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佛教信徒和建筑爱好者而言,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洛若镇的喇荣五明佛学院(以下简称佛学院)有着特殊的意义。
今日佛学院全景。本文图片如无标注,均为作者自摄。
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在鼎盛时期,有超过三万多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无到有,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一代代僧众在山谷间建起了漫山遍野的经堂、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这些自建的绛红色小屋布满了山坡,绵延数公里,形成“色达山河一片红”的壮丽景象,成为旅人心中神圣佛国的象征。
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形态是一个未经人工规划、自发生长的人类聚落,对建筑学和人类学爱好者来说,这里是研究聚落形态的完美案例。
“色达山河一片红”正在慢慢消失,一排排工整的集体宿舍已经开始修建。在不远的将来,这些集体宿舍将取代那些迷人的绛红色小屋。
远处的标语和近处的牦牛
从五台山说起
色达五明佛学院和五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87年,佛学院的创立者晋美彭措曾率一万多藏人眷属拜会五台山,并在五台山的菩萨顶住了一百多天,这也是晋美彭措最声势浩大的一次朝圣。
五台山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交汇之地,历史上有不少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到五台山修行,如六世达赖、十三世达赖等。《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而色达佛学院所在的喇荣山谷整个地形别具一格。《法王晋美彭措传》说:当你顺着蜿蜒的山路走进学院里,不禁会被这里的一切吸引得心旷神怡,心情豁然开朗……四周环视,就会发现,周围跌宕起伏的山峰恰似一朵绽开的六瓣莲花。再细观瞧,有主要五大山峰,我们通常称为”五台”,所以这里也算是一座”小五台山”了。
五台山(左)和色达五明佛学院 黄瑞国 图
色达五明佛学院
但是喇荣山谷毕竟不是五台山,五台山的面积要大得多,每个台之间的距离也比色达五明佛学院要大。五台山的“环台线路”游客和朝圣者需要走上三天两夜,而喇荣山谷里的环台线路游客不消半天就能走完。
佛学院的空间构成
除了场地条件外,决定聚落形态的另一个因素是人文和精神层面。藏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个圆盘,须弥山处于圆盘的中心。而四大洲和八小洲在须弥山四周,同时还有日月星辰环绕。须弥山上至天界,下抵地界,人所处的世界位于中部。这种宇宙观被称作曼陀罗。
色达五明佛学院的坛城
曼陀罗在藏传佛教中指“坛场/坛城”,代表着“圆”和“中心”。它强烈的中心感,是为了突出和强调主体,并帮助修习者在观想时有一个象征性的观修对象。而曼陀罗在空间的层面上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庙宇。在喇荣山谷,随着时间的发展,住宅会围绕中心慢慢填充整个场地。
之所以会呈现出这种形态,因为在藏区,中心的寺庙承担着每日生活的必须,位于中心的布局形式在效率上是最优的解决方式。
拆迁整治前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夜景 自胜为疆 图
在上面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从1989年起,晋美彭措创办佛学院,之后快速发展扩张,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到2000年,僧众过万,鼎盛时期,有超过三万多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并得以呈现“色达山河一片红”的景象。
此外,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被称为“新型藏传佛学院”的原因之一是这里接纳女信众(觉姆)和汉人,并且容留居士居住于此。
在女信众进入之前,色达是一个以经堂为中心的、均匀分布的护法圈。佛教在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在西藏,佛教更是渗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女信众甚少。
创始人晋美彭措在1988年说:“本来,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已慈悲地开许女众享有与男众同等受出家戒的机会。但由于某种原因,在藏地一直未有过大规模的尼众僧团,为了使可怜的女子有摆脱尘世俗缘的机会,专心修学佛法,不再虚度人生,从现在开始,我将广摄尼众,建立尼众僧团。”女信众的加入让佛学院的空间形态产生了变化。
短短数年,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女信众数量不断成长,到2000年时,已经达到7000余人。直至今日,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旧是藏区最大的女尼修学地。这也是五明佛学院可以快速扩张的关键,也是成为“新型藏传佛学院”的最本质特征之一。
