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豪。
2018年5月30日,22岁的华润豪登上加拿大航空AC7362航班从密歇根前往多伦多,在那里换乘航班。14小时20分钟的飞行后,他落地上海。
这是一条熟悉的回家之路,也是一条挑战之路——结束了密歇根大学4年的学业后,这个上海小伙以美国大学网球百年历史里首位获得“All American”荣誉(全美最佳阵容)的身份,正式从大学生球员转为职业网球运动员。
从2018年7月2日开始,接下来的4个月里他辗转于国内不同的城市,参加了ITF希望赛、ATP挑战赛、ATP500的中网和ATP1000的上海大师赛,把职业网球除大满贯外几乎所有类型的比赛全都感受了一遍。
在昆山,他拿到ITF希望赛的双打冠军;在上海大师赛资格赛上,他从法国名将佩雷手中抢走一盘,还获得了在5000名球迷面前和费德勒一起训练的机会……
新的赛季,面对职业赛场的挑战,他说自己必须付出更多,才能对得起过去,配得上未来。
儿时的华润豪就是“小黄毛”。
出去,意味着什么?
在地球仪上,以上海为基点,转半圈就能找得到位于北美洲五大湖区的密歇根。
实际上,这两座城市之间相距11500公里,上一次学或者回一趟家都需要17个多小时,身高1米85的华润豪常常飞得腰酸背痛。
从12岁离家,到22岁回国,和上海有半天时差的城市构成了目前为止他的网球生涯以及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在那里,这位国内“小有名气”的青少年选手闯过了语言关,熬过了文化冲突,经受住了挑战和历练,成为美国大学网球百年历史里第一位获得“All American”荣誉的中国大陆选手。
“小时候网球的成绩就一直还可以,在尼克·波利泰利夏令营待过6个星期,也去过埃弗特网球学校。”回想起当初的选择,他说自己其实并不知道“出去”意味着什么。
华润豪拿下“全美最佳”。
“就是在上海念了半年初一后,我爸问我愿不愿意出国,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除了未来想成为职业球员外,纯粹是因为好奇而答应了。”
扎进一个语言和文化都全然陌生的环境,对于做了万全心理建设的成年人都很困难,对于小小年纪的华润豪来说就更是如此。
最开始,他卡在了语言上。“就一个多星期都不怎么讲话啊,如果讲的话,最多就是‘yes’和‘No’。”好在他年纪小,在和同龄的小朋友们混熟后,慢慢就跟得上,可以多聊天了。”
此后6年,他在妈妈的陪伴下完成初中和高中学业,选择又一次摆在了面前。
“刚出去是想打职业的,以为它和学习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后来读书发现原来还有大学网球这种可以二者兼顾的选择,就希望能去一个学术水平高、校队水平也高的大学。”
但彼时,他的ITF青少年排名并不高,想要读好学校又担心教练看不上。“就是焦虑啊”,他第一次遇到了人生中真正的烦恼。
华润豪在密歇根大学网球队。
大学生球员,只有拼了
但以职业球员为目标的华润豪,开始了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他列了一个单子,上面有10到12个学校,比较他们的网球水平、读书成绩等等,然后给他们写邮件等回复。一些教练会过来看他训练、打积分,然后聊上一段时间。
“美国校队的网球教练工资和奖金都很高,所以都很珍惜自己的名声,在选择球员方面非常慎重。”
华润豪同样慎重,他一直将学习视作和网球并重的存在。最终,他去了名单中教学实力最强、校队不错但网球奖学金最少的密歇根大学。
“一进去就特别拼,要打出水平才能让教练相信他们的选择没有错,才有机会入选校队。没有捷径可走,你必须卖力地证明自己能够在单打或双打阵容里占有一席之地。”
但,拼进校队其实也只是一个开始。
作为“大学生球员”,“大学生”和“球员”这两个特质一个都不能落下——NCAA本身就坚持“学业为先”,而这也是华润豪自己的选择。
