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宇彤
外企高级销售经理
销售培训师
MBA
16载一线销售和管理经历,13载外企打拼历程,用办法解决问题,用科学武装销售,用能力面对挑战,愿与你分享,助你成功。
这是必须成长的第 110 篇原创文章
越是那些知识渊博的人越是会说自己越无知?!
他们是在谦虚吗?
不,他们不是谦虚,他们是真的这么感觉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最近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偶有所得,拿出来“现现”,贻笑大方,权当茶余饭后的聊天吧。
让我们先来做个简单的比方。
我们先画一个圆。
这个圆指的是我们很懂的事情。比如初等数学;比如普通的听说读写的汉语的知识;比如我们赖以为生的专业知识等……
这是我们最熟知的知识,是知识的核心圈。假设这个核心圈的半径为1
那么,我们再想想,除了这些特别懂的与熟悉的知识,还有一些仅仅是比较知道的知识,我称之为“视野”。也就是说,这部分东西,是我们知道的,但是并不是很熟悉的。比如说,我知道量子物理,知道上帝掷骰子,但是这些也只是知道而已。
读过几本相关的书,知道了几个专业术语,一些奇闻逸事,也就这样了。我知道的事情比我懂得的事情多,如果我们也用一个圆形表示的话,我想是这个样子的:
也就是说,知识分了四类:
(1)最中间的,就是那些你很懂的东西。我们给这个圆起名为M吧。我们熟知的知识的半径,叫它r吧,假设r=1。
那么,我们熟知知识的面积:
M=π(1)=π
(2)外面的这个大圆,就是你所有的知识,我们给这个圆起名为A吧。我们所有的知识的半径,叫它为R吧,假设R=3。
那么,我们所有的知识的面积:
A=π(3)=9π
(3)A之外,还有一些我们压根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什么连一些名词都没有听过。所以,这部分,暂时不管它。
(4)中间的圆环,就是那些你知道的但是不熟知的知识,我们给这个圆环起名为K吧。这个K很有意思。我称之为我们的无知之环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当自己无意间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的一篇文章,上面提到了一个词“薛定谔的猫”。自己之前是知道有这么个东西的,但是也就是仅限于知道而已。
薛定谔的猫
这篇文章又激起了自己的兴趣。于是进行了一番百度,知道了更多的东西。哦,原来它说的是量子物理中的不确定性。
这才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呢。
相当于自己从A之外又得到了一点东西,拿到了A之内,也就是A与M之间的地方。但是这个东西,是自己不那么了解的,不是那么懂得的,也就是知道而已,这就造成自己的无知感
原来在这个领域,自己是那么无知。还有这些东西呢,它们的内涵是那么丰富,可是我只知道个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个看得到但是看不懂的区域的半径,我们称之为u吧。也就是u=R-r=2。所有的这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的集合,就是K
如果我们定量的表示一下,那么,K的面积:
K=A-M=9π-π=8π
这就是一种用定量的方式来定性分析。这个8π就是自己无知感的大小
于是,这种无知感会促进自己的学习。于是,我就买了好几本书研究一下这个“薛定谔的猫”到底有什么稀奇。
当我可以对别人很好地讲述这个猫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假定,自己的核心知识有所增加。也是就是说,r变成了r’
也就是说,当我们认真地学习了之后,自己熟知的知识的半径或者面积在增大。此时,即,r在变大
为了好计算,假设我们新学习了1的知识,那么,新的r’=1+r=2
此时
M’=π(2)=4π
那么,我们的无知之环K’的面积:
K’=A-M’=9π-4π=5π
此时
K=8π>K’=5π
这么说,通过学习,人们的无知之环是应该减小的啊,怎么越是哪些知识渊博的人还越是会说自己越无知呢?
这和我们的感觉不符啊?
别着急,让我们再看看。
哦,找到问题了。原来,我们错误的假设了A不变!其实,在r变成r’的时候,同时R也变成了R’
那,再来计算一下:
新的总体知识的面积
A’=(u+r’)π=16π
我们的无知之环K’的真实的面积:
K’=A’-M’=16π-4π=12π
此时,
K=8π<K’=12π
也就是说,无知之环的面积是在增加的仅仅是r增加了1而K就增加了4
所以,这不是他们在谦虚,而是真的这么感觉的!而实际上,他们的感觉更加强烈
这又是为什么?
还是用那个猫的例子。当我去研究这个猫的时候,又发现了惠勒的龙、平行宇宙、爱因斯坦的光箱还有什么退相干理论……,妈呀,越来越不懂了……
也就是说,当自己的熟知半径r在增加的过程中,u增加的更快!也就是说,每增加1点r的时候,可能会有2点u增加进来
这时,在这个新的状态下,我们再看看:
当我们通过学习,使得自己的r有所增加,变成了r’=2的时候,
M’=2π=4π
此时,u增加得更多,变成了u’=2+u=4,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总量的增加不是r’-r=1,而是还需要加上u’-u=2,也就是总体增加了3!
这时,我们再算算面积:
知识总量:
A’=(u’+r’)=(4+2)π=36π
核心知识:
M’=(2)π=4π
此时,我们的无知之环的面积:
K’=A’-M’=36π-4π=32π
K’-K=32π-8π=24π
OK,到这里聪明如你肯定早就明白了:感觉上,知识的增加是线性的,但是那种无知感的增加是平方关系。这也就是那些知识的大师们,为什么那么谦虚的原因了吧。
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提升了我们的核心知识范围(r),而且,同时提高了我们的视野(u)的范围,而且,这种提高比核心知识的提高更快
正所谓,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怠矣!
所以,想进步,我们就去提升自己的r好了,提升r 的同时,u自然而然的会得到提升。但是,同时我们要知道,K也会随之增加。
这会不会降低我们的幸福感呢?……
还有,现在的信息泛滥,实则是另一种情况:就是仅仅增加了u,所谓打开了视野。但是,这时,别忘了,K,也就是我们的无知感增加得更快,怪不得现代人那么地焦虑了
但是,这种焦虑感是无法消除的,我们只能live with it,就是和它和谐共存,达成一种平衡
很多情况下,不论是认真地学习M知识,还是泛泛地浏览K的内容,总之都是增加了K的面积。随之而来的就是这种无知所带来的焦虑感。本想减少,却只能带来增加,看似奇怪,但,这确实事实。
别说是我们,2千多年前的古人也看明白了。
要不,庄子怎么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 庄子
本着学习的态度,再研究一下,发现后面还有一句呢: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 庄子
有人解释说,后面的“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的意思是:都知道生命是有限的还玩命地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更是玩完了
不知对否?求赐教。
今日必须成长:
白板,不仅可以用来给别人讲述一件事情,用来整理自己的思路也很有用,甚至,更好玩。
必须成长
举报/反馈

销售创新实验室

192获赞 156粉丝
用科学武装销售,用方法解决问题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