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16岁初三男孩小刚,情绪突然失落、心神不宁,学习成绩下降,在妈妈陪同下走进心理咨询室。
通过心理检测技术,心理咨询师透过男孩小刚表面的症状发现:真正困惑小刚的是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女孩。
性学专家、心理咨询师施宇认为,小刚的心理问题叫性别认同障碍,这种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早期性教育缺失、缺少父亲的陪伴、母亲的性别期待有关。
秀气男孩情绪失落、成绩下降
一对母子走进咨询室。男孩长得很秀气,卷发,腼腆,乍一看很像女孩。施宇对这个漂亮的男孩充满好奇。男孩有点沉默,有点忧伤,不太擅长表达自己。据母亲介绍,男孩的表现是情绪失落,心神不宁,学习成绩下降,有了很强的厌学情绪。
母亲认为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厌学,咨询目标是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
其实是出现了性别认同障碍
通过单独与男孩交谈,利用绘画、沙盘等治疗方法,施宇发现了背后的秘密,原来男孩有性别认同混淆问题,专业术语叫做性别认同障碍。
男孩说,从小时候开始,他觉得自己是男孩,但又好像是女孩。他说,母亲从小就像女孩一样打扮他,自己从小到大活得很“拧巴”。到了青春期时,他在人际交往上出了问题,不敢和男孩接触,男孩子们觉得他“娘娘腔”,常和他开玩笑,他觉得自卑、羞愧。而他和女孩接触,也被女孩们误解,以为是要处对象。为此,小刚思绪烦乱,无法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
据小刚母亲介绍,小刚小时候长得好看,有羊毛卷,胖乎乎的,惹人疼爱,像个漂亮的小姑娘。施宇说,小刚母亲是个爱美、嗲嗲的女性,平时和女性朋友一起化妆、美容都带着小刚,她们常和小刚开玩笑,给他抹个腮红、化个淡妆。另外,小刚的父亲常年在外地,他从小和母亲一起长大。母亲说,当初并不是刻意地把他当做女孩来养的,就是觉得好玩。
症结在早期错误的性别教育
施宇认为,3至5岁是孩子性别认同最关键的时候。小刚的问题与母亲早期错误的性别教育有关,同时母亲爱漂亮,对孩子有一种潜在的影响和认同,所以在小刚的潜意识中希望像妈妈那样漂亮。
施宇说,同性恋问题、“性别认同障碍”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成因是和父母对孩子错误的性别教育有关,而同性恋问题有80%左右是和“性别认同障碍”有关的,10%是生理性的,10%是对性的好奇。现在一些家庭从小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称呼就有问题,管儿子叫女儿,管女儿叫儿子,在行为上男孩当女孩养,女孩当男孩养。
施宇说,3至5岁是性别教育的关键期,男孩要像男孩养,女孩要像女孩养,比如在看儿童读物或者影视作品时,男孩女孩也要区别对待。“性别认同障碍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家长的性别期待(重男轻女、重女轻男)、父爱的缺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父亲的陪伴)、早期家庭教育中性别教育的缺失。
资料
性别认同障碍
正常儿童3岁左右即可识别自己的性别,随后知道性别是跨时间稳定的,喜欢与同性幼儿一起玩,自然而然地遵从着内在的性角色要求,表现出行为上的性别差异,男孩通常表达出男性的行为,女孩表现为女性行为,性别的差异随年龄增长更加明显,即使在相当中性的环境下长大也如此。但有些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言语行为却与自己的真实性别(生理解剖特征)相反,即在穿着和行为爱好上像异性或坚持否认自己的真实性别,被称为性别认同障碍(disorder of gender identity,又称性别认同或性识别障碍)。
家庭教养和生活环境对儿童的性别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和性角色的强化而认同自己的性身份。虽然家庭和社会对男孩和女孩的期望和要求有差异,但有些父母是出于本人的性格和偏好,从小让孩子穿着异性服装、鼓励异性活动,直到3、4岁仍然如此,或是家庭中缺乏父性角色。调查显示,男孩性身份障碍者大多数在5岁前失去父亲(父母离异、父亲长期在外等原因),因长期与母亲生活并多与女孩玩耍,则在行为举止和心理上也倾向女 孩特点。
性别角色的差异更多的是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而来的,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抚养方式既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这种性别角色的差异。因此,在此阶段对儿童进行两性化教育,可以促使男女儿童在各种个性趋向上平衡发展。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男女两种心理意向分别在人格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好坏优劣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能在童年的生活经历与教养方式上消除性别的刻板印象,将有助于个性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形成较完美和谐的人格。
来源:沈阳晚报 百度百科
编辑:tf10
举报/反馈

北晚在线

4543万获赞 297.5万粉丝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北京晚报官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