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
八年前,香飘飘战胜了优乐美,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导者,广告词也从“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变成了“三圈”。
但是八年之后,不仅遭遇业绩变脸,而且感觉越来越卖不动了。
成也定位,败也定位
香飘飘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其定位。
将产品聚焦在固体杯装奶茶上,在那个还没有相关竞品的年代,这样的定位是具有开创性的。
结果自然一举成为全国销量冠军!
但是,生意红火了之后,模仿者也就开始涌现出来。以优乐美奶茶为代表,在邀请了人气天王周杰伦代言之后,以一句“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的广告,压着香飘飘喘不过气来。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香飘飘重新设定了定位。
于是,我们见到了那句耳熟能详新广告词:“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3亿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当然,随着销量的扩大,三亿杯最后变成了十亿杯,“绕地球一圈”也变成了“三圈”。
其实这句广告词就是传递这样一个定位:
香飘飘是杯装奶茶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也是全国销量最大的奶茶品牌。
言外之意就是,香飘飘即杯装奶茶。
这样的定位,和王老吉即凉茶,以及红牛即功能性饮料如出一辙。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因为对品类的定位大于对品牌和消费者的定位,难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也就难以突破消费的品类。
这也是为何,格力电器的定位从最初的“好空调,格力造”演变为“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再到如今改成了“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也是可口可乐为何从来没有将自己标榜为“碳酸饮料的领导者”的原因所在。
过分聚焦品类逻辑
忽视了消费者
传统的定位理论,强调的是定位于某一产品,或者某一细分消费人群。
但是,当一个企业在行业里实现了绝对的占有时,问题就出现了。
椰树和露露便是前车之鉴。
尽管说在植物蛋白饮料领域,这两家公司都是绝对的领导者角色,但是即使他们的产品再好,业绩也都双双停滞不前了。
因为这个品类很难再有突破!
很多消费者也发现,香飘飘将定位聚焦到杯装奶茶上后,就没有在定位上做新的细分了,只是在口味上下功夫。
在这方面,灌装奶粉是树立了榜样。每当我们去超市都会发现,针对老人、小孩、孕妇、婴幼儿都有相对应的奶粉种类,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这就对小飘飘有的新的启示,为什么不能针对商务人士、女性、学生推出相对应的奶茶呢?
并且赋予每一个种类以情感诉求和灵魂。
再一个就是忽视消费者。
尽管香飘飘和其他很多企业一样,都标榜自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但是,消费者的诉求真的懂吗?
说到了解消费者,不得不说到的就是小米。
在小米手机刚问世的时候,雷军的口号是“小米,为发烧而生”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说到底就是将小米主打性价比的理念,传递给了消费者。
也正是因为这句文案,强调的是“小米”而非“小米手机”,所以在雷军提出打造小米生态链的时候,尽管网友都调侃其为“杂货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消费者依旧对钟爱有加。
更有意思的是,去年“小米有品”干脆改名为“有品”,尽可能的去小米化。这就给我们一个新的启示:
消费者对品类的需求会发生改变,只有始终聚焦消费者,才能在永葆青春活力。
品牌定位的缺失
丧失了品牌外延性
一个企业做大了之后,给品牌打广告的投入,会远远超过对单一产品的广告开支。
说到底,就是为了打造品牌。
以立顿为例,尽管消费者都知道这是一个茶叶品牌,但是为什么在其诞生一百年后仍然长盛不衰,原因就在于在新时代下,品牌赋予了新的内涵。
说到立顿,消费者立马想到的是时尚现代的都市生活,体会到的是充满活力和美好生活的乐趣。
抽象的说,立顿茶是立顿,但是立顿并非立顿茶!
再说到雀巢,为什么主要做奶制品的雀巢同样能够将咖啡做的得心应手,因为从品牌的角度说,消费者认可雀巢生产健康营养的食品理念。
尽管很长一段时间,雀巢都想向消费者传递“咖啡即雀巢”的品牌理念。但最后,雀巢还是将广告的重点转移为生活型导向,即:
雀巢让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
并且通过各种场景的描述,让“雀巢”与“家”的温暖内涵联系更加的紧密。
所以,香飘飘只完成了前半部分,即“杯装奶茶就是香飘飘”,但是在情感注入和品牌建设上,却被忽视了。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捆绑,让香飘飘也失去了品牌拓展的可能性。
没有重新定义奶茶
为什么喜茶、奈雪这样的新式茶饮,突然间就火了。
除了因为其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提供了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每一种时尚文化内涵。
换言之:
重新定义了奶茶!
为什么喜茶的菜单名会取得那么文艺,是为了显示出其很有文化内涵?
NO!
是为了消除消费者潜意识里对奶茶标准的评判。因为在喜茶,这就是奶茶。
所以,品牌方要做的,就是自己去定义标准,而不是被消费者牵着鼻子走。
这也是乔布斯的那句经典的话:
"其实消费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有你把产品拿出来,他们才会真正的明白。"
说到这里,再回过头看那句广告词“香飘飘奶茶,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圈”。消费者便会觉得,“哦,很厉害,可是奶茶,我觉得喜茶更好喝哎。”
因为,你没有建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