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本意是一种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状像曲尺。单个使用的叫特磬,成组使用的叫编磬;后来又指寺院中和尚念经时所敲打的铜铸的法器。因为磬的形状是弯曲的,所以“磬”又比喻人弯腰,表示十分恭敬。磬有石制和玉制两种,玉磬,天子乐器。诸侯当击石磬,故郊特牲以击玉磬为诸侯之僭礼。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绵长,如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音沉远,徐徐方尽。这就是玉德中所说的“叩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因和田玉质最好,极其稀少,玉磬被做为天子乐器,其他王公诸侯只能使用石磬。
商,虎纹特磬,石质
磬在商代及早期多为单独一枚,称为特磬。现代考古记录发现,春秋战国以前的墓葬发掘的磬大多都只有一枚,并多为石磬。但特磬的尺寸都比较大。山西夏县东下冯石磬长66.8厘米,宽28.6厘米;殷墟虎纹石磬长84厘米,高42厘米;龙纹大石磬长88厘米,高28厘米。这三件石磬都属大型,还有一件更大的石磬出土于2006年金沙遗址。2006年6月10日,金沙遗址出土了一件特大石磬长107厘米,宽58厘米,厚3.7厘米,是现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大石磬,被成为磬王。春秋战国才出现了编磬,大大小小的石磬编成一组,每只磬有不同的音色,便能敲击出一曲完整的乐曲,与编钟相似。商代的编磬,一般三枚一组,在殷墟西区出土有五枚一套的编磬。到春秋战国时期,编磬一般变为8枚一组,有8枚16枚32枚排组。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同时出土了一组编钟与编磬,编钟64枚,编磬32枚,经音乐家测试,磬的音域跨三个八度。从编磬上的铭文看来,磬与钟音律相符,相得益彰,故常在一起演奏,钟声的清脆,磬声的悠扬,看来曾一度令曾侯陶醉。不过可惜的是这套编磬也是石制,非玉磬,这也证明了玉磬只能天子使用,王侯只能使用石磬,符合西周礼制规矩。高古玉磬现在国内博物馆只有山西博物馆藏有一枚。
玉磬 战国高9.5、宽30.8厘米
这枚玉磬玉质青色,有灰沁。曲尺形,顶有一穿,素面无纹。磬身保留有切割痕。
除此之外国家文博系统现在仍未收集到成套玉质编磬。玉质编磬只收集有后期明代和清代制作的。下面这件玉质特磬是明玉人物龙纹磬,明中期,长20.4cm,宽20.1cm,厚0.9cm。清宫旧藏。玉磬青白色,罄上方有一透雕双夔龙纹横梁,横梁两侧悬挂铜镀金链,其下挂磬。磬正面为云纹地,雕双龙戏火珠纹,两龙一仰一俯,分别占据玉罄左右各半。罄背面凸雕福、寿、禄三星像,又有松树、鹿、鹤、灵芝并二侍者,取“三星高照”之意。磬是古代乐器,一般为多件成组,按音阶排列使用。这件玉磬为单件,是由乐器演化的用于室内装饰的陈设品。双龙戏珠纹是明代宫廷器物上常用的重要图案。
明,玉磬,特磬
日前我有幸欣赏到一组台湾藏家收藏的战国和田青玉编磬,现发图供藏友欣赏。
和田青玉编磬,台湾藏友自藏
蒲纹
宝光,玉质油润
阴线为游丝毛雕。
微距细图
此套编磬共九枚,和田青玉质。据藏友介绍,此编磬本为16枚,其中7枚在战乱时被另一藏家得到,至今未能寻找到。此组玉磬玉质精美,和田青玉制作,皮壳宝光四溢,器身为战汉常见蒲纹纹饰,并有刻划细阴线谷纹,堪称稀世珍宝。希望另7枚编磬早日寻到,为世人展现整套编磬风采。
举报/反馈

无元子

8.1万获赞 4804粉丝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经典,悟圣言,明真理,悟道修真。个人爱好:古玉高古玉鉴定收藏交流
文化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