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真烂漫的年纪,心理阴影会像是一团乌云,裹挟着孩子明媚的世界。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的主题聚焦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据中国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META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心理异常发生率达15.6%。专家认为,应充分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在我省较早开设儿童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杨荣旺说,该院心理门诊量以10%到20%的速度逐年增长,就诊年龄集中在5周岁到12周岁间;作为精神卫生门诊量、住院人次全省第一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其儿童心理门诊近5年门诊量达73567人次,增长幅度113.64%;而青少年早期干预门诊近5年门诊量达13229人次,平均每年增长幅度是80.09%。
患者需求量大且迫切,但专业医生、机构却有限,是我省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面临的“绊脚石”。以杭州市为例,仅有少数公立医疗机构开设专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相关门诊,这些医疗机构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省立同德医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等。
14岁男孩想要变性 原因竟在父母
在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许毅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男孩。
男孩14岁,面容清秀。他强硬地告诉父母,要改变性别做女孩,这可急坏了思想传统的父母。于是,辗转求医找到了许毅教授。
当他们一家坐在许毅教授对面,开始讲述时,许毅教授发现,男孩的问题源于父母。
这是一对斯文的家长,戴着眼镜、细声细语,坐姿也很端正,一些看起来都很得体。这样的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
于是,在孩子的一再要求下,父母暂时离开,许毅和孩子进行了单独的谈话。
“你为什么要变成女人?”许毅问,但他心里已经在想,孩子是否是患上易性癖。
但孩子的回答出乎意料:“许伯伯,我并不是要变成女人,我害怕自己成为男人。”
“为什么害怕自己成为男人?”许毅继续问。
“我现在有性的欲望了,早上起来发现自己勃起,甚至有时候会多看几眼女孩。” 孩子直白地告诉许毅,“我感到羞耻,我想变成女人就不再有羞耻感了。”
“你有过梦遗吗?”许毅问。
“有的,那个梦很下流的。许伯伯,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这种下流的梦,我恨不得杀了自己。”孩子情绪有些激动。
“你会怎么处理你的短裤?”许毅接着问。
“等裤子干了,就搓掉白色的东西,混到衣服堆里让妈妈去洗。”孩子说。
“你告诉过爸妈吗?”
“我哪敢告诉他们。我爸妈连电视剧里男女接吻都让我闭眼,说这是下流的,这不是一个正常孩子应该干的。”
“你告诉过其他人吗?”
“我哪里敢讲,我这些都是不好的,我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才想变成女的。”
简短的对话后,许毅请孩子父母进来,除了证实上述情况,他还问了孩子父亲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性的欲望?”
父亲回答,“大概十三四岁。”
“你觉得自己下流吗?”这位父亲连声否认。
“那么你的孩子出现这些表现下流吗?他在青春期的这些表现不是正常的吗?”许毅反问家长说,“你们告诉孩子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丑恶的,那么你们的儿子是哪里来的?你们为什么不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而用自己所谓的规矩去要求孩子?”
一连串的提问让这对父母一下涨红了脸。
最后,许毅建议这对父母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讨论关于性别、性别角色以及合理合法性生活的认知。
值得欣慰的是,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几天后,这对父母打来电话告诉许毅,已经能和孩子正常交流青春期以及各种成长的问题了。
这是许毅教授门诊当中,遇到的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案例。这些由家庭教育产生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时常令他心痛。
初中女生疯狂买买买 背后竟是双相障碍
时而情绪高涨,时而迷失消沉,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来回波动。半年多以来,雯雯(化名)一直在这两种极端的情绪之间摇摆,并愈演愈烈。
经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少年早期干预门诊副主任医师王奕權诊断,雯雯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
研究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自杀率极高的心理疾病,由于社会对该疾病的认知不足,很多患者会被误诊为抑郁症,得不到规范治疗。王奕權表示:“15到19岁属于该病症的发病高峰期,家长要学会将其与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现象进行区分。”
今年9月,雯雯本应该升入初三,继续校园生活。可早在一年前,她就旷课、逃课,在校外结交了一群酒肉朋友,甚至开始酗酒。雯雯表示:“那时候很反感上学,只要不上课,做什么都觉得很开心。”于是,她开始疯狂消费,跟结交的朋友到处吃喝玩乐,把家当作宾馆,只在晚上来睡一觉。
雯雯家境不错,父母只当她处于青春叛逆期,认为过了这段时间情况就会好转,也没有及时进行干预。只要雯雯开口,能满足的都会尽量满足。
半年前,由于突生变故,雯雯家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再也无力负担她大手笔的开支。至此,雯雯的情绪出现严重波动,开始了“三天兴奋,两天抑郁”的生活状态。
“其实,如果父母能早作干预、引导,那么病情也不会发展至此。” 王奕權告诉记者,早在雯雯开始疯狂消费阶段,她的父母就应该有所察觉并及时进行疏导,而不是一味纵容。
据悉,雯雯妈妈直到看诊时,仍不停重复着:“如果家里不出事,我们能一直负担她的消费开支,女儿也不会变成这样子。”在她的认知中,雯雯患上双相情感障碍最大的原因,在于家中突生变故。
但是,王奕權认为,即使雯雯家里不出事,一直放任不管,最后她仍会出现狂躁情绪并日趋严重。“雯雯本身个性基础较为脆弱,青春期放大了她某些个性缺点,但是父母又没有重视,最后就会慢慢引发质变。”
因此,王奕權也提醒家长要适时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某些心理疾病发病初期,往往会表现在生活细节中,如出现失眠、早醒或者食欲不振,甚至过分担心焦虑,导致行为异常如扣指甲或者其他自伤行为等。家长要关注这些细节,学会良好沟通。发现问题,尽早就诊,及时治疗。
儿童青少年心理“中招”有哪般
“如果一个班级40人,起码有两到三个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多动症。” 在杨荣旺的门诊当中,接近一半的孩子面临多动症的折磨。“这些孩子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小动作较多、情绪易冲动等,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据悉,多动症好发年龄在6到14岁,男孩多于女孩。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显示,多动症占学龄儿童的5%-10%。“多动症跟孩子本身发育问题有关,也有临床研究认为,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内外因都有一定关系,特别是随着学业压力增大,导致孩子此类心理健康问题频出。”杨荣旺说。