每天六点起床,吃一块很小的谷物棒就要去练体能。面包牛奶?想都不要想。
大一第一次晨练前他和队友吃得饱饱的去球场,跑了没到10分钟就都吐了,然后还要接着跑。
“一个起太早,一个是运动量太大,根本吃不下任何东西。”
训练后去上课,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早上8点半到下午2点半之间,因为下午还有训练。在课程方面,虽然运动员有优先选择权,学校会确保他们能够选上必修课,但总有些课程不能和他们的时间表完全契合。
他上过一个晚上7点到10点的课,而下午练完就已经6点半了。“中间只有半个小时,要洗澡、吃饭、去教学楼,然后是3个小时的高强度课程。那种状态不是亲身经历真的无法形容,我每天都在想要是能边洗澡边吃饭或者边吃饭边上课就好了……”
除了上课不能缺席,作业也要及时交,评分标准和普通学生没有半点区别。华润豪的爸爸有时候会数落他凌晨1点睡觉太晚,“可是真的有很多东西要做啊”,他忍不住辩解。
他,成为密歇根的骄傲
除了学习、训练,还有比赛。
每年从1月开始,NCAA的大学网球比赛要打到5月,中间只有两周没有赛事。华润豪刚进大一的那一年,由于密歇根大学校队的4名主力球员集体毕业,他们的排名一下子从20多位掉到没有。
“没有”的意思是在75位之外,因为只有进到前75才会被标注名次。
“虽然练得还行,但就是一直输啊。好在也赢过几个大的学校,本地的中国人慢慢知道密歇根大学里有我这样一个来自国内的球员。”一年之后,他们重新进入榜单,闯入前30。
这是全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他们也把成绩归功于那个执教方式有些奇怪的教练——他对团队精神的理解是:
每打完一拍你都要大喊着为自己加油,还要时刻鼓励旁边球场的队友:“Come On,快速移动,跟上球!”
“一开始我不太适应,毕竟是中国人,从小就不怎么大声说话。但他就是要让我们通过这种‘无脑’的方式去培养团队精神,你可以站在椅子上喊,可以跑去队友的场地击掌。说他你要喊得墙壁震塌、屋顶陷落,让路边的人以为这里着火了……”
这种训练方式起了作用,密歇根大学的成绩直线上升。大四的时候,他们已经有机会冲击全国16强了。
“Go Blue!”2018年5月14日,面对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华润豪以一记正手直线拿下赛点,看台上的校友们大喊着校队的口号来庆祝这场胜利。
“密歇根赢了!我们10年来第一次重回这个位置!”校队在社交网站上写道,配了一张队员们集体庆祝的照片——黄色头发的华润豪背对镜头,高高举起右拳。
尽管在16进8的团体赛中密歇根大学以2比4不敌UCLA,但在团体赛后的单打比赛中,他以2比1逆转德克萨斯农工学院的帕特里克·开普森,成为每年16位获得“All Americans”选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后者是赛会5号种子,拿到过2017年美网男单正赛的外卡。
华润豪登上了密歇根大学官网的首页,把其他项目“挤”到了一边。他配得上这个位置:
2018年1月到5月,他代表学校打了40多场单打和40多场双打,他在赛前和队友们一起大喊“Go Blue”的场面、胜利时跃起庆祝的瞬间,都被写进了密歇根大学的网球史中。
属于中国男网的大聚会,华润豪(左四)和吴易昺坐在一起。
职业赛场,全新体验
最终,“All Americans”的荣誉被挂在密歇根大学网球馆的墙上,22岁的华润豪也毕业了。
他决定离开这座付出最多也收获了最多肯定的城市,回国去职业赛场上做一名新人。
因为没有ATP积分,他需要从ITF希望赛打起。去年7月2日,他踏上深圳站的赛场,前3站比赛以一个八强和一个四强收获12个积分,首次让自己的世界排名进入前1000。
