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的留洋经历对贾秀全的执教生涯很有帮助。
2007年4月6日,英超第32轮,曼城主场0比0平查尔顿,中国球员孙继海(左)防守郑智。专题图片/视觉中国
2002年7月至2003年1月,李玮锋效力英超埃弗顿队。
2002年8月,李铁加盟英超埃弗顿队,2006年夏天,转会英超升班马谢菲尔德联队。
他是登陆欧洲国家顶级联赛的中国第一人,他是在欧洲三大杯出场的中国第一人,他还是唯一入选过日本J联赛全明星阵容的中国球员。他就是贾秀全,改革开放后的留洋先行者之一。“我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贾秀全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表示,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中国球员才有机会走向世界。
今年是贾秀全教练生涯的第24年。在他看来,球员时代的5年留洋经历对他影响深远,“正是因为见识过国外的足球,我能形成一套自己的足球哲学,遇事能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而在这24年里,中国球员的留洋之路越走越窄,贾秀全对此也有思考,“有时候我也会想,放到现在改革开放这么好的时代,以我当时的能力能踢到什么程度?留洋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最根本的一点是‘能者生存’,首先你得有能力在国外球队里生存,能踢上比赛,这样再回到国内肯定不一样。”
欧战记忆
对位沃勒尔一点不怵
1988年10月26日,对贾秀全和中国足球来说意义非凡。1988/1989赛季欧洲联盟杯第2轮当日开战,在对阵罗马的首回合比赛中,贾秀全为贝尔格莱德游击队披挂上阵。这是中国球员第一次出现在欧洲三大杯赛场上。孙继海作为第二人出现在欧联杯赛场并打进中国人的欧战首球,是15年后的事了。
在45分钟出场时间里,出任中后卫的贾秀全与德国队前主帅沃勒尔对位。彼时,德国人已经是叱咤欧洲足坛的超级射手。在1986年世界杯决赛中,他的进球一度帮助联邦德国追平最终的冠军阿根廷。
初登欧战赛场的贾秀全没有怯场,几次成功的防守限制了沃勒尔,没让自己成为球队的短板,最终游击队主场4比2取胜。“防沃勒尔就是正常发挥,也没有紧张。”30年后回忆起这场比赛,贾秀全显得很自信。
这场欧战,距离他初登欧陆已经过去8个月。1988年2月29日,贾秀全和国家队队友柳海光以两国“体育交流”的形式加盟了前南斯拉夫劲旅。虽然在前一年已经有了谢育新试训荷兰球队兹瓦鲁,古广明加盟德乙球队达姆施塔特的先例,但这样国家层面的“公派留洋”在当时前无古人。“去之前没什么压力,无知者无畏嘛。”贾秀全说,起初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但完全没想到能很快打上比赛,甚至能在欧联杯中登场。
1988年的3月到12月,贾秀全总共为游击队出战16场联赛,柳海光也出场6次,收获3粒进球。
公派留学
初次体验什么是职业
两人能以“留学生”身份打上比赛,过程要比外界想象得艰辛许多,首要的问题就是适应欧洲俱乐部的训练强度。
相比国内,欧洲更讲究短时间内的训练质量和对抗水平。留洋埃弗顿的李玮锋就曾表示,欧洲球员把每天的训练当成上班,“不像我们总是在这耗,觉得什么时候把时间耗够了就走,对待足球的理解和态度完全不同。”
进队初期,贾秀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没办法,有些方面想短时间内硬拔不太可能,只有通过训练中做好每一脚球的态度,获得教练的信任。”
离开国内的集体生活,贾秀全需要严格自律,自己搞定一切。训练、比赛之余,他经常和柳海光一起到萨瓦河边跑步来增强体能。“我们亚洲人本身对抗能力就差,如果生活再不自律,那真的就是去‘学习’了。”
在贾秀全看来,外面的世界就是“能者生存”,“有能力就能打上比赛,弱的话人家根本不给你出场机会。” 十几年后的孙继海也说过,选择留洋的动因之一就是渴望一个公平的环境。
随着两人在游击队渐入佳境,归国的日子也悄然临近。虽然得到了游击队的续约合同,但两人被国家队征召,不得不在1989年1月提前回国备战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预选赛。没想到那一年的10月,国足连遭“黑色3分钟”,冲击世界杯失败。
不到一年的游击队生涯,让贾秀全初次体验了什么叫“职业”,“感觉每天都生活在足球里,很纯粹。”自此,“要踢职业联赛”的想法在他心中扎根,也为他日后加盟日本J联赛埋下伏笔。
卧薪尝胆
在大马养伤找回状态
1989年的秋冬之交,对贾秀全来说是一段难熬的日子。10月底世预赛6强战结束,中国男足进军意大利世界杯梦碎,而贾秀全腿上的旧伤,也在一次次带伤作战后不断加剧。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在1989年底加盟马来西亚皇家阵线队保持状态。
