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悲伤》正在湖南卫视播出。一听这名字,观众几乎可以立刻脑补出一出青春疼痛文学的大戏,但在导演刘俊杰手中,他却将妥妥的青春偶像剧题材,做成了一个关于亲情、关于成长的温柔故事。
刘俊杰十几岁进入影视圈,二十多岁就做了导演,经历了台湾偶像剧最黄金的年代,《薰衣草》《王子变青蛙》等经典作品皆出自他手。北上大陆拍戏,也做出了《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等热播剧集。到了今年的《老男孩》,可以明显看到,他的风格开始从偶像剧的浪漫爱情转向更为生活化的温情表达。
到了《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刘俊杰试图用舒缓日常的手法,来讲一个疼痛的青春故事。日常感,是他在拍摄中很追求的东西。在刘俊杰看来,一开始被这部作品打动,是剧中凉生、姜生兄妹儿时的成长经历,为此,在选景上,他颇费苦心。二人老家魏家坪,是一个坐落在海拔一千多米山上的村落,拍摄中除了村里本有的物件景致,没有用到道具布景。在他看来,记录两个孩子真实的生活状态,是二人成长段落中的必需。美感也是必须的,但“你要从真实生活中提炼那个美感,而不是从人为的美术置景里面去找生活的烟火味”。连剧中出现的一片花田,也是某日在工作途中,被刘俊杰偶然发现的悬崖边上一片天然草地,“突然有一天,发现那里花都开了,好漂亮,我当时就觉得就是这里了。本来都打算回上海找片薰衣草花田了,但那肯定很假。”
在选演员上,刘俊杰也很相信自己的感觉。第一次见到饰演姜生的孙怡,两人抛下剧本,聊起养狗心得,孙怡的直率,让刘俊杰觉得“比较像姜生”。跟演凉生的马天宇,则是一见面就聊到孤独,“我比较喜欢跟人聊天时,是去了解这个人和他的心态。比较多的心态,不要那么多的姿态。我希望他们就是这个角色,不要去用力演,那就容易洒狗血了。”
“我跟演员经常在交流,我们不是在讲这个台词怎么说,这场戏怎么演,我是在分享心里的东西。我都不怕碰到新演员,他只要愿意跟我聊,打开心扉的话,我就知道怎么去塑造他。”
马天宇饰演凉生,孙怡饰演姜生
相信感觉,让刘俊杰在创作中,很注重情感和情绪的自然流淌,避免了太多洒狗血,却也少了许多戏剧冲突。连整体色调上,都有一种清冷感。但在电视台的剪辑版里,叙事节奏和影调都做了调整,在刘俊杰看来,也是没办法的事。“台里的商业考量嘛。”但他依然强调他的本意是做一部像一本书、一杯水那样的作品,可以静下来慢慢看。
这样的创作思路,是刘俊杰近几年的新变化。2012年刚到大陆拍戏时,刘俊杰自认为“格格不入”,拍完戏马上就回台北,有新戏就再来,就这样往返几次,拍到《杉杉来了》的时候,“我觉得不行,我发现我应该住在这”,于是在上海租了房子,养了狗,认识了很多邻居。“ 一年之后,我觉得我和这个地方中间的那道线,没有了。”
拍一部戏,要选一个城市,要熟悉它,爱上它,才能解构它,去拍出它生活里的东西。“我知道哪里的小菜和面很好吃,我知道哪里可以买到什么,那我拍戏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刘俊杰笑说:“以前刚来最喜欢拍外滩,好漂亮,好美。现在打死我都不去,我就想拍那些生活的小巷弄。”很巧的是,在大陆拍戏这些年,刘俊杰“只有一部不是在上海拍的”。
钟汉良在剧中饰演程天佑
聊到上海,刘俊杰说起第一次来上海是二十几年前,他对上海的急速变化深感惊叹:“那时候浦东是空的,只有南浦大桥。他们说你再过五年来,对面会盖满了房子,我说会吗?直到2012年我过来,浦东已经发展得很厉害了,我现在就住在浦东。”
城市的急速变化,对刘俊杰的创作有一些启发。“时代一直在变,我也要不断地去改变,要有一些新的东西。电影两小时,它可以定一个风格,但电视剧那么长,如果一直是一个风格,观众可能会疲劳。我现在觉得就每场戏,该怎么拍,就怎么拍。没有风格就是最好的风格。”
对于自己的作品,刘俊杰往往有种感觉:如果现在让我再拍一次,可能不一样了。“每次参加发布会,都好想说可不可以让我重拍一次,总觉得可以更好嘛。”他说,“但是喊卡之后,就无法重来。所以要珍惜那个创作的当下吧,因为真的不能重来的。”
采访中,年过六十的刘俊杰热情而“话痨”,会兴致勃勃地跟人分享:“你知道吗,南浦大桥从上面看,像一只蝴蝶诶!”在他看来,好的戏剧都在生活里,导演做的事就是完全打开自己,向他人分享,“分享生活中那些打动你的东西”。
导演刘俊杰
【对话】
不会演的演“戏”,会演的要演“人”
澎湃新闻
:一开始接到《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这部作品的时候,打动你的是什么?
