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南芡)
芡实,中药名,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芡实品种分北芡和南芡,北芡又称刺芡,紫色花,为野生种。为产于山东、苏北、皖北等北方地区者,适应性强。南芡又称苏芡(圆芡),花色分白花、紫花和粉色三种,比北芡叶大,南芡主要产于江苏太湖流域一带,由于苏芡软糯适口,近几年不仅在苏州扩大种植同时在江苏各地发展壮大。
吴红军,江苏淮安市涟水县东吴芡实合作社的负责人,原本他的家乡只有刺芡,但是近几年来逐步发展出越来越多的南芡种植基地与合作社。
苏州街巷水道(来自网络)
为了家庭的生活老吴是一位闲不住的苏北人,2005年奔波在苏州这个相对繁华的城市里打工赚钱,逐渐他发现这里大街小巷都有销售白色小圆粒的食物,有泡水的还有口袋装的,而且价格不菲,但是买的人却很多。于是趁着周末的时间他跑到好几个菜场档口去研究这类食材,最后本地人告诉他这是芡实,老吴恍然大悟,因为家乡有这类食材,但是因为长在水里刺多壳硬,剥起来煮起来都很麻烦,因此日常都淡忘了,没想到在这里遇到而且还这么受市场欢迎,真是不可思议!
但是随着他深入了解后,发现这里的芡实并不是家乡的那种芡实,虽然形状类似,但是这里的芡实包“鸡头包”并没有刺,采摘方便,吃起来软糯清香,被本地人亲切的称为“苏芡”。
苏州路面上的剥芡实大军(来自网络)
苏芡即为南芡品种,南芡和北芡(刺芡)最大的区别在于种子包没有尖刺,花朵大部分为紫花、白花和红花3种类型;北芡籽粒小一些,供中药材用;南芡籽粒大,以食用和出口为主。
南芡
北芡
由此,老吴觉得家乡就有很多水域可以种植南芡,也许能把这么好的食材移栽到家乡试试?于是每到周末都跑去本地的芡实产地请教,逐渐的他开始在基地帮忙,干农活的同时研究南芡的种植和加工特点,渐渐的他交到了很多本地种芡实的好朋友,大家都愿意向他分享种植芡实的经验,包括如何育种、如何防病、如何施肥。
00:09
随着对南芡种植和习性的认识熟悉,2008年老吴回到家乡开始探索少许的引种,把本地的刺芡都改为南芡品种,随着市场一步步的打开,2016年2月老吴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村里人共同探索南芡的种植和市场。
在淮安种植过程中,因芡实几乎不生病虫害,因此不用农药,施肥以农家菜籽饼为主,生长中后期因叶子封满水面采摘行走都困难而不再施肥,只喷雾腐植酸类叶面肥,所以老吴的芡实属于绿色食材。
南芡,性平、味甘涩、无毒,入脾、肾经,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是进补的首选食物,功效作用主要表现为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利湿健中之功效,主治腰膝痹痛,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等病症。
南芡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冻和干旱,以土层深厚松软、富含有机质的湖荡土栽培为宜,水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则在15℃以上。
老吴合作社芡实农户的“土造“竹刀
南芡的采摘比北芡难度要低,在淮安农户采用“竹刀”采摘鸡头果,因为竹片在水中一旦失手不会沉水底找不到,用起来简便轻快,由于芡实在水中逐步成熟逐步采摘的方式,因此老吴的产地农户在采摘时采用各自负责一条固定水域的方式,这样每个人都会熟悉自己行道的芡实包的成熟情况。每年的7月份是南方芡实采摘的时间,决定最初采摘的时间后,接下来每周农户都会固定下水采摘。
南芡基本分大中小3种规格,第一次采摘后每隔6-7天采摘一次,因此每年的盛夏季节都是淮安芡实合作社农人辛苦采摘的时节,在炎热蒸腾的水域探寻成熟的芡实包(鸡头包)。芡实釆摘后为了保持新鲜度,要努力在短时间内加工,加工分两种:一种全人工手剥壳得到鲜嫩果肉,表皮包裹一层淡嫩黄色的皮,苏杭地区认为有这层皮的芡实营养更全面,且口感嫩糯香甜。第二种是机器加工剥壳,无论手工还是机器加工的鲜米都要速冻或速风干,冷藏下可保存两年以上。
现在老吴合作社的芡实在本地都具备了一定的种植规模,无论是鲜品还是干品已经远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城市,取得良好的口碑,产品客户的青睐。
鲜芡实吃法很多,且口味香糯弹牙,在潮汕一带广受欢迎!
鲜芡滑虾仁:
将虾仁漂净淋干,置碗内加盐、料酒、葱姜汁和鸡蛋清拌至有粘性,再放入干淀粉拌匀上浆。
舀入油烧至四成热时,倒入上浆的虾仁滑散,至断生发白时捞出;再倒入新鲜芡实焐至熟。
原锅内加入葱姜汁、料酒、盐,调好咸鲜味,下入湿淀粉勾薄芡,然后,倒入芡实、虾仁,均匀出锅装碟即成。
南芡椰奶煲桃胶甜品
用电饭煲炖粥档将桃胶和干南芡调粥档炖煮(放3-4倍水),放牛奶再次调粥档炖煮一次(放2倍奶),如果采用南芡鲜品只需加奶时炖煮一次即可,加糖或蜂蜜后冰箱冷藏一夜,第二天即可食用。
举报/反馈

带言

470获赞 325粉丝
带言,带你进入山中珍馐盛宴
北京优优蔓优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