1990年初,贾秀全在北医三院接受了手术。医生告诉他,康复至少需要一年。在那个非职业化的时代,一年不能踢球会带来极大的变数。为了在康复过程中保持竞技状态,他选择继续在马来西亚联赛效力,只不过球队换成了皇家警察队。
“马来西亚联赛对抗强度不高,天气又暖和,对腿伤恢复有利。”贾秀全说,当时马来西亚联赛的水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日本、澳大利亚的外援都有,不是说随便踢踢就行的那种。”1991年回国时,重新找回状态的贾秀全还帮助母队八一队完成保级。
同时期,与贾秀全一样效力于世界“非主流”联赛的还有宫磊。1990年,他登陆南太平洋的法属塔西提岛,在此后效力的7年中拿到8个冠军(联赛和杯赛),6次荣膺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1993赛季,他甚至被塔西提国家队主帅提名为世界足球先生候选人。
贾秀全在马来西亚踢球的一年多里,亚洲另一头的日本正在酝酿一场足球界的“明治维新”——J联赛进入最终筹备阶段。在这之前,沈祥福、迟尚斌等人已经在日本球队中拿起了教鞭。日后,迟尚斌还成了贾秀全与大阪钢巴的牵线人。
亚洲长城
年轻队员为铁卫拎包
1993年7月17日傍晚,贾秀全身披2号战袍,作为J联赛西部明星队首发队员走进神户竞技场。与他一同列队进场的还有三浦知良、森保一等日本名将。
这次的全明星赛阵容,是由各俱乐部教练和多家媒体联合评出的,贾秀全作为唯一的亚洲外援入选,他自1992赛季以来的表现得到了广泛认可。
1992赛季加盟伊始,贾秀全就在大阪钢巴坐稳了主力,除了红黄牌停赛,很少缺席比赛。贾秀全效力的两年中,钢巴曾先后引进5名来自欧洲和巴西的国脚,但没有一人是中后卫,可见时任主帅釜本邦茂对贾秀全的信任。
“当时巴西、欧洲的优秀球员都在那儿,中国足球比日本强,但还是落后于世界,我必须靠个体的表现去证明点什么。”与在游击队时的“留学生”身份不同,贾秀全知道,自己在日本是高价外援,必须发挥价值。
这股不服输的劲,让贾秀全在与大牌外援对抗时格外投入。一场大阪钢巴对阵东京读卖的比赛中,贾秀全的盯防让拉莫斯很不适应。后者恼羞成怒,一把将皮球扔向贾秀全。一片混乱中,两人被红牌罚下。当时,这名巴西外援已经入籍日本,是日本全民的足球偶像。
这次冲突并没有给贾秀全造成影响,在钢巴队内他依然受到尊重。一些年轻队员平时会主动帮贾秀全拿鞋、拎包,天热甚至会给他扇风。起初贾秀全非常不适应,但小队员再三要求,他也就不再拒绝。“年轻球员觉得他踢不上比赛,为你做这些事其实是在为团队尽力,是很光荣的事情,而且他是发自内心去做的。”贾秀全说。
“日本人崇拜强者。你有能力,他认可了,会对你很好。”在这样的文化中,贾秀全感受到了比游击队时期还激烈的竞争氛围,“必须得更努力才能适应。”
在当时的日本报纸上,经常能够看到与贾秀全有关的报道和大幅照片。为了标题更生动,媒体给贾秀全起了个响亮的绰号——“亚洲长城”,其意义不言自明。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接近尾声,但日元升值依然吸引了很多中国人赴日务工。贾秀全在日本的成功,给了很多背井离乡的中国人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他们看来,贾秀全就是偶像,中国人也可以成功。
留洋感悟
主动融入是成功关键
“我21岁拿过亚洲最佳运动员,有谁拿过没有?你觉得输球在于年轻吗?”2017年4月29日,河南建业在中超联赛中主场2比4不敌广州恒大,面对记者的提问,时任建业主帅贾秀全如此反驳。
这是1994年转型做教练以来,贾秀全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起年轻时的成就。自打做了教练,贾秀全很少跟队员提及过往,包括留洋的经历。对于外界常把自己称作“留洋先驱”的说法,他说自己只是先走了一步。
在贾秀全之后,中国球员留洋不乏成功者。1998年7月,杨晨登陆德甲法兰克福;同年8月,范志毅和孙继海加盟英甲水晶宫,前者还曾担任该队队长。到了2002年,孙继海加盟英甲曼城(当赛季助队冲入英超),李玮锋和李铁则先后加盟了英超埃弗顿。2007年,租借英超查尔顿的郑智,成了球队的进攻核心……
对于留洋路上的后来者,贾秀全不愿过多评价,在他看来,这些球员之所以成功,机遇、个人能力必不可少,但融入圈子的能力也起到关键作用。“你得先生存下来,适应了之后才能把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他说。
在游击队效力期间,贾秀全和柳海光在贝尔格莱德所有餐厅吃饭时都可以签单,但想说中文只能去大使馆,“当时我们很不适应,但后来强迫自己融入这个文化,融入队友的圈子。”
正是因为有了游击队的经历,贾秀全到了日本更加主动。“一般训练时和教练、队友交流都没有翻译,全靠自己。”贾秀全为此突击学了半年日语,每天学习时间不少于5个小时。
在贾秀全看来,现在的留洋球员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条件要比30年前好了许多,“现在中国离欧洲、世界足球很近,打开电脑最先进的信息都有,他们现在的条件,方便程度,认识世界足球的可能性要比我们那个年代好很多。”
