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8日电 日前,国盛固收分析师刘郁做客新华网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线上《股市e事厅》栏目,就下半年经济走势与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与网民互动交流。
对于下半年“三驾马车”将如何助力中国经济发展,刘郁表示看好基建投资的拉动。她认为,下半年基建投资可能企稳反弹,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温和扩张,地产投资则可能面临回落。
对于判断基建投资反弹的原因,刘郁表示,今年7月底,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给出了答案,“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近期,财政部发文推动地方债加速发行,以支持基建投资。8月14日,财政部发布了一个加快发行专项债的意见[ 《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到9月底完成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0%。
刘郁认为,今年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与非标融资受限、财政支出放缓导致的资金来源减少有关。专项债多投向基建相关项目,发行加速,再加上银保监会通过宽信贷的配合,后续基建资金到位也随之加快,基建投资企稳甚至反弹的可能性比较大。
此外,基建投资发力的方向,近期已经比较明了,趋向于交通运输方向。铁路今年原计划安排7320亿,最近铁路总公司提到要重返8000亿元。[ 2014到2017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均超8000亿元大关,分别完成8088亿元、8238亿元、8015亿元和8010亿元。
刘郁以近三年投资投资数据分析得出,铁路一般是下半年高,大概占到全年的60-70%。7月底,国家发改委重启一度叫停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通过了吉林长春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交通运输相关的投资大概1年6万亿,占基建1/3。前7个月交通运输的投资同比增速是4.6%,有回到两位数增速的可能性。其他的,比如水利、环境方面的投资,可能也会反弹。
从资金来源角度的测算,中性假设下,下半年基建资金来源同比去年增加1.5万亿,对应的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从当前的2%(包括电力、热力和水的生产供应)反弹到5%以上,但达到10%的可能性也不大,去年大概是14%。
对房地产投资,刘郁倾向于认为增速可能会下行。这个判断的基础在于中央对于地产的调控政策没有丝毫放松,刚才提到的7月政治局会议新闻稿里有一句话“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地产调控不松,地产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整体是偏紧的,地产投资对于地产销售回款(按揭贷款、预收款、定金)的依赖度比较高。在政策调控不松的背景之下,地产销售增速很可能面临放缓,这也就会导致地产投资资金来源进一步放缓,地产投资也将随之放缓。
另外,今年前7个月地产投资增速在略高于10%这个位置,最主要的增量来自于土地购置费,也就是地产企业拿地支出,而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的同比增速是负的。这说明地产企业拿地占用的钱比去年明显增加,然而能拿出来做建筑安装的钱同比去年是减少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地产企业面临的资金约束。因而,对下半年地产投资,国盛证券团队还是保持谨慎,回落到8%以下的概率会比较大。
对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刘郁表示下半年将温和扩张。这两个科目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叠的,制造业投资超过87%是民间制造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温和扩张,反映的是这一轮周期工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以后,企业主动扩张产能。今年以来,政府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持续支持,包括央行定向降准等多项政策。有望助推民间投资加速增长。
举报/反馈

新华网

1.2亿获赞 2275.2万粉丝
引领品质阅读,让新闻离你更近!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