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在原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院内的两门巨炮令人过目不忘。它们是北洋水师“济远”舰前双主炮,被鉴定为国家近现代一级文物,也是甲午战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正是由于当年救捞人在艰苦作业环境下的不懈努力,才使它们重见天日。
1986年,“济远”舰主炮成功打捞。烟台打捞局 供图
沦为侵略者的武器
说起两门大炮,就要从其所属的“济远”舰说起。1880年,清政府从德国伏尔铿厂订购“济远”舰。它是一艘装备精良的钢甲巡洋舰,排水量2300吨,马力2800匹,时速15海里,配置海水淡化设施,装备火炮23门。其中口径最大、威力最强的就是前双主炮,其炮身长7.35米,口径210毫米,有效射程5000米,每门重达20余吨,代表了当时海军近代化装备的先进水平。
北洋水师成军时,“济远”舰被编为中军左营,曾随舰队出访过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地,所到之处令当地华人振奋不已。北洋水师成军时的军事实力称冠亚洲。然而,成军后的第六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此时日本海军的实力已超过北洋水师。
作为北洋水师主力巡洋舰,“济远”舰先后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大战和威海卫保卫战。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致使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济远”舰被日军俘获,后编入日本海军服役。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济远”舰以日本侵略者的身份参战,同年冬,于旅顺口羊头洼海域触雷沉没。
如果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和血泪写成的,那么“济远”舰的经历就是近代史的一个缩影。甲午战争中,它被日军俘获,成为清政府妥协投降的牺牲品;日俄战争中,它又沦为侵略者的武器,最终带着耻辱沉入海底。
接力式探捞
1986年,交通部烟台海难救助打捞局(烟台打捞局前身)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打捞“济远”舰上的文物。打捞行动从当年5月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其间烟台海难救助打捞局救捞工程队共出动“烟捞一号”“烟捞五号”两艘救捞船、27名潜水员,对沉没在海中的“济远”舰进行初步探捞,潜水员总计潜水123人次,潜水时间近3900分钟。
“除了部分甲板面暴露在水中,‘济远’舰的大部分船体都深陷在海底的淤泥里。” 如今已经退休的“烟捞五号”原政委胡广礼回忆,受制于当时的打捞能力,这次行动没能打捞出整艘“济远”舰。然而,有遗憾也有收获,沉睡海底82年之久的“济远”舰前双主炮,以及缆桩、导缆孔等多件舰上物品终于重见天日。
由于当时的作业水深达46米,已经接近普通空气潜水的60米作业极限,再加上作业水域海流湍急,工作人员要时刻检测水温、水流、水深,每一次潜水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那时没有水下摄影机等先进器材,潜水设备也十分笨重。”胡广礼说,每班作业不能超过20分钟,经过3至4班的接力,才能打捞起一个普通物件,打捞出一个大炮则要用上10多个班。
为了让文物尽早得到保护,打捞工程队为每件文物都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打捞方案,同时组织起30多人的青年突击队。每打捞起一件文物,打捞队员们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第一时间为文物冲洗、打油、包装。
经过争分夺秒的精心打捞,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终于找到了“家”。
见证历史的“济远”舰前双主炮。 记者 金校宇 摄
历史的见证者
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甲午战争博物馆每天都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作为“镇馆之宝”的“济远”舰前双主炮更是引人驻足。它是目前出水吨位最大的舰炮,也是世界仅存的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克虏伯大炮。
如今的“济远”舰前双主炮早已失去御敌安邦的作用,但作为见证者,它时刻在向后人诉说着百年前那段悲壮的历史,它像一座警钟,时刻告诫着后人——落后就要挨打!
“希望孩子从小培养起爱国主义情怀,做一个正直、勇敢、勤奋的人。”带着儿子前来参观的刘女士说,通过与文物的近距离接触,自己和孩子对甲午战争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也感受到新时代下的使命感,“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每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