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客为主,此计名曾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此计根据《唐太宗李卫公问答》。反客为主,用在军事上,是指在战争中,要努力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战争主动权的谋略。尽量想办法钻空子,插脚进去,控制它的首脑机关或者要害部位,抓住有利时机,兼并或者控制敌人。古人使用本计,多是对于盟友的,往往是借助盟军的机会,先站稳脚跟,然后步步为营,取而代之。
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钻空子插脚进去,掌握其首脑机关,要善于循序渐进)
按语:为人驱使者为权,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故反客为主之局:第一步须争客位;第二步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步须握机;第五步乃成主。为主,则并人动军矣,此渐进之阴谋也。
被人所驱使的是奴隶,被人尊重的是贵客;不能长久立足的是暂时的客人;能够长久立足的才是长久客人;虽然站住脚跟长期当客人,而不能参与机要事物的,是卑下的客人,利用机会参与其事,就可以抓住大权而变成主人。所以“反客为主”的演变为:第一步要争得客位;第二步要善于发现有利的机会;第三步要乘机插手进去;第四步要抓它的主权;第五步就变成了主人。做了主人,当然可以领导他的军队了。这就是循序渐进的谋略。
《水浒传》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正是反客为主的一个生动实例。晁盖、吴用等七位英雄好汉初投梁山泊时,梁山泊寨主王伦待他们如宾客,为他们安排客馆歇息。王伦乃嫉贤妒能之人,生怕众豪杰势力超过他,吴用看出这一点,担心王伦不会收留他们。吴用发现林冲对王伦的态度极为不满,因此设计促使林冲火并王伦第二天聚会时,酒过数巡,王伦拿来重金,说白己粮少房稀,一洼之水,容不下许多真龙,请晁盖等另谋出路。晁盖便道:“小子久闻大山招贤纳士,一径地特来投托入伙,若是不能相容。我等众人自行告退。”林冲见状大喝起来:“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盖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吴用便说:“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是坏了山寨情分。我等自去罢休。”林冲更是怒火中烧:“这是笑里藏刀!我今日放他不过。”吴用又道:“只因我等上山相投,反坏了头领面皮。只今办了船只,便当告退。”晁盖等七人起身便要走。林冲气极抽出一把刀来,吴用假意劝仗,其他豪杰也趁势守住其他头领,林冲拿住王伦大骂:“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骂得性起,林冲顺势一刀刺进了王伦的心窝。王伦既死,林冲提议立晁盖为山寨之主。
晁盖等人取了生辰纲,无路可走,来投梁山。可王伦忌其才能,不愿收留,军师吴用巧妙地利用林冲与王伦的矛盾,使其火并王伦,反客为主,顺势坐上了第一把交椅,掌握了整个山寨。可谓是“反客为主”的典型例子。
文献参考——《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