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通讯员 杨晴雁
【技艺小档案】
匠人:周光正,1945年生,温州市文成县西坑镇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南田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技艺:南田民居营造
制作材料:杉、柳杉和松木等
制作工具:丈杆、锯、凿、尺、锉刀、锤、斧头、钻、刨等
创作工序:选料、动土驾马、画墨接榫、排架、竖架上梁等步骤。
在中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民居,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区域,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和细部都会呈现出不同特色。
浙江温州文成县南田镇片区,地处浙南洞宫山区,飞云江中上游,境内山峦起伏,连绵不绝,这里传统的南田民居也多以木结构为主。
它们一般散布在平地与山地的交接处,既不会占用珍贵的农田,又有取水近源之便,山脉还可以阻挡恶劣天气的直接影响。
民居院落是开敞的,站在阶沿之上、屋檐之下,抬头就可以看见远处的青山和田野。
有的大型民居由多个合院组成,各院又有独立的院墙、台门,互不干扰而又能连为一体序。
如果你对于古代营造有一点了解,那会在南田民居身上有更多惊喜的发现——比如有些民居在前屋上的挑斡做法,就是记载于宋代《营造法式》 的做法。
而《诗经·豳风·七月》中提到的“塞向墐户”、“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意思是冬天到来,封堵北向的窗户,用泥涂门,以御寒气。白天割茅草、晚上搓绳子,急忙用茅草覆盖
屋面修房子。这种版筑夯土墙、割草为屋顶的古老工艺在旧时南田一带还保留着。
这种集中展示了浙南地区传统建筑风貌与特点的营造技艺,如今也还在周光正身上传承着。
和别的大木作师傅不同,周光正并非出自木匠世家,但他从小喜欢用木头搭建“房子”。17岁时,他被母亲送去学做木工。建筑师傅的工种通常分为大木工、雕刻工、石工、泥水工、夯土墙工等,周光正感兴趣的正是大木工,也称为大木作。
大木作,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是中国古代木构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构架的组合、安装、坚立等工作的专业,主要结构由柱、梁、枋、檩等组成。
周光正师从本镇老木匠吴驹件学习木匠技艺,20岁自立门户谋生。
50余年来,他在文成、泰顺等地主要从事民居建造,人生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以木为业,以木为伴,建造了众多木制建筑。
梧溪村文昌阁
西坑村的刘氏宗祠、敖里村的周氏宗祠、叶岸村的徐氏宗祠,还有梧溪村文昌阁、南阳赵超构出生地屋等等,都是他多年在风吹日晒下拿出的作品。
“大木作看上去是一件搭建筑外壳的基础工作,但实际操作起来特别费脑筋,看好位置与面积后,就要算好用料:多少高,多少宽,多少料,多少柱,多少梁,以及凿多少个孔,要多少个工,脑中就要有一张图纸,每一步都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就装不起来。”周光正说。
所以,南田民居营造实际上就是一项繁复的大工程。
首先要进行预算取料,依据业主对屋架质量的要求及房屋规格大小,选用合适木料,将木料锯成木段,晒干使用。
第二步是做柱凿窟。一般需要择吉日开工,将木料头尾锯平削去树皮,用墨斗弹墨,再经奎头垂正,拿斧头劈平。然后,再用木刨反复刨圆刨白,直到它达到合适的尺寸。
第三步就是取样做榫。紧接着是串架搧把。将做好的柱、梁、寄筒等材料,运到地基上进行搧架竖柱。把做好木榫装到柱孔上,装成一排。排好后把一排柱和木梁一起拉竖起来,再把另一排也拉起来,再把眉类的木梁装上柱窟另一头,用坚固的一支木杆在地面上把梁支顶住,人用力扶住木杆。
最后选择良辰吉日,祭祀鲁班,竖架上梁。之后便是在屋顶放桁条,钉椽、盖瓦、楣理、替水板和盖瓦片,到此建筑大体的框架就基本完成了。
作为一门古老技艺,南田民居营造对于研究浙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的营造手法、美学特征、生活习俗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价值。2011年底,就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光正也把一身技艺都传给了周金波。在现代化居住楼房取代传统民居的当下,父子俩还在并肩守护着这门传统手工技艺,延续着当地的建筑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