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11月9日,美国《财富》杂志被以1.5亿美元(约1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了泰国华裔商人谢展(ChatchavalJiaravanon)。
2个月前,《时代》周刊被以1.9亿美元(约13亿人民币)卖给了美国科技大佬马克·贝尼奥夫(MarcBe-nioff)。
《财富》杂志、《时代》周刊是杂志界的顶级品牌,谢展与贝尼奥夫的收购,都是以个人名义进行的投资。近年来,跨界收购受互联网冲击的知名传统媒体,似乎在科技大佬、传统富豪中流行起来。
昔日巨人的解体
《时代》周刊有96年历史,《财富》杂志也已创立88年。1929年股灾后,《财富》开始发行,伴随美国经历多个经济周期的起起伏伏。他们同属于时代杂志集团(TimeInc.),而这家曾经的传媒巨头,如今正在被拆分出售。
时代杂志集团是传媒领域的领导者,旗下有包括《时代周刊》、《财富》、《福布斯》、《人物》、《体育画报》等130多种杂志。2006年,时代杂志集团净利润高达约10亿美元。
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境况越来越艰难。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崛起,以脸书(Facebook)、谷歌(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正不断争夺者传统媒体的资源。根据广告公司Magna预计,2018年杂志行业的广告销售额会再度下滑16%。
2014年6月,时代杂志集团被从时代华纳集团分拆,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上市公司挂牌交易。《纽约时报》记者大卫·卡尔将这次拆分称为“海葬”。这一年,时代集团净利润是3.7亿美元。
2017年11月,规模小于时代集团,但投资多元化的杂志集团梅雷迪思(Meredith)宣布,以18.5亿美元现金收购时代杂志集团,这笔交易使其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杂志出版商。
梅雷迪思对时代杂志集团的收购于2018年1月完成。但仅2个月后,梅雷迪思便宣布将出售时代杂志集团旗下的一些出版物,包括《时代》周刊、《体育画报》、《财富》、《金钱》等著名杂志。梅雷迪思同时宣布计划裁员200人,并将在未来10个月内进一步裁员1000人。梅雷迪思认为,时代集团旗下出版物吸引的主要是男性读者,不符合其专注于女性杂志的战略。
事实上,梅雷迪思经过三次尝试才成功收购时代杂志集团。
2013年,时代杂志集团尚未剥离时代华纳独立上市时,梅雷迪思便开始了收购时代集团旗下杂志的计划,但最终谈判破裂。2017年初,梅雷迪思再次尝试收购时代集团,但因资金不足未能如愿。最终,梅雷迪思获得知名富豪科赫兄弟(DavidKoch,CharlesKoch)6.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终于在当年11月拿下了时代杂志集团。
跨界入场
时代集团的遭遇其实是整个美国传统媒体行业的缩影。
2017年9月,音乐杂志《滚石》创始人宣布出售手中全部股权。10月,赫斯特集团收购Rodale集团旗下杂志和书刊业务。迪士尼对21世纪福克斯的收购案不久前刚刚获得欧盟委员会正式批准。电信巨头AT&;T对时代华纳的收购案也正在进行中。
近年来,科技界大佬收购传媒公司更是屡见不鲜。
2013年,亚马逊(Amazon)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Bezos)2.5亿美元买下《华盛顿邮报》。2017年,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nJobs)的遗孀劳伦·乔布斯(LaureneJobs),通过旗下EmersonCollective基金会买下了《大西洋月刊》大部分股份。
这些传统报刊杂志,虽然近年来业绩下滑严重,但仍具有相当大的品牌影响力。毕竟时至今日,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对任何人来说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买下《时代》周刊的贝尼奥夫,是云计算公司Salesforce的联合创始人兼CEO,身价66亿美元。跨界收购《时代》周刊是贝尼奥夫的个人行为,与Salesforce无关。贝尼奥夫表示不会涉及日常运营和记者报道工作,同时维持当前组织架构。
“我们正在投资一家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公司,这也是个极其强大的业务。当我们作为家族进行投资时,这正是我们想要寻找的目标。”贝尼奥夫接受采访时说。
然而,外界对贝尼奥夫收购《时代》周刊却看法不一。
有观点认为贝尼奥夫等人只是看上了媒体在政治界、文化界残存的价值。但问题关键在于,当传统印刷杂志的商业模式已经支离破碎,他们所倾注的努力和资源能否让老牌杂志在挣扎中生存下去。America’sTestKitchen(美食类媒体)的CEODavidNussbaum更是直言,这些科技大佬的跨界收购是“虚荣心收购”。
同时也有看好贝尼奥夫的人。Bonnier广 播 公 司 CEOEricZinczenko就认为,贝尼奥夫能够理解新闻资产所建立的巨大品牌价值,随着资本的注入,新闻资产将会远离对传统媒体形式的依赖,扩展到新的盈利领域中。
与其它所有杂志一样,《财富》的纸质出版业务在下滑。2018年,广告页面减少幅度超过25%,迫使其集中精力发展其它增长领域,尤其是数字广告和会议业务。这些业务目前在其接近1亿美元的年营收中占比约为62%,《财富》杂志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为1000万美元。
收购《财富》杂志的泰国华裔商人谢展,是食品企业泰国正大集团(CharoenPokphand)的董事会成员,正大集团是泰国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谢展毕业于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同时也是一家泰国传媒公司TrueCorpora-tion的董事会成员。虽然并非来自科技界,但是与其它投资杂志的科技大佬一样,谢展对《财富》的收购也是个人投资行为。
与贝尼奥夫等人一样,谢展最看重的是《财富》杂志的品牌。谢展之所以能够在收购竞争中胜出,主要源于收购价格以及投资意愿,但他并未披露具体投资金额。
被收购后,《财富》杂志有可能增加员工,还考虑给网站设立收费墙。谢展在声明中承诺,将继续投资发展《财富》杂志的科技和新闻。他计划增加对《财富》杂志的数字化投资,并进行区域扩张,招募更多编辑人才。
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消亡,皆有其必然性。现金流充裕的科技大佬通过个人投资进入杂志业,不管真实目的是什么,这对于急待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传统媒体来说都是机会。而被收购的传统媒体,能否在新资方的帮助下转型成功也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