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家庭环境。家庭是由自己以及父母构成,也称为原生家庭。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原生家庭不仅能影响个体的性格养成,还能一定程度上预测我们与其他人建立的关系,例如朋友、恋人等。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早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人遭遇心理疾病的困扰,也是受到早年原生家庭的影响,形成的一些没有被解决的心理问题,物质的匮乏能使人暂时陷入困境,而精神上的缺失足以毁掉一个人。那么,哪些家庭环境会给个体带来不好的影响呢?
一、父母爱发脾气
父母总是在争吵,或者一言不合就对孩子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向。首先,孩子正处于一个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无法像成年人一样理解一些社会信息。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普遍在小时候无法听懂抽象的道理,只能理解形象具体的故事。
因此,家长想要管教孩子,应该考虑到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而不是去盲目的指责、讲道理。他们不是不听你的道理,可能确实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指责,会使他们感到更加费解,并觉得父母不爱他们了,感到伤心、自卑、缺乏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的缺乏,使他们缺乏勇气去探索周围的多环境、新鲜的事物,容易形成怯懦的性格,并且难以与父母建立起亲密、信赖的关系。这种良好关系的缺乏,甚至会泛化到他们以后与自己伴侣关系的建立,会感到难以信任、依赖对方。
二、过度管教孩子
有的家长控制欲过强,会要求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要是孩子所为有什么与他们期望不一致的地方,他们就会认为孩子比较叛逆,甚至大动肝火。这种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毕竟自己的人生经验更丰富,因此可以代替他们的孩子做重大的决定。
然而,他们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意愿,毕竟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家长的。这样长期下去,会使孩子感到强烈的压抑感,失去了对于自己人生的控制感。当真正自己遇到挫折时,便会像温室里长大的小花,手足无措,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是威胁到自身生命。
三、经常忽视孩子的家庭关系
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觉得父母根本不在乎自己,即便是有心事想与父母交谈,他们也会说因为忙碌抽不开时间。父母往往忙于自己的工作与交际,忽略了自己孩子基本的心理需求,他们需要爱与关怀,需要父母的陪伴。
长期被父母忽略,他们会不知道向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会在遇到困难时,缺乏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只能将一些负面事件与负面情绪自己消化,让他们感觉活得很痛苦。
参考资料:
《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