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格格》这部神剧火遍大江南北,张铁林也开始了漫长的皇帝表演生涯。入戏太深,生活中也戒不掉“皇帝瘾”,连苏有朋都说,一听到张铁林的笑声就想下跪,这个角色对张铁林的演艺生涯来说也至关重要。
全文4655字,阅读约需9分钟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张铁林
演员、导演
1957年6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
1982年,张铁林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
后赴英国留学
上世纪90年代加入香港电影工作室
参加《黄飞鸿》系列电影的拍摄
1998年因在《还珠格格》中饰演乾隆皇帝红遍大江南北
前段时间,正逢北京电影学院78级校友聚会,整整三天的庆典让张铁林似乎回到了学生时代,时隔40年再聚首,当年英俊帅气的小鲜肉现在已年近六旬,白衬衫西装外套,再加上一顶小礼帽,显得意气风发。
他笑说自己现在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多,写书、练字、画画,变成了一个“宅男”。
四十年来,他赶上了改革开放,电视电影市场繁荣的好年代,他说自己成了既得利益者,能在风云瞬变的娱乐圈中客观观照自己,即使最红的时候也没有膨胀到哪儿去,“我这个人天生有种乐观的心态,经常会跟比我处境更艰难的人相比,所以总是感恩多于抱怨,我觉得自己能走到今天,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得多,剩下的就是要去回馈社会。”
说着说着,他打开微信中自己正在采用的一套“皇阿玛表情包”,“时代变化太快了,只能尽力去跟上。”
现在,张铁林出演的影视剧逐渐减少了,他笑言自己已经不是“小鲜肉”了,也很清楚不再是电视剧的主流,年过六旬的他自动地想“退居二线”,把更多机会留给年轻人,除了热心教育、公益,他醉心于书法和手札的收藏,被问到不拍戏了会不会心里发痒,他笑说,“这是很自然的正常规律,我们年近古稀,人到了这个阶段,身上承担的使命和以前也有了本质的改变,一浪推一浪,这个年纪也希望用更多精力推着年轻人向前走。”
━━━━━
倒带40年
新京报:改革开放接触到新的文化和思潮时,你有偶像(崇拜的人)吗?是谁,为什么?
张铁林:太多了,首先是样板戏里的英雄人物,而后紧跟着是中国电影初期的明星,达式常、张连文、李秀明、唐国强,都是我的偶像。在我还是个电影学生时,他们已是很成熟的艺术形象,尽管他们演严肃电影,一点都没感觉到他们是严肃形象,只觉得他们光彩夺目、演得真好。
新京报:你家拥有的第一个电子产品是什么?
张铁林:那时我爸买了个双卡立体声录音机,太牛了。卡带咔嚓放进去,还有两个喇叭,你可以倒带,听完一个还可以接着听另外一个卡带,不用换,可真是高级啊。(大笑)当时用的卡带叫TDK,日本进口很高级的,我们就拿它听邓丽君,或是外国的音乐。
新京报:第一次和香港人合作,是和谁?有什么不一样的经历和感触?
张铁林:梁家辉,可以说我是他的跟屁虫,那时就觉得人家穿什么都高级,香港还没有回归,他是“外国人”,感觉他身上都有一种香味(大笑)。《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我们合作的时候,他有外汇券,老带着我去故宫小卖部买个面包,还可以在烤箱里烤个肠吃,再加一杯咖啡,每天蹭他吃喝,觉得自己享受的是外宾待遇,可光彩了。
▲梁家辉
新京报:在风云变化的时代,你做过什么逆流而上的事情吗?
张铁林:我保持着很重要的几项“光荣”传统,至今没有微博,也从来没有过;我没用过BP机;还有没出过自传,有几次都和出版商签了字,书也写成了,在最后一秒钟我决定我不出了,突然间反省,觉得自己有些恬不知耻,为什么要读者花时间去看这样一本书?我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值得别人花时间去阅读?现在出书真的还太早了,对很多事情的认定和认知还有局限性。
新京报:你是个迎接很多变化和开创了不少“第一”的人,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子承父业”吗?
