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像 吴枫
“这娃娃到底像哪个嘛?你们领导意见都不统一,叫我咋个搞得清楚嘛!不忙,我再看一下……这一回我看准了,像我,像我!乖乖不哭,不哭,哪个敢说你不像我,像像像,鼻子像,嘴巴像,眼睛像,嗨,连耳朵碗碗的沿沿都像嘛!”
——包德宾谐剧《这孩子像谁》
1980年,因着儿子出生,包德宾带儿子回家过程中,周围邻居纷纷上前,围着他讨论孩子像谁,这个场景让包德宾灵感迸发。一个月之后,他就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谐剧作品《这孩子像谁》。
“我那时候正在长江三峡,跟着航标工体验生活,早出晚归。”那时候,包德宾的小儿子刚刚出生一个月,“我想家了,想儿子,他才满月我就出去了。”想到儿子,就想起自己抱着儿子回家时引发的“轰动”,在巷口不停的有人说这个孩子像哪个。“当时全社会正在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有的人说‘领导是标准’,我就写了《这孩子像谁》,讽刺了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人。”
“这个节目一出来,得到的评价就比较高。”1981年元旦,著名谐剧表演艺术家沈伐,将《这孩子像谁》搬上了四川电视台的元旦晚会,“我在公交车上都能听到大家议论这个节目。”后来,包德宾又带着《这孩子像谁》赴京参加创作座谈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这个创作班12月结业,第二年2月《曲艺》杂志(1981年第2期)就发表了我的作品,还特别请重庆曲艺团的老作家写了篇评论文章。然后,上海广播说唱团就把这个节目改编成上海说唱,搬上舞台。”
1981年,文化部、中国曲协来四川选调演节目。“当时我这个节目争论比较大,就不让选节目的人看,报送的另外的。但他们已经晓得了《这孩子像谁》,就指定调这个节目。”因为节目有争议,“说其中一句话涉及讽刺领导”,于是很多人要求包德宾改剧本。“我当时年轻,有点冲,整个故事都要我改,我不同意,就不改。”
坚持不改的包德宾是有“底气”的,“我这个节目在北京已经火起来了,看都不看就要调上去,参加全国优秀曲艺观摩演出。”正僵着,沈伐找到了包德宾,“他说,‘你就说你改了,我到苏州演的时候,照着你的原稿演,责任我来担,就说是我搞忘了,照着从前的演了’。”这样,包德宾才“同意”修改,安心地去苏州“打前站”。“我先走了,沈伐他们在火车上,就跟演出团队的领导坦白了这个事情,问咋个办。当时两个领导商量了一下,说就照包德宾的演,出了问题我们负责。”
包德宾说,这次全国优秀曲艺观摩演出可以说是1978年以来全国第一次大型演出,《这孩子像谁》一登台,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王朝闻(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当时就说‘这个节目有峨眉山的猴气’。”当时,还有调演组专家提出该剧是“新时期曲艺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
因为《这孩子像谁》,包德宾彻底“火了”。“全国十几个省市来学习这个节目,加拿大、美国等国外曲艺爱好者、学者也来了,他们也感兴趣了,想来学谐剧、演谐剧。电视台、广播台、报纸都来采访我,但我太年轻了,紧张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哈哈哈。”
【下期预告】
《这孩子像谁》让包德宾收到不少赞誉,也让他给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接下来的谐剧作品,他开始“踮起脚尖走路”,《零点七》《兰贵龙接妻》相继登上央视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