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叫作《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一故事实质上揭示了管理学之中的一个重要定理,责任分散效应。现实当中,每一个人都有惰性,责任分散效应规避个人的惰性,使得每个人能够时时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与力量。如果对权责没有明确的划分,放纵了人的惰性,团队中的每个人就会像故事中的三个和尚一样,最终因互相推卸责任而闯出滔天大祸。
说起团结,总会提到人多力量大这句经典话语。但在现实的团队中,众多成员之间互相推诿扯皮、无人担责的情况也十分常见。如何纠治这一现象,也是横在面前的道难题。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对处于群体当中个人的心理活动,有一个起码的了解。
为了研究国内外都很常见的旁观者现象,有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曾特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选出了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实验想要证明:接触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在大声呼救时,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事后的统计显示:在一对一的那些组,有85%的人选择了见义勇为;而在那些4人小组中,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这一实验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各种社会集体冷漠事件。集体冷漠的行为总是与悲剧联系在一起,但造成悲剧的根源真的是因为人心的冷酷无情或道德的沦丧这么简单?在上述的实验中,那些参与者的道德水平也并未有什么明显区别,只是由于身处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了各自的选择的不同。
这种选择的不同,往深了说是由于承担责任的不同。在某一特定的事件中,如果只有一个人承担责任,或者只有一个人在场,这个人就会意识到自己是唯一的“责任人”,基本上也就可以确保能做出相应的举措:但如果有一群人在场, 结果就会变得不同了,毕竟“法不责众”嘛。面对突发情况,如果事前没有明确指定负责人,整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就都会认为自己是无责任的。这种反应是人的正常心理,由这一心理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就是责任分散效应。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964年3月13日的凌展3点多钟,有一位名叫凯蒂·珍诺维丝的年轻女子结束了一天的酒吧工作,独自一人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当她走到自己位于纽约郊区的公寓时,遇上了一名匪徒。当时凯蒂大声疾呼,眼见周围的邻居都亮起了灯,凶手只好躲了起来。等了半天,周围邻居却没有任何进一步的反应,凶手便再次行凶。这一次凯蒂再次大呼救命,邻居也再一次亮起了灯和上次一样,他们再没有别的举动。眼见如此,刚刚躲起来的凶手再次现身,将凯蒂刺杀在自家的楼梯上,而后逃离了现场。据事后警方调查,当时至少有38位凯蒂的邻居在窗前看到了这一幕,但不仅没有人出手相救,甚至连打电话报警的人也一个没有。这个消息一出,轰动了整个组约。
责任分散效应所带来的巨大恶果,从这事件 就能清楚看出。责任分散效应不仅会体现在社会事件中,只要有团体的地方,就一定会出现这类情况。如果对于责任的归属没有足够明确的判断与认定,不论是事前的领导工作,还是事后的追责工作,都会遭遇巨大的阻碍。
任务交给一个人单独去完成的时候,责任与个人就被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不论是对于决策还是负责,这个人都能有着明确的觉悟,就好像一个人挑水的和尚;但如果让一个人融入团队之中,他对于自己责任的认识就会变得模糊、虚化。尤其是在集体做出决策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只不过负担了一小部分的责任。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团队的所有成员都会消极应付,甚至互相推诿,就像三个和尚那样,互相推卸责任,自己却毫无作为。
责任分散效应给我们的核心启示只有一点:凡事提前指派好负责人。群体决策虽然可以吸纳更广泛的意见,但也在无意间弱化了责任的归属。提前指定好责任人,可以使团队围绕着一个核心来运作,既避免了分歧的扩大,又能够统一集体的力量,起到事半功信的效果:出现了问题,也能够针对负责人做出有力的批评与惩罚。相比面对互相推卸责任、争执不休的混乱场面,单独对个人发号施令与指责批评,显然更能提高效率,也更能看到成果。
当然,通过这样的做法,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责任分散带来的负面影响。直到现在,心理学家们虽然广泛地研究,却还是不能彻底打破这效应。大家了解这一点,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就会有更多的重视了吧。
举报/反馈

伊趣笔记

1.7万获赞 1万粉丝
让知识有温度,让内容有态度,做思想旁观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