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陈一郡是一位普通的医生。从梳着马尾辫的年轻医生到如今的康复科主任,她在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了22年。她又是一位不平凡的医生。在她的带领下,30多年没出过医院大门的女病人第一次乘了地铁、进了饭店;在她的鼓励下,几名年轻病人组成了“五人天团”,时常在院内外的活动中演唱;在她的支持下,患者制作的“镶钻娃娃”,成为赠送给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嘉宾的纪念品。
图说:陈一郡为病人诊疗 记者孙中钦摄
中秋节,陪着病人一起哭
这么多年来,她看到过病人发病时各种可怖的情形,还被踢过下巴、打过耳光,却依然对病人抱有深深的同情和关爱。中秋联欢会结束后,年轻病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地流泪,她陪着他一起哭……
今年,陈一郡被评为2015-2017年度市卫计系统先进工作者。
有一位专家说过,普通病人的病史是用墨水写的,但精神病人的病史是用血泪写成的。陈一郡对此深有体会。她对记者说:每个病人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多年来,她尝试去理解每一个病人。
那是刚进医院二三年的时候,有一天上午,陈一郡和两位护士一起进病房发药,一位护士有孕在身。突然,一名40岁左右的女病人眼光异常,朝着这位护士冲了过来。陈一郡见状,迅速上前,挡在她的前面。女病人伸手对着陈一郡就是一个耳光。
“她出现了命令性幻听,我不怪她。”陈一郡说。这个病人父母已经去世,兄弟姐妹也不管她,这件事之后,陈一郡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她。病人清醒过来后,非常后悔,多次向陈医生道歉,说不应该打医护人员。
30岁的病人小A高大帅气,普通话也说得很好,每年的医院“春晚”及各种联欢会,他都是主持人。小A几年前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由于父母都去世了,他是被居委会送来的。经过治疗,小A恢复得很好,完全可以回归正常生活,但他是独生子女,就是因为没有人接受他,所以只能一直在医院呆着。
今年中秋节前,医院举办了一次“家属开放日”,共有四五十名家属前来参加。康复治疗师和患者、家属一起动手做月饼,品尝美食,随后在康复科大厅举行了一个联欢会。患者展示了才艺,小A担任联欢会的主持人。看到亲人康复得这么好,很多家属感动不已,抓住院领导的手表示感谢。
联欢会结束了,小A却不见了。陈一郡在后台的角落里找到了他,他正在偷偷地哭泣。陈一郡见此情景,想到小A的身世,心里一酸,眼泪也忍不住掉了下来。随后,她就坐在小A旁边,陪他哭了一场。“我的父母也不在了,所以,我很能理解他……”陈医生说。
30多年没出过医院的女病人乘上了地铁
中心的病人有很多长期住院,距离社会很远。2015年初,陈一郡担任康复科主任。“他们如果回归社会后,基本生活能力总得有吧?”于是,她在全市精神卫生系统率先推出了“社会实践活动”,由康复科医生和护士带着病人走出医院,乘地铁,乘公交,去超市购物,上饭店吃饭……看似普通的一次出门,陈一郡每次都要做充分的准备和各种预案,先要沿着出行路线走一遍,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配比是1:2,随身还要带好针和药。
今年五月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走得比较远,先去了浦东农庄采草莓,然后又到世博园区周边观光,最后回到医院附近的饭店吃饭,医护人员告诉患者该怎么点菜、怎么结账,以及要注意哪些餐桌礼仪。其中一位50多岁的女病人,在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整整住了30年,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医院大门。她对一切都感到新鲜,不停地东张西望。当她乘上地铁,列车启动后运行在了漆黑的隧道里,她也把眼睛紧紧贴在玻璃窗上,贪婪地看着……活动结束,这名病人开心地给同房间的病友讲了几天几夜。
为了帮助病人更好地康复,近几年来康复科在原有的森田治疗、音乐治疗等基础上,又新增了团体艺术、数字油画、鼓圈、舞动、园艺、厨艺、游戏等十多个项目和课程。康复师带领病人制作的“手工镶钻娃娃”,被市疾控中心选中,在2016年的全球健康大会上作为纪念品,赠送给近百位中外来宾。病人们的手工制品十分抢手,每年要参加十多次义卖活动,有时候也有一些回报,这些钱就用于病人的社会实践。
图说:陈一郡在院子里新辟了“爱心农疗园”,让病人自己劳作享受阳光 记者孙中钦摄
病人的目光不再“定样样”
2015年,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搬入了军工路的新址,场地扩大了很多。在医院的支持下,陈一郡在院子里新辟了篮球场和“爱心农疗园”。记者在农疗园看到,不到100平方米的园子里,整齐地种着韭菜、青菜、番茄、辣椒、茄子、向日葵等植物,尽管是寒冬,仍长得碧绿生青,生机盎然。“园艺种植有助于病人接触阳光,接触自然。我们的一部分病人组成了护绿小组,每天定时来浇水、拔草。”陈一郡说,而收获的蔬菜,则送到二楼的厨房,由病人自己动手烹饪。
这个厨房也是在其他医院很少能见到的,里面电磁炉、电饭煲、微波炉、烤箱、咖啡机一应俱全。医护人员教患者使用家用电器,烹饪菜肴、制作点心。其实,这也是康复的一部分。现在,患者在这里做饭做菜,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品尝,吃完都会把碗筷洗好,把厨房收拾干净,然后离开。
医院共有病人600多人,而每天来康复科参加各个康复项目和课程的病人,就有近500人次。在这里,他们也不被称作病人,而是“休养员”。近年来,走进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家属和来宾都发现:病人变样了。原来很多人目光“定样样的”(沪语:呆滞),而现在变得活泼而有精神。
20多年来,陈一郡用心中的大爱,陪伴无数个病人走过特殊的旅程,让他们迎接生命的阳光,得到应有的尊严。
本报记者 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