同时,他还搭档曾世弘在昆山获得男双冠军。“职业生涯的前三周过得很快乐。”他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上夺冠照片的同时,还加了一个“Go Blue”的标签。
和大学网球相比,职业网球的确是快乐的。他再也不用在周四的早上5点钟在球场集合,舟车劳顿地去打客场;也不用因为湖区每秒50公里的风速和几十厘米的积雪而被困在机场,焦虑地想着第二天早上的课怎么办。
他还幸运地赶上了中国赛季。因为搭档张之臻拿到ATP上海挑战赛的亚军,这对5岁就互相认识的小伙伴收获了一张中网男双的外卡。
华润豪和儿时的伙伴张之臻。
“原来顶级赛事的球员住这么好,我赶快打开地图,看酒店离天安门有多远,离工体有多远……”这是他第一次打ATP巡回赛,新鲜而切实的体验不断袭来。
“接站的时候还给我们配两辆车,一辆拉人,一辆拉行李。司机要帮我拎球包,我赶快说不用不用,我们以前出去打比赛多少东西都是自己拿的。”
除了身份外,圈子也不一样了。在国家网球中心,他做了巴希拉什维利、巴格达蒂斯、大兹维列夫等人的训练伙伴。和后者的训练从下午一直持续到华灯初上,他不想浪费机会,每一个拍都全力以赴。
这让德国人有点没有料到,生气地把一个没有回过去的球直接打上了天,以至于围观的人群开始互相询问:“这是谁?是咱中国选手吗?”
很快,他们就有了答案。去年10月3日,华润豪和张之臻在男双首轮迎战4号种子多迪格/马克蒂奇。从球员休息室到要走上一段距离,他们像小时候一样打闹着踏入球场,然后听到现场主持人呼报自己的名字,接下来是球迷响亮的掌声和加油声。
“我没有打过ATP巡回赛,一开始就是500的赛事,从气氛到技战术再到心理层面都完全不一样。而且我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看我们打球,我还听见有人喊‘毛哥加油’。”“毛哥”是他从小到大的绰号,原因是他从小就染了黄头发。
虽然以0比2告负,但他们也打破过对手的发球局,第二盘一度取得3比0的局分领先。
“经验真的不够,第一盘开局没有打好,第二盘领先之后也没有守住。”他和张之臻一起复盘,“就是各方面的能力还没达到。”
认清不足,迎接挑战
华润豪的“中国赛季”,还在继续。10年前,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黄毛”为了成为职业球员远赴异国;现在,“毛哥”回家依旧为了那个最初的梦。
这,就包括和费德勒一起练球。
和费德勒一起练球的经历发生在上海大师赛期间。
“吃午饭的时候他来打了个招呼,1点钟就上场了。现场有很多球迷,我也没什么可紧张的。他的成绩和人气都是自己拼下来的,我能做的只有更加努力。”
华润豪说,能和费德勒训练,并不是因为他排名高打得好,而是依托于国家的实力和网球影响力。
华润豪和费德勒。
而这个上海小伙说,首先他要努力做到的,就是让自己强壮起来。
读大学时,训练、比赛、上课、作业占据了全部的时间,这让包括他在内的大学球员都很少有完整的体能训练。所以,当新赛季前的冬歇期到来后,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系统地练习体能。
“累瘫了!”在韩国外教的督促下,他从去年11月开始上量。踏上那台需要自己发力的跑步机,背上被固定在身后柱子上的弹力带,他被要求连续跑12组时长20秒的冲刺,最后一组的时速要达到21公里/小时。
20.2、20.6……他的时速总是达不到要求,而教练就一直等着他喘完,让他回去接着跑,直到完成目标。
“没办法,必须咬牙把基础的量堆积起来,再去看在球场上如何把技术层面的东西发挥出来。职业网球就是这样,它是一份工作,是所有人都会配合你、帮助你的工作。你所能做的,就是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现在,他即将带着这种理解,去迎接职业生涯第二个也是首个完整的赛季,面对各种可以想见和未知的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