由左至右分别为1980年代初期、1998年、2015年的佛学院
在色达五明佛学院,男女之间有许多严格的规定,如男女众之间不能说话(上师、法师、大管家除外)、男女众不可以一起行坐等,这些管理制度同样也反映在空间上,赋予空间性别属性。
佛学院功能分区
汉人喇嘛的到来
90年代初,佛学院开办了汉语授课,这使得来到色达的汉族信徒明显增多了,佛学院为此特别修建了一座“汉僧显密经堂”,这也是藏地历史上第一座专供汉人使用的经堂。但是实际上,当时在佛学院的汉僧不过几十名,据说是法王晋美彭措力排众议后,才最终修建了这座可容纳几百人的经堂。
在汉族僧侣进入色达五明佛学院后,在空间形态上也发生了变化。在藏族觉姆进入后,佛学院分为两个区域,西侧为女尼区,东侧为喇嘛区;在汉族僧侣进入后,佛学院的中央核心区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藏族的觉姆经堂、汉族女尼的教学楼和综合楼、汉僧的显密经堂、藏人经堂。汉族僧侣的进入再次丰富了佛学院的空间结构。
藏族觉姆进入后的核心区结构(左)和汉族僧侣进入后的空间结构 黄瑞国 图
在佛教中,讲究众生平等,而在藏区的无宗派观念里,也讲究汉藏平等。因此,虽然在僧侣分类上出现了汉僧、汉尼、藏僧、藏尼,但是佛学院在空间上依然按原本的性别划分为两块,只是在中央公共区域上分为四部分。汉人和藏人在此是平等而自由的,如果能够使用藏语,汉人也可以去藏人的课程里学习。在个人居住和修行的小屋,汉人和藏人混合居住,没有明确的区分。这种空间结构让初到此地的汉人没有生疏感,能够尽快融入藏地的生活。
色达五明佛学院在精神上赋予了自身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既与五台山的联系、场地形如莲花、高等级护法神的加持等。各种藏地高僧大德也到此说法传道,这一系列精神依托以及佛学院“无宗派”的招生理念,对汉人僧侣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让佛学院得以形成一种汉藏共同体的空间格局。
红色小屋
佛学院在招生过程中采用“不分教派、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的策略,使得佛学院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其中在空间上最为明显的是作为僧舍的红色小屋。
红色小屋是色达五明佛学院视觉形象的主体,颜色来自色达五明佛学院所属的宁玛派(又称红教)。以经堂为中心,红色小屋沿着等高线横向展开,形成环套式的结构。
今日色达航拍
僧舍的基本形式 黄瑞国 图
今日色达,红色小屋被限制的边界
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高速扩张后,佛学院的规模引起了当地政府的警觉,在经历了一次大规模僧舍拆除后,佛学院的西侧被划出了一条限制边界,规定僧舍不能超过这条线。由于喇荣山谷的壶天模式,这几乎断绝了佛学院在空间上扩张的可能。
在后期,由于僧众的增加,佛学院逐渐出现了两人或者三人共住的模式。即使是共住,也以一人一间的形式为主,极少出现多人共处一室的情景。
佛学院的两种双人合住形式
佛学院的双层僧舍 黄瑞国 图
因为修行的僧侣大多经济并不富裕,无力承担修建费用,目前能见到的这些僧舍多是学生在佛学院的商店自行购买建筑材料,并与其他好友一并自行组装而成。
新建的集体宿舍
今日再去色达,能在佛学院的西侧见到一批正在建设中的退台式现代建筑,这是在经历了2017年4月的大规模拆除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居住形式,虽然还是以红色为基调,但是已经不能再称为“红色小屋”。
色达五明佛学院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的拆除房舍。第一次是在2001年的5月到7月,拆除房舍2200间;第二次是2002年12月(拆除数目不详);第三次是2004年4月,拆除房舍20余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拆除发生在2017年4月,共拆除房舍3325间。
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一直在试图以收门票的方式将寺庙利益化。但是由于佛学院的高层多次反对,收取门票的制度一直未能实施。索达吉堪布曾说,如果收门票,就分不清是寺庙还是旅游景点了,作为佛教道场,寺庙应该保持清净如法,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今天再去佛学院,能在入口处见到景区常见的验票闸机,只是这些机器在这里从未被使用过。
伴随着最近一次的大规模拆除,当地规划部门的改造方案已对外公布。佛学院将统一规划布局,将努力改造建设成为“爱国守法,持戒精修,管理规范,安全稳定,环境整洁,教学有序”的藏传佛教场所。
佛学院规划图 色达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局 图
参考资料
李晋,汉人喇嘛的信仰:当代中国宗教复兴的辩论
黄瑞国,1980年后“新型藏传佛学院”的空间变化研究:以色达五明佛学院为例(1980-2015)
举报/反馈

澎湃新闻

1亿获赞 713.4万粉丝
澎湃新闻,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