张铁林:我的回答是No,首先我不觉得这个行业有多么重要,也认为这个行业是需要天赋和条件的,不具备的话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环境里是很苦的。主要角色就那么几个,那些配角还是挺孤单的。自私一点说,如果是我的孩子没这条件的话,就别去受罪和委屈了。尤其我女儿很不喜欢抛头露面,我带她做了次真人秀她非常抗拒,总认为我们在镜头前所说的话都不够真实。
━━━━━
恢复高考逃出装卸工命运
1973年张铁林下乡插队到临潼务农,1976年被招工回城,返回西安成了一名装卸工。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这成为张铁林人生的重要转机,进入演员这个行当主要是为了避免在继续日复一日的苦力劳作。
▲1978年张铁林报考北影的准考证。图片由本人提供
张铁林当时的唯一追求就是有一个正经的、又是自己喜欢的饭碗,他不会把考电影学院说成天花乱坠的艺术梦想,坦诚说自己的动机非常朴素,“当你是一个装卸工,每天早出晚归、风餐露宿,整天扛着大包、箱子进出货运场,这样的一个人,当国家开始有机会让你考大学,你还会说我想选一选哪个学校吗?”他带着极为现实的语气回想当年,“考大学就是一个动机——我要改变命运,我要逃出去,只要不让我再干活、做苦力、扛箱子,你让我上什么学校都可以,我没那么伟大的胸怀,不用唱高调。”
外界总认为年轻的张铁林用俊朗的外表轻易获得“北影”的录取通知书,事实上并非如此,不久前他曾和40年前的老师说,“老师您还记得我初试的时候就被刷下来了吗?那中国可就真少了一个皇帝了。”
━━━━━
北影考试是“最激烈的竞争”
陈凯歌在北影78级校友聚会上的一番话让张铁林听了很感动,他说自己太认同了,“改革开放就像乌云中间露出了一道光,我们就是被那道光普照的孩子,是很幸运的,我们的学习、表演都是和共和国一起进步的,我们拍的不仅是我们的感受,也是国家的现状。”
张铁林报考北影时面临着人生所谓“最激烈的竞争”,三五天的考试时间要淘汰掉几千个候选者,20个人一组做小品,出一个题目叫火车候车室,考官就在一堆人中挑三五个“顺眼”的留下。
▲1978年张铁林报考北影的准考证。图片由本人提供
张铁林皱着眉头,“那个考试制度太残酷了,可能你演个扫地的就被老师看上,演一个安静地抱着孩子的就被刷掉。”初试被刷的张铁林没有气馁,“我做装修工时很想进西安电影制片厂,就找那里的老师给我辅导小品、朗诵,后来就想尽办法求着老师再帮我找点关系,才有了再考一次的机会。”
他还分享了考试的一个小技巧,“我太想考电影学院了,所以报名很早,是陕西地区001号考生,每次发榜的时候我的名字都排在第一个,结果坊间很多人以为每次我都是第一,就有传说说一个装卸工特别厉害,出榜都考第一,他叫张铁林。”说到这里,他又传来一阵皇阿玛标志性的“呵呵呵”,告诉记者早报名是非常有意义的。
━━━━━
不相信自己会在银幕出现
张铁林一直认为,做艺术行业是需要天赋的。他从小就画画,在宣传队时四处给人讲故事,样板戏什么的照单全收。中学时候和郭达在一个宣传队,他演小战士,郭达演黄世仁,抢喜儿的时候掏出枪冲天上开,张铁林就配合着在一旁“啪啪”砸炮,给枪响配音,“如果我当时砸不响,郭达那个枪可就哑了。”
▲《魂断蓝桥》
以往的这些历练对于大学都太浅显了,他说自己就是个种了几年地的农民,突然跑到搞电影的大学,天天看着黑白的好莱坞电影,能做什么梦?做任何梦都好像极不现实,“当时看着《魂断蓝桥》、《飘》,老师指着银幕说这样伟大的电影离你们很近,几年后你们也会和他们一样出现在银幕上。当时听了我们都吃惊得不得了,心想着我们都是些什么人啊,能出在银幕上?谁会信这种鬼话?”
