每天爆料不断,看军事、读内幕就关注这个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