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吴君蒙)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原有的粗犷发展模式不再适应新时代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创造能力、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更易赢得市场青睐。尤其是在新药研发领域,由于研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大等原因,企业“杀出重围”的办法别无他选——过硬的技术、持续的创新能力。
12年磨一药
“新药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严苛工程,需要不断的论证、试错,周期比较长。”有着多年研发及临床开发经验的申华琼对新药的诞生颇有感触,她有两个博士头衔,现为天境生物研发及临床开发总裁,她说,新药研发,技术和资金缺一不可。尤其是技术,没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先进性的话,很难做出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药。
她介绍,一般而言,新药的研发周期为10-12年左右,总投入需要十几亿美元。例如光是临床研发这块就得花6至8年:一期是几十个人的临床试验,二期人数扩至100-300人,三期再进一步扩大试药人数到上千人甚至上万人,每一个过程都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科学评估,才能进行下一步。
风险平衡,资金保障
同时,由于所有研发都有成本投入,新药研发还需要平衡投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研发企业需要承担极大的资金投入压力,需要不断的融资。在这方面,一般的小公司由于自身财力物力有限,多选择和大公司合作。有的则选择上市融资以满足发展投入的需要。
天境生物首席财务官朱杰伦表示,天境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已经完成超过3.8亿美金的融资,同时还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深入合作:一方面通过收购、转让项目等方式降低资金风险,并丰富产品线;另一方面直接去资本市场融资,以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目前天境生物的人才和技术储备都很雄厚,并且前期公司做出了显著的成果:例如迅速在两年内拓展为超15个在研产品的管线,在中国获得3个产品的临床批件,成功授权表转让了2个产品权益,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地拥有分公司布局等;得到了业界的关注和认可,来主动找天境生物投资的机构很多。”
朱杰伦表示,上市作为公司整体战略融资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天境生物一定会综合考虑安排,但具体细节还不方便对外透露。他认为天境生物有四大投资亮点,一是拥有优秀的药物发现、生产工艺和临床研究管理团队;二是强大的商业开发能力及全球合作视野,已获得多款潜在重磅药物的中国及亚洲开发权益;三是科研、临床能力及技术平台领先业界,特别是强大的自主科研能力使得天境生物在短短三年时间里研发出了多个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潜在产品;四是拥有丰富的产品管线,覆盖肿瘤及自身免疫病各条重要靶点和通路,这些很可能成为未来3-5年在肿瘤及自身免疫领域备受关注的靶点和通路,而天境生物已经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做了扎实的布局。“天境生物目前的发展思路很清晰,就是从靶点通路研究到产品,全方位打造最具临床潜力的创新药物。”
人在研发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人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申华琼坦言,由于新药研发周期较长的特殊性,如果没有强大的、稳定的、长期的智力、耐力支持,新药研发难以成功。例如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臧敬五博士, 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取得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免疫学博士学位, 哈佛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博士后;公司总裁、工艺及临床前开发总负责人张哲如,在中国和欧美等国有丰富的生物药CMC开发和质量管理经验……“在天境生物团队,80%左右的人员都具有高学历、多年研发经验和创新潜力。”
新药的研发竞争激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不能保持一直领先,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淘汰。“你研发的药如果滞后不能及时带给病人,就得不到市场认可,这样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目前,天境生物在中国和美国都有研发团队,坚持“全球首研”和“同类最优”的策略,聚焦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两个方向进行“主攻”。“将来我们也会扩展业务,但会根据自身能力和市场需求来定方向,目前会一直深扎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
建议适当延长新药专利保护时间,进一步改善新药研发生态
随着技术发展和分工越来越精细,新药研发的难度、周期不可避免的增强、延长,而原有的新药研发专利保护时间并未有改变。申华琼表示,建议相关部门和机构考虑适当增加新药的研发专利保护期,特别是生物药,否则,新药研发不能回本或获利的话,将不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新药的积极性。同时,也希望能够把新药尽早纳入医保系统,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新药的推广和普及。
据悉,天境生物由三境生物和天视珍于2017年合并成立,并迅速组建起一支经验丰富,具有国际顶水平的研发团队。同年,天境生物完成B轮1.5亿美元融资。2018年6月29日,再次完成2.2亿美元的C轮融资,并成为目前中国创新药领域C轮最大的融资之一,由弘毅资本领投并获得多家知名机构跟投。
举报/反馈

新华网

1.2亿获赞 2271万粉丝
引领品质阅读,让新闻离你更近!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