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历史的传承和信息,蕴含着深邃的文化遗产精华,是每一座城市梦寐以求的金字招牌。198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24座城市成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榜上有名。拥有4100多年建城史的开封城,从此掀开新的发展篇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而以城市为中心的开发建设活动和旧城更新改造,给古建筑、文物古迹及其周边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建设性破坏”。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981年12月28日,当时的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建议并选择了24座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作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加强管理和保护。1982年2月8日,国务院正式转批这一请示,公布开封等24座城市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82年2月16日试刊6号的《开封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大号标题《国务院批准开封为历史名城》格外醒目。这则来源于新华社2月15日的报道中写道:“我国24座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最近经国务院批准,被定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做好这些城市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这24座城市是北京、承德、大同、 南京 、苏州 、扬州、 杭州 、绍兴、 泉州、 景德镇、 曲阜、洛阳、 开封、 江陵 、长沙、 广州 、桂林 、成都 、遵义 、昆明 、大理、 拉萨 、西安 、延安。”开封赫然在列。在该期报纸的第四版以《历史悠久文明古国的象征》为题,用了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24座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简介文字。其中在介绍开封时写道:“古称汴梁。五代后周、北宋均建都于此,称东京,为著名古都之一。文物古迹有铁塔、繁塔、龙亭、禹王台、大相国寺和北宋汴梁城遗址等。”
《国务院批准开封为历史名城》这则报道指出:“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希望这些城市今后的建设,既要考虑如何有利于逐步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又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存和发扬其固有的历史文化特点,力求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搞现代化,并不等于所有的城市都要建设很多的工厂、大马路和高层建筑。特别是对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老城区、古城遗址、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古建筑、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等,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绝不能因进行新的建设使其受到损害或任意迁动位置。要在这些历史遗迹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
国务院批准开封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人民欢欣鼓舞。 时任开封市文物处处长王瑞安在1982年2月19日《开封日报》4版发表题为《愿古都开封更美好》的文章,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和对古城开封发展的美好祝福。他在文章中写道:“这是古都开封的光荣,是全市人民的骄傲,是对开封城市建设的有力促进。”1982年3月1日《开封日报》头版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历史名城更要文明礼貌》,指出“开封在国内外素负盛名,我们一定要使古都汴梁变成一座文明、整洁、美丽的城市”。1982年3月7日,从事开封文化历史研究的杨庆化在《开封日报》上发表文章《要珍惜古城特色》。
市政府非常重视对名胜古迹的抢救保护,经过修葺、增补,这些古迹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反映着历史的沧桑和古城的变迁,吸引着国内外大批学者和旅游观光者。众多城市建设规划的实施和中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丛书《开封》等一系列图书的出版,使得开封被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所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