对于现在还在国外坚持的中国年轻球员,贾秀全表示支持,“我觉得能在外面生存、发展、学习是最好的。但是不能揠苗助长,而且要找个适合自己踢球方式的球
热词·留洋
英超多次上演“中国德比”
留洋,旧时指留学,是中西文明对撞时期的产物。如今,“留洋”一词多指运动员赴国外深造,在中外水平差距明显的足球领域应用最广。
新中国最早的留洋球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新中国逐渐放开了对球员赴海外踢球的限制。谢育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留洋球员,1987年2月,他受邀前往荷兰兹瓦鲁队试训。5个月后,正在德国留学的古广明被名帅施拉普纳看中,加盟德乙球队达姆施塔特。1988年2月,中国和前南斯拉夫进行体育交流,贾秀全和柳海光以“公派留学”的形式加盟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些先驱为之后留洋的中国球员铺开了道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留洋也迎来第一次热潮。1998年7月,杨晨以75万马克转会至法兰克福,五大联赛开始陆续出现中国面孔。1998年至2001年,李金羽、马明宇相继登陆法甲、意甲,范志毅、孙继海一起加盟英甲水晶宫队。
2002年世界杯前后,第二次留洋潮到来。2002年2月,孙继海以200万英镑转会至英甲曼城队,创亚洲球员转会纪录,一年后随队升入英超。李铁、李玮锋、郑智紧随其后,“中国德比”多次在英超赛场上演。2006-2007赛季,共有13名中国球员留洋,五大联赛有6人。中国球员留洋进入巅峰期。
不得不提,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中国球员两次留洋潮恰恰伴随着国足在2002年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显而易见,国家队实力和留洋派势力之间,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然而从2009年孙继海加盟中超成都谢菲联开始,郑智、李铁、董方卓、蒿俊闵等相继回流。以2012年邵佳一回归北京国安为节点,中国留洋“黄金一代”彻底告别欧洲赛场。此后,无论是周海滨签约埃因霍温,张呈栋亮相西甲巴列卡诺,还是张稀哲加盟沃尔夫斯堡,终究是昙花一现,无一人立足。
最近4次世界杯,国足全部无缘出线,甚至打不进最后的12强赛,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中国球员越发惨淡的留洋现状。以张玉宁为代表的年轻留洋球员,仍在欧洲二三级别联赛苦苦等待上场机会。直到今年,女足球员王霜在巴黎圣日耳曼闪光,这潭“死水”才算泛起一点涟漪。
留洋“第一人”(1978年之后)
●留洋欧洲第一人
1987年2月,谢育新试训荷兰球队兹瓦鲁,在预备队效力5个月。
●登陆欧洲联赛第一人
1987年7月,古广明加盟德乙球队达姆施塔特,在队中效力6个赛季。
●登陆德甲第一人
1998年7月,杨晨转会至法兰克福,效力4个赛季,出场94次。
●登陆法甲第一人
1998年9月,李金羽以租借形式加盟南锡,仅出场6次,未获得进球。
●登陆意甲第一人
2000年8月,马明宇加盟佩鲁甲,效力10个月出场0次。
●登陆英超第一人
2002年8月,曼城回归英超后首战利兹联,孙继海首发,并在一次长途奔袭后射中门柱。
●登陆西甲第一人
2015年7月,张呈栋租借加盟巴列卡诺,12月31日对阵马德里竞技时上演西甲首秀。
●欧战赛场第一人
1988年10月26日,欧洲联盟杯第2轮首回合,贾秀全代表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出战罗马。
●欧战进球第一人
2003年8月14日,欧洲联盟杯资格赛,曼城5比0新圣人,孙继海打入一球。
●欧冠赛场第一人
2007年2月20日,欧冠1/8决赛首回合对阵阿森纳,孙祥第66分钟为埃因霍温替补登场。
●欧冠进球第一人
2018年10月17日,女足欧冠1/8决赛首回合对阵林雪平,王霜为巴黎圣日耳曼建功。
●欧洲联赛冠军第一人
2001-2002赛季,孙继海随曼城以11分的优势提前获得英甲冠军。
●五大联赛冠军第一人
2006-2007赛季,董方卓随曼联收获英超冠军,并在次年拿到欧冠冠军。
●欧洲“帽子戏法”第一人
2000-2001赛季,在德乙联赛对阵圣保利的比赛中,谢晖的帽子戏法助亚琛3比3战平对手。
●欧洲联赛金靴第一人
2005-2006赛季,董方卓为安特卫普打入18球,荣膺比乙联赛常规赛阶段最佳射手。
A14-1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徐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