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效应”是美国戴维森教授于1983年提出的一种心理现象和规律,观点认为第三人假设似乎是一种普遍观点的变体,一些事件在社会层面(对其他人)上的影响与个人层面(对我)上的影响大相径庭,前者的影响比后者更大。
换言之,我们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相比于其他人不会受到媒介更多影响,即一种迷之自信让我们先天觉得自己不容易被媒介的错误信息误导,也会从媒介获得超过其他人的有益信息。
“第三人效应”这个认知过程较容易受媒介信息、信源可信度、社会距离、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媒介信息。当媒介传递的信息偏向负面的时候,“第三人效应”表现更明显,人们更容易持有一种“我比别人聪明”的“乐观偏见”,认为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自己。媒介传递正面信息时,则不容易激发偏见。
2、信源可信度。信源可信度越高,“第三人效应”越弱,究其机理,信息源越正规、公信力越高,大家对于信息源的信任程度上升,更易达成共识,相应地,信息源不太正规,没什么公信力,会使人产生一种信息获取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有更正规的信息获取渠道。
3、社会距离。受众与信息之间空间距离越大,“第三人效应”的认知强度就会增加。这个也很好理解,如果把信息与受众之间距离拉大,受众的信息的认知就会变得模糊,这时更容易产生迷之自信,觉得坏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
4、个体差异。受众本身的特质也会影响迷之自信产生,对于一些思想比较独立、生活经验较丰富的个体来说,因为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不太容易被其他信息影响,这时更加剧了迷之自信的强度。
“第三人效应”会引发两种后续行为:一是支持对媒介的限制;二是出现集合行为。
1、限制媒介。对于负面信息,即便大家认为自己不会受太大影响,也会对信息产生担忧,所以做出支持限制媒介的选择就不奇怪了。对于正面信息,因为天然觉得自己能够从其中获得更多益处,为维持优势,必须让其他人与这个媒介隔离开来,当然做出限制选择。
2、集合行为。举个例子,当新闻报道某种生活用品的价格暴涨,且供应短缺时,我们会因为迷之自信判断其他人会产生恐慌情绪而大量抢购,为避免陷入被动,便也加入到抢购行列。
“第三人效应”是一种间接影响模式,强调受众对他人受媒介影响程度的判断,比较符合受众对信息反应机理。对媒介而言,首先需要考虑信息性质,正面信息的影响比较常规,负面信息易导致受众迷之自信,然后综合考虑媒介信度、传播距离以及受众基本情况来调整信息策略。
综上所述,负面消息、不知名媒介、传播距离长、受众经验少,几个条件齐聚之后便造就了受众迷之自信,继而出现媒介限制、集体行为。
对于初创媒介来说,目标是吸引关注的集体行为,就可以尝试设置特定负面消息去促成集体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