在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精神科主任任志斌看来,家长对待多动症孩子,存在“三大”误区。首先,觉得孩子活动多是聪明的表现。事实却是,正常儿童活动多是分场合的,他能控制得住自己的行为,但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其次,认为孩子多动长大就会变好。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加,多动症状会有所好转,但注意力仍存在问题,且伴随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第三,以为吃药后孩子会变傻。其实药物可有效改善症状,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及智力。
“对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来说,除药物治疗外,也要进行心理干预,包括家庭、教育治疗。”任志斌说,要让家长、老师能意识到多动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并不是孩子故意捣乱,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他微小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使他建立起信心。同时,给与行为治疗,使用代币法等强化好的行为,从而改善孩子的注意力的控制能力。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五年前开设了青少年早期干预门诊,副主任医师王奕權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以14岁为界,小于14岁的一般就诊儿童心理科,多为心理发育障碍如孤独症,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如多动症、品行障碍等;而14岁以上的青少年,常见有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与创伤相关障碍等心理问题。
专业医生数量与患者需求不匹配
几天前,一位家长向记者“吐槽”,原本带孩子去看心理门诊,却遭遇公立医院人满为患没问上几句便被“打发”,而私立机构却并不专业且费用极高的境遇。
记者从省内各大医疗机构获悉,近年来,求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明显增加。在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许毅看来,公众意识的提升,对预防治疗至关重要。但专业医生人数少、患者需求多,成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面临的最大困境。
据悉,我国医学界尚无“儿童精神心理医生”单列资质,相关从业人员多持“精神心理医生”资质,主攻儿童精神心理专业。目前,杭州市设有专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相关门诊的公立医疗机构当中,浙大一院儿童青少年门诊有4名专职医生,浙大儿院心理科医生6名,省立同德医院儿童精神科专职医生有4名,杭州市七院青少年早期干预门诊医生6名、儿童心理科医生7名。
一位公立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医生向记者透露,心理咨询时间急不得,但每位医生普通门诊半天平均却要看近30个孩子。此外,儿童心理医生收入偏低,与付出不相匹配,亦导致许多专业人才不愿投身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
现有专业人才“杯水车薪”,但孩子患“心病”的比率却与日俱增。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有针对性地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预防与干预?专家指出,应从早期筛查、早期评估、治疗康复三个环节入手,同时找寻孩子“心病”的成因,在全社会建立系统防治机制。
“儿童青少年‘心病’的成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因素,特别是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等因素。”许毅教授分析说,如今,家长对孩子过分期待,对将孩子打造成什么样的人毫无目标,导致家庭教育一头雾水,孩子无所适从;社会上的流行因素也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如“娘炮横行”与“韩风”、“日风”流行不无相关;而学校教育注重升学率的现实,让老师对孩子更多的是“管制”而非呵护……
治“心病”家庭医院学校应多管齐下
想要驱散孩子心头的乌云,必须要多管齐下,学校、医院、家庭一个也不能少。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谭忠林说,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往往落后于孩子的成长发育速度。其实,很多儿童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疾病很敏感,他们在患病初期会想要寻求帮助,其表现与从前“大相径庭”,会出现睡眠不好、饮食不规律、注意力下降等。因此,在生活中,家长要关注这些细节,学会良好沟通,若发现问题,尽早就诊,及时治疗。
学校和医院是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两大“抓手”,但要破解双方的“对接空白”。一来,学校非常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但却缺乏专业的筛查、评估和诊断资质,难以明确判断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性质,造成孩子心理障碍难以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二来,医院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诊治,缺乏来自老师的意见,只凭借家长、孩子的“一面之词”,信息不全,可能导致诊治偏差。
浙大一院儿童青少年门诊主治医生周韦华从事儿童精神病临床有15余年,他说,应充分利用学校、医疗机构的专业资源,提升学生、家长、非心理专业老师等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认知与识别,及早发现孩子问题。学校应适时对心理健康高危对象开展筛查,及时将筛查为阳性的儿童青少年,推荐到医院进行专业评估诊断,促进学生心理障碍早期发现;针对问题儿童青少年,医院应根据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评估结果,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在家长认可的同时反馈至学校,促进学校、家庭对治疗的配合和理解。
目前,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已与全省多家中小学“牵手”,应对学校出现的儿童青少年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
“要帮助孩子,首先要做的,是蹲下来与孩子说话。”许毅教授说,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只有平等、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明白他们的想法、感受、困惑和需要,才能帮助他们扫除阴霾,让内心充满阳光。
(记者 李文芳 陈宁 见习记者 沈听雨)
大家都爱看
浙江在线官微
“国庆小长假 我行我秀”
晒照片、说心情
有奖互动活动
火热进行中!
快快参与吧~
都有哪些奖品?戳这里了解一下
(点击图片即可直接进入活动页面)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责编:侯玮
见习编辑:江笛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