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总是这样,自己喜欢吃什么,便以为朋友也喜欢吃什么,自己喜欢穿什么衣服,便认为朋友也应该喜政穿这样的衣服:自己是个思想狭隘的人,便以为身边的朋友都小气,自己害怕失去,便以为所有人都放不下。其实,别人跟你想的都不一样。如果总是把自己的思维套在别人头上,那你永远不可能看清对方的为人。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对别人产生印象的时候,往往会假设对方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并将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然后再去理解对方。简而言之就是,人们习惯以自己的认知标准去衡量他人。在心理学上,这种认知倾向被称为“投射效应”。
心理学家罗斯做过一个这方面的实验。共有80名大学生参加实验,他分别征求了每一位学生的意见,问他们“ 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一圈”。结果,有48名大学生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大学里走动,而且他们觉得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子的大学生们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才愿意做这件事。事实表明,这些大学生都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
我们经常会做这种事,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已完全相同,并将他人的特性硬纳人自己既定的框框中,然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例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 所以在跟他人聊天时,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根本不管别人是否感兴趣、能否听进去。其实,这也是人际交往中我们对别人的看法和行为不理解的原因所在。
在职场中,“投射效应” 更为明显,当我们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同事时,我们往往会觉得那位同事越看越讨厌,甚至会指责、中伤对方,而当面对自己喜欢的同事时,则越看觉得优点越多。同事之间闹别扭的时候,在设有沟通好之前,自己总是不停地猜想着矛盾的原因,并习惯性地认为同事也定如此。 这时如果你问一下对方, 你就会知道其实他并没有这样,甚至可能与你认为的恰恰相反。
如果一个人常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并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这样只会让别人对你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有些时候,拿自己的主观臆断去投射别人或者现实中的事物,还可能会产生一种严重的心理偏差。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有一家经营木材场的犹太人。因为战争爆发,一家人想快点儿逃出德国,但老父亲和大儿子有了分歧。
老父亲说:“我们应该去找那位木材商, 他长期给我们家供应木材原料,并多次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但大儿子却认为:那位木材商一直在帮助我们家,而我们对他的帮助却一点也没有,现在遇到这种灭顶之灾,再去找人家有些不好意思。我们这样一味夺取,人家拒绝的可能性很大。
大儿子打算去找一位银行家,对方和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因为他们把全部的积蓄都存在对方的银行里。银行家之所以能渡过很多难关,是因为他们一直在那里存款,银行家总跟他们说:“有困难一定要来找我,你们不仅是我的大恩人,更是我的衣食父母。”
后来,老父亲和儿子决定分开出国,带着妻子和小儿子,老父亲投奔了木材商,结果,木材商竭尽全力,花了数年的时间,几经周折后终于将他们送到了亚洲,使他们逃离了德国纳粹的屠杀。
多年以后,战争结束了,可是老父亲一直没有大儿子的音讯。经过多方寻找查问,他得知了真相,原来和老父亲分手的当天晚上,大儿子带着家眷投奔了银行家,谁知银行家一看到他就立刻报警,说有人入室抢劫,结果,他们全部被抓进了集中营,最终被迫害而死。
知道了事情之后,老父亲对小儿子说:“很多人以为, 赢得忠诚的最好办法是给予思惠,其实这是对人性巨大的误解。在现实当中,那些真正忠诚于你的人往往是那些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
犹太商人与其大儿子的不同结局告诉我们,通过“投射效应”会的思想和视野变小,“ 投射效应”限制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使人们在判断问题时是以自己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事实为依据,最后往往会面临不幸。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免“投射效应”。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三方面来避免投射效应。
①变个角度,换个思维方式。
②设身处地,具有同理心。
③多与他人沟通,客观了解真相。
举报/反馈

老袁说职场

7744获赞 6706粉丝
笑傲职场,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