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箭和弓似乎是默认的搭配,那些流传下来能以一敌百的大将往往都是射箭高手,百步穿杨什么的都不是事儿,甚至春秋时的大将养由基能将箭射进石头里。不过古代的箭不一定得用弓发射,这篇文章就盘点一下那些不用弓就能射出去的箭。明代的《武备志》记载了四种特种箭:鞭箭、袖箭、筒子箭、流星箭。这些箭的发射装置不是弓,方便携带又隐蔽,往往充当暗器。
鞭箭的发射装置是一个木棍,木棍的一段带有一个铜环。《武备志》中并没有介绍鞭箭的使用方式,但从插图的外形来看,鞭箭跟外国的投矛器很相似。投矛器的主体是一个细圆筒,发射方式是将矛放入筒中,筒底有一个装置连着一根绳子,绳子又从筒口伸出,将筒口对准敌人用力拉绳子就能将矛甩出。
袖箭在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可谓是闯荡江湖居家旅行必备之神奇。袖箭长度很短,大约十几厘米,射程也短,只有三十步左右。在元朝的时候就有袖箭,《元史·顺帝纪二》中有记载:“辛末,禁弹弓、弩箭、袖箭”。在明代万历年间明朝出使朝鲜的时候,使者还跟朝鲜国王展示过袖箭。
箭簇比较重袖箭的发射原理其实接近弩,但是外形像一根粗钢笔。袖箭就是将短箭塞进一根钢笔大小的圆筒中,圆筒中有弹簧,将袖箭完全塞入以后可以卡住筒口的机关。遇到敌人时,将袖箭对准敌人,扳动机关,就可以伤人。
因为袖箭只能发射一次,而且装填很麻烦,战斗时来不及再次装填,而且也不能作为主战武器,只能作为先手。因此袖箭还有“霰弹”版本,就是加粗发射筒,里面装上五六根箭矢。还有“子母袖箭”,其实就是把几个单发袖箭装在一起,使用时依次发射,能打击多个敌人。现存的袖箭里面使用的都是螺旋状的弹簧,但是由于现在常见的螺旋状弹簧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因此那些都被认为是民国时期的猜想仿制品,古代的袖箭的弹射装置还没有发现。
筒子箭的箭矢长30厘米左右,箭簇长10厘米,夹钢制成,箭羽为鸟羽,使用时,箭簇可以涂毒。筒子箭的 “筒子”就是发射装置,是一个粗竹筒,竹筒有点像无底的老式水桶,后端留有燕尾。筒子箭的发射原理很简单,使用筒子箭时,将十数支箭装进筒中,由强壮的人用力挥动竹筒使用技巧将箭甩出,力气大的一次可以发射二十根箭。相传使用筒子箭的人可以以一当十。
流星箭其实类似日本的苦无,但是要大一些,通体纯铁,中心灌铅,重量可达200克,在武侠小说中又被称为“甩手箭”。其他朝代也有特殊箭矢的记载,《金史·抹燃史圪搭传》中说抹燃史圪搭打仗时在盔甲内藏了一百支箭,遇到敌人随手甩出,无人可敌。他使用的很可能是流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