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子布,这个名词很多人并不耳熟,但若告诉你它是轮胎外胎的骨架材料,那你可能就会感觉亲切许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是这个帘子布引起了慈溪人陆汉振的兴趣:“那时候我看到了一条信息,帘子布市场紧缺,中国市场供货有40%的缺口,国家每年得花费大量外汇进口。而且,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
其实陆汉振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从编织草袋、制作爆米花的手工劳动中开始经商生涯的。加工爆米花,只需要一个小炭炉和一个炮弹似的圆铁筒,七十年代,以此为生者遍布南北,却没有人像陆汉振一样,对这个简单的谋生工具动起了脑筋,于是陆汉振的爆米花筒成了最大的一个,这个超大的爆米花筒给他带来超出常规的收入,他成了村里首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商机就是这样,需要比别人想得快一拍。陆汉振依靠着这个新的讯息,拿着加工爆米花挣来的2500元钱起家,东借西凑,抢先在慈溪县宗汉镇兴办年产2000吨帘子线的锦纶一厂。这是全国第一家生产锦纶帘子布的乡镇企业,也今天亚洲锦纶帘子生产“老大”金轮集团的前身。
投产仅半年,锦纶一厂就奇迹般地收回了全部投资!1988年3月,在锦纶一厂帘子线鉴定会的第二天,陆汉振又出人意料地决定:以10倍于一厂的投资,筹建年产5000吨帘子线的锦纶二厂。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人们提出“为实现亿元镇(乡)而奋斗”的口号时,陆汉振领导的这家乡镇企业就已经实现了产值超1亿元、利润超2000万元的目标。
在计划经济年代,乡镇企业要想加快发展,亟待突破相关政策的制约。1989年10月,在慈溪商业大厦召开的一次会议:当时的国家化工部、纺织部和物资部领导经过实地考察和开会研究,决定给锦纶厂宝贵的物资配额。
政策“松绑”,给陆汉振带来信心。他又一次作出大胆决定:筹建年产帘子布1.5万吨的锦纶三厂。他说:“船小好掉头”是事物的一个方面,然而“船大才顶得住风浪”是事物的另一个方面。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乡镇企业之所以经不起风浪,就是因为船太小,没有抗灾能力。我们只有迅速扩大生产能力,上等级、上规模、上台阶,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990年9月,锦纶三厂破土动工,11个月后投产,锦纶厂成为宁波市第一家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企业,受到宁波市委市政府的嘉奖令。1992年7月,锦纶四厂又迅速上马,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三个锦纶厂的产值达到2.6亿元,利润3400多万元。
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进入90年代后,在“大发展,大提高”的政策背景下,陆汉振将原本单一的锦纶厂快速打造成了一个横跨“化纤纺织,热能发电,机械制造,房产开发,国际贸易”等五大行业的企业集团,1993年就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金轮工业开发区,成员企业达30多家。
不满足于现状的陆汉振从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想从更高的角度去规划企业的未来。他提出把企业办成“百年老店”的远大目标,把品牌建设提上了议程,如今“金轮”已获得浙江省知名商号、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外,产品还大量出口,远销欧洲、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各地,与全球50余家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成功地成为亚洲最大和全球第二大锦纶帘子布生产商。
本文设计:沈雅楠
(,醉乡里微信公众号)
举报/反馈

浙江日报

1900万获赞 105.3万粉丝
最具权威的浙江第一新闻服务平台
浙江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