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痴不癫,意思是说表面上装糊涂,实际内心很清楚,假装不行动,实际上是在暗中策划等待有利时机。在军事上,此计不但是麻痹敌人,伺机破敌的一种策略,还可作为愚兵之计来治军。如宋代狄青在征伐壮族首领侬智高时,以两面钱来装神弄鬼,让士兵误以为有神相助,于是士气大振,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假痴不癫宁愿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不采取行动,也不要假装什么都知道而轻举妄动,就像是云压住了雷一样,静待时机,不露机巧。
三十六计之自已非常清楚,却伪装不知道。现在假装不行动,是因为现在还不可能行动,必须等待时机。三国时,司马懿假装衰老病重,使曹爽失去警惕,后杀死曹爽。接受诸葛亮送来的妇女头饰衣服。故意向上请示,坚决不战,因而使蜀军疲劳,意志坚定,终获得成功。姜维九次率兵讨伐中原,明知道这样做不行,却偏要轻举妄动,就像个傻瓜,因此他遭到失败。兵书上说,善于作战而取得胜利的人,并不企图取得机智的声誉,也不夸自已勇敢与功劳。当战机还没有到时,镇定待命如同发呆,如果假装癫狂,就有可能暴露战机,而且会因为错误行动引起大家的猜凝。所以,装呆的,必定胜利,假装癫狂的,必定失败。有人说,装呆,即可以用来对敌作战,也可以用来指挥部队。
是的宋代,南方有崇尚鬼神的习俗。狄青征伐侬智高时,大军刚到桂林南边,他就假装拜神说,这次用兵,胜败还没有把握,于是拿了一百个铜钱,向神许愿,如果能够战胜敌人,把钱丢在地上,钱的正面都朝上,左右的官员都劝阻他。如果弄不好,会影响部队的士气,狄青不听。在千万双眼睛的注视下,他突然挥手一掷,把铜钱全都扔在地上,结果令人意外,一百个铜钱都是正面朝上。这时全军欢呼,声音响彻山村和原野,狄青也非常兴奋,命令侍从,拿来一百枚钉子,依照铜钱散布的疏密,用钉子牢牢地钉在地上,然后亲手盖上青纱封好,说等到凯旋后,一定酬谢神灵,收回铜钱。后来狄青平定邕州,带领军队归来,按原先说的那样把钱取回,他的亲信们一看,那些铜钱,两面都是一样的。
三十六计宋代时,有一次君臣宴饮,殿前都虞侯孔守正和王荣等人陪宋太宗饮酒谈话。孔守还不知不觉中喝酒喝多了,满嘴胡话。一个劲地说自已驻守边疆的功劳如何之大。此时,也有醉意的王荣听后心里不服气,指着孔守正说,论功劳我比你大得多,你根本不值一提,随后大吵,吵得面红耳赤,全然忘了宋太宗就在旁边。侍臣看到,立即将二人抓起来治罪,宋太宗则命人把他们分别送回家,第二天酒醒后,知道在皇帝面前失态,闯下大祸,急忙见皇帝请罪。没想到宋太宗说,昨天我也喝醉了,不记得什么了,二人感恩拜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