不过,张铁林幸运的事情也不少,刚刚大学二年级,他就在中央电视台的第一部单集电视剧《有一个青年》中扮演男主角顾明华,这是他第一部影视作品,也是中国第一部用蒙太奇剪接手法拍的单本电视剧。
▲《有一个青年》
1983年,他还主演了白沉导演的《大桥下面》,片中饰演修车匠的他一脸稚嫩,他颇为自豪,“谁没有小鲜肉的时候,那时我也是帅得不得了的第一男主角。”
━━━━━
赴英留学每天赋予新鲜感
张铁林说,要不是改革开放,恐怕很多在西安的同学觉得自己一辈子都没机会去北京,当时跟别人说自己去了北京,别人都觉得你像去了巴黎和纽约。
实体超市对他来说印象最深,以往买东西都需要在柜台前让售货员拿给自己看,再决定买不买,1983年,超市可以在货架上放着商品让顾客直接触摸,在他看来那是“充满兴奋感”的体验。
后来赴英留学,他觉得坐飞机怎么坐都不累,他当时英语不好要死命补习,每天在英国街头走路“见世面”。
英国留学的日子生活拮据,人生地不熟,但他都铆足了劲儿修炼自己,给BBC拍纪录片,甚至还给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夺宝奇兵》当过副导演。
▲《垂帘听政》里的张铁林
上世纪90年代初,张铁林来到香港,加入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参演了《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后来还转去了卫视中文台做起了电影专栏节目。张铁林爱回忆自己林林总总的经历,丰富的际遇让他每走一步都觉得新鲜快意,拍《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时他结识了梁家辉,他觉得对方就是浑身都“洋气”的“外国人”,梁家辉带着他在故宫四处转悠,用外汇券买杯咖啡和面包,还可以在烤箱里加热一个烤肠。
━━━━━
《还珠格格》后走上“皇帝专业户”
今年恰好是《还珠格格》播出20周年,当年凭借这部剧大红大紫的演员们也经历着人间沉浮。戏里吹胡子瞪眼睛,成为史上最萌“乾隆”的张铁林,至今走到哪儿都有人叫他皇阿玛,网上也充斥着大量皇上“呵呵呵”的表情包。
▲“皇阿玛”表情包
《还珠格格》这部神剧火遍大江南北,张铁林也开始了漫长的皇帝表演生涯。入戏太深,生活中也戒不掉“皇帝瘾”,就连苏有朋都说,一听到张铁林的笑声就想下跪,这个角色对张铁林的演艺生涯来说也至关重要。
和皇阿玛这个角色结缘也出于巧合,有天他刚好跑去三里屯买竹筐遇上琼瑶的儿媳妇,“她约我喝了个咖啡,问我有没有兴趣出演一部清宫戏的皇帝,云里雾里就签约开拍了。”
24集的电视剧在当时拍了5个月,张铁林说在今天是不能想象的,“头一天剧务工作人员闹意见打了起来,我当时还纳闷‘唉哟,这是个什么电视剧啊?’最开始一个礼拜拍不上一天戏,有人研究下棋,我就开始养鸟,每天就提着鸟笼在避暑山庄里遛鸟,每天剧组还给钱给饭吃,多开心啊。这个戏辛苦的还是赵薇、苏有朋他们那群年轻人,当时技术跟不上,制作方面也不够熟练,他们吃了不少苦。”
▲拍摄《还珠格格》时,张铁林与范冰冰、林心如、赵薇(从左至右)合影。
━━━━━
自称“既得利益者”活得很值
《还珠格格》被奉为重播率最高的经典之一,张铁林却说自己一点都没看过,有时赶上电视里出现就看两分钟,他说自己不忍看,“现在有很多(清宫戏)像《甄嬛传》、《延禧攻略》我真觉得那些场景和道具非常讲究,也相当羡慕,像《还珠格格》第一集乾隆的那个胡子,那个衣裳,看着我觉得有点尴尬,也觉得自己演得不够好,结果拍出来这么火,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既得利益者,演了皇阿玛就火了一辈子,大家都喜欢都说好,那我也不说它坏,我觉得挺值的。”
前不久,张铁林在《中餐厅》里和小燕子赵薇、五阿哥苏有朋上演一出“小团圆”,很多观众为此泪奔,似乎回到了当年“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的岁月,张铁林很是感慨,“当年漱芳斋的几个丫头都各有成长,丫鬟都成了范爷,二三十年间每个人都有了飞跃,大家都很忙后来见得少,但再见就会很亲。”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张铁林、王刚、张国立(从右至左)成为铁三角
同为经典的还有2001年他与王刚、张国立主演的《铁齿铜牙纪晓岚》,三个人被誉为“铁三角”,被问到该系列会不会有第五部,张铁林说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我和张国立、王刚有事没事都会小聚一下,喝个小酒聊个天,也爱互相调侃。再拍经典也不是我们这几个演员一厢情愿就能有的,如果有机会我们肯定还是会尽力配合。”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郭延冰 编辑 许乔洋 吴奇函 新京报制图许骁
值班编辑 吾彦祖 花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