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常州人
说起常州的建筑
你的脑海中会闪现哪些形容词?
精巧婉约、粉墙黛瓦?
精致疏朗、现代潮流?
不过,如果问你
常州传统建筑
有哪些自己的个性与特点?
恐怕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今天就带你领略
常州传统建筑的独有风情
△摄影:平平
据获悉,一份由市规划局委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开展的关于常州市传统建筑特色的调查和传承报告出炉。这是我市首次从市级层面围绕传统建筑的风格特色、建造技艺、城市空间的规划指引等内容展开调研。
龙城常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常州的传统建筑真是不少
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街区
历经500年岁月与文墨滋养孕育的青果巷,是建筑的作品,也是历史的著作。青果巷留存着大规模的名人故居、府邸宅院,是后人的宝贵财富。青果巷项目组秉持修旧如旧、还原旧貌的原则,力求最大限度保存历史信息,尊重历史文脉的延续,如今文保单位大部分已修葺完善。
静谧古朴的古村街巷
常州焦溪村是以黄石半墙建筑技艺为特征的传统市镇,建筑地方特征鲜明,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独具特色。众多民居东西山墙、前后包檐约有一半用黄石砌就,形成“黄石半墙”的独特建筑风格,体现出南地北风的江南水乡传统村落特色。
近代的工业遗存
纺织行业作为常州传统的行业,曾得到市区工业总产值36.12亿元,提及纺织行业,就得提刘国钧先生开启的创业历程了,其创办的大成纺织三厂也成为了我市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早期纺织业建筑遗存。
承载文化记忆的名人故居
很多市民在参观常州瞿秋白故居时,常会感叹院落布局紧凑精巧。对于常州的传统建筑,报告还细致分析了院落布局、轩、脊饰、门窗等细节,体现建筑各特征要点。瞿秋白纪念馆为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原为瞿氏私家祠堂,黑漆大门两边各立抱鼓石一尊,上刻三狮戏球的浮雕。大门上方赫然高悬“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故居分东西两院,各分四进,地势逐进抬高,寓含步步高升之意。
常州传统建筑特色在形成的过程中,深受本地地理、人文与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颇具个性的风貌,“清雅精巧素”,便是常州传统建筑独有的风情。
:常州的山水环境清秀,太湖流域有山却不高峻。虽然人居密度较高,但建筑以清朗为主,色彩质朴,以白黑为主色调,柱梁木构为深栗壳色,墙体为混水白色,屋面瓦顶为黑色。
:与山水的契合,与文人情怀的积淀,与儒佛文化的契合,常州的园林体现得最为典型。光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最著名的几个园林分别为近园、约园、半园,取“近似是个园子” “大约是个园子”“约莫半个园子”的意思,有趣的名字体现了文人“风雅”的审美需求。
:指的是精工细作。富庶的农商背景为建筑文化的发展传承奠定了基础,大量财富积累体现在建筑的建造上,用材高档,细节丰富,装饰精美。建筑内敛质朴,藏而不露,但做工精美,宛若天工。
:指的是别具匠心,巧夺天工。譬如同样的砖细门套,徽州地区多在5厘米左右,常州地区却往往只有3至4厘米,纤巧清丽。
:常州地区较之苏州地区,装饰风格更为俭素,装饰更多通过造型和材料形态形成对比,譬如官帽式的山墙顶部装饰,就很具古意。
这些历经沧桑的老建筑
是常州悠久历史文化最直观
最精彩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
而随着常州的不断发展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这些新潮的建筑
也成了常州城市化发展的印记
常州现代传媒中心
常州现代传媒中心建筑设计理念来源于常州的天宁宝塔,是一个对称八角形的高层建筑,态势上和天宁寺宝塔完美呼应。主塔楼总高333米,是目前常州第一高楼,集中了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等媒体和影视生产、动漫制作等文化创意企业。白天,它像一把利剑矗立云霄,守卫着常州人民的幸福与未来;晚上,周身发亮的它宛如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的方向,安抚着游子无处安放的心。该建筑在全球摩天大楼排名第35位。
常州创意产业园
常州创意产业园是全面整合常州软件园、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环球恐龙城等相关资源成立的创意产业专题园区。建筑本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幢的造型都十分独特,从不同方向看有不同的视觉冲击。
常州大剧院
以“跳动的音符”和“流动的乐章”为主题,通过透明、流畅的线条,融汇了东西方的文化韵味。让观众伴随着美妙的乐章、曼妙的舞姿,放下包袱与哀愁,全身心投入一场感官的盛宴,品味常州文化里独特的柔情蜜意。
在对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
与现代潮流建筑的建设上
常州既走国际化路线,也保留本土特色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并没有遗失传统文化
而是将其结合现代化理念
呈现具有常州文化特色的建筑风貌
正是这样多元化发展的常州
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城市记忆
举报/反馈

微常州

3373获赞 1277粉丝
介绍常州种种,只有想不到
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