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部1997年上映的老电影。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典往往直指人心。
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经典往往更加让人回味。
在20年后的今天再看这部电影,影片所穿透出的关于人性的诠释,依然口人心扉。
这部电影在1997年,曾获得四项奥斯卡奖,拍得很有深度。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天才问题青年will的演出者,同时也是这部电影的剧作者:马特·达蒙。
影片中,马特·达蒙演一个贫民区的打工仔,但是却能够解出斯坦福大学的数学天才都解不出的难题。而且对于哲学,经济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然而由于童年的伤害,因此具有强烈的反社会性心理,无法发挥自己的天才。
他爱上了继承遗产的、一路名校读出来的有才华的哈佛大学女高材生,却因为自卑而不敢接受这份感情。
而现实中,马特达蒙自己当年就是哈佛大学的学生,而且中小学上的是剑桥的私立学校,家境富裕;
这次出演一个贫民区的孩子,演的确实非常到位,很真实。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电影剧本的最初底本,来源于马特·达蒙自己当年上大学时候英文课的作业。
这部影片的剧本在知识内容的深度广度上,以及对人类心理行为的了解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却来自于一个刚离开大学没多久的大学生;
可见哈佛培养的大学生的确不是平庸之辈,思考水平的确很高。
连个大学英文课的作业拿来改改就可以获奖了。
二、
马特达蒙出演的是一个对自己的天赋骄傲的同时,却自卑、无助的地躲在童年朋友友谊的“关爱”中,害怕面对外面世界,外表强悍不拘,内心却充满恐惧的问题青年,其价值观是混乱和冲突的,最终在教授的“无为心理辅导”中走出来。
事实上,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比如数学教授(Lambeau 兰博)的“社会价值第一”,因此他很爱护和关心天才的发掘,对自己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成就也很自豪;
与他相反,他大学的室友,心理学教授(Sean肖恩)相对忽略天才的价值,更关注“人心”和“生活本身”的价值,因此更愿意选择“平庸”的生活,即使为此会浪费掉可与爱因斯坦相媲美的天赋。
最终,持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地位的人,甚至是数学天才的朋友——缺乏良好教育的最底层的建筑工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充分表达了“什么是最高的尊重”——他们在“尊重自己”——捍卫自己的立场,与“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立场和原则中,找到了平衡点。
高至菲尔兹奖的获奖人,低至贫民区底层群体——即使他们的语言很粗俗,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有着一样光辉的人性-——强烈的尊重别人和自我的尊重。
这也许就是本片获最佳剧本奖的原因——表达了人性的光辉。
三、
笔者在上网查这部影片的资料时发现:好像很多人都看不懂这部影片中“人性的光辉”一面,看不懂“尊重”和“荣誉”这一点核心表达。
很多影评,依然是传统的“情感互动和宣泄”的理解。
其实,这部影片是最不讲“情感互动”的,而是一直在贯穿“理性和荣誉”,“尊重和自尊”等等。
影片反而是强调,凡是试图从自己的情感和立场原则出发,不考虑对象原则的人,无例外都是失败;
最终心理学教授彻底尊重对象的立场,愿意放弃自己的执着,反而解决了问题,结局才皆大欢喜。否则就会是一场失败——因为“好心”所导致的失败;
剧中所诠释的“爱”,是用“理性的尊重”和“冷”,“不介入”来表达的。
看不懂这些,就真可惜了作者的苦心。
四、
本片为了表现下层社会群体的生活,有一些很粗俗的语言表达,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缺乏教育的底层人士,也懂得真正的“尊重”——放下自己的感情,让自己的朋友远走高飞,去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用让自己“退出关系”的方式来努力成就对方,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相对于现在很多的所谓“朋友”,往往要求对方放弃自己的原则与自己一起堕落,才是有面子,够朋友的“情感纠结”式关系来说,这种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吧?
举报/反馈

马道谈心理

3175获赞 776粉丝
关注中老年人健康,分享美好生活。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