刘俊杰
:最打动我的是小时候那段,两个小孩,一个四岁,一个六岁,相依为命一起长大那种情感,那种赤子的状态,有触动到我对于家园的情怀。在我最原始的构想里,这个部分篇幅很大,七集到十集。后来从商业上考量,确实不能这样,每天播两集,你不能让观众连续五天看的都是小孩吧。所以就前面放两集,后面的内容都放到闪回里,总量还是保证了的。
澎湃新闻
:这一段是触动到你的成长经历了吗?
刘俊杰
:其实可能是因为,我一辈子都在拍戏,所谓的强情节、偶像剧啊,我都拍过。我现在就想拍个拍“人”的剧。很多人也说,演员这种职业,就是不会演的演戏,会演戏的是要演人。这个故事是“人”打动了我,人的情感,人在成长里的状态。本来它的故事也是很强情节的,但我把这种很浓的东西淡化了,重点还是在人身上。
澎湃新闻
:目前看来,这部剧生活感比较强,不是大家预测的那种纯青春偶像剧?你对这部作品的定位是?
刘俊杰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定义它,我只想拍个好看的剧,就像你让我现在去拍个古装剧,我可能也是这样拍,我就想拍人,我不想说因为是古装剧,就一定要有一个什么腔调、姿态啊。
我希望这部作品能够打动大家,这部剧不是说拍给某个年龄层的,当然也不是说大家都会喜欢。我觉得,比较能静下来的观众,可能会看进去。现在观众的看剧习惯很碎片化,喜欢强情节。可是我就觉得,要不要缓一下?就像你喝了很多酒,很多咖啡,要不要喝点水,干干净净、简简单单的水。我觉得,创作者有义务向观众提供这样的东西,不能都是强情节,都是迎合碎片化时代,这也是提供另外一种视角。当然,我也可以把这部戏拍成一个所谓强情节的那种。但我最后,还是想把它做成我心里的那个样子,可能有点任性,花了很多钱,做了一瓶矿泉水(笑)。我希望观众喝下去,那个颜色、那个味道是在你心里的,不是我去告诉你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禽兽,不是这样的,他们就是人,各种各样的人。
我要还原生活的烟火味,不要拍偶像剧
澎湃新闻
:魏家坪等姜生童年的场景,还原度极高。在取景方面据说挺曲折的,能不能讲一讲?
刘俊杰
:当时已经看了一个星期的景,什么都看了,其中也有不错的,但还是和我心里的(预期)差了点什么。最后有人说,山上还有个地方没看,就是有点远,上去要一个多小时。我说去看看。海拔一千多米,坐车从盘山公路绕上去,上去了没有Wi-Fi。然后发现,那个村子完全是我要的感觉。后来拍摄的时候,我们拍的每样东西,都是真实生活里的,没有用任何道具,完全没有修饰。其实我也可以把它拍得美美的,但我不要,我就想把那种朴实生活的状态记录下来。我觉得,我不是在拍戏,我是要还原他们儿时的生活,最真实的状态。当然也要有美感,但你要从真实生活中提炼那个美感,而不是从人为的美术置景里面,去找生活的烟火味,把它弄脏弄旧,那就很假。这是我这两三年来的一个变化吧,之前做《老男孩》的时候也是,我想还原生活质感,我不是要拍偶像剧诶。
刘俊杰和演员们
澎湃新闻
:很多青春文学改编的影视剧,都是在风格、色调、节奏各方面比较偏青春、阳光、喜剧的,但《凉生》整体上还蛮不同的?
刘俊杰
:对的,其实很多(这类戏)影调都是偏亮的,现在这部戏在台里播也都是亮的。我的剧很多都在湖南卫视播嘛,电视台那边在后期调色时,会比较倾向于明亮的影调,会把光加亮,这是它们一贯特色嘛。这部戏我本来的那个光线,层次是很分明的,我拍的风格,很接近自然光。我的这个戏的影调光色,如果用季节形容,应该是秋末冬初,可是到台里,可能是春天的尾巴,夏天马上要来了。但这个也没有对错啦,就各有各的风格嘛。
做导演就做到这里了,我就交出我的版本,(电视台的)商业考量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导演,不要一开始就把商业的东西考量太多,那就太不纯粹了。就像你泡一杯红茶,什么都不加,保留它原本的样子,但你交给人家之后,人家觉得要加一些什么装饰,摆一个什么盘,那也没什么不对。我拍每部戏都想让它不一样。每个故事应该有属于它自己的,去讲述它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方式去拍作品,没有意义。
澎湃新闻
:这部剧它整个表达,和你的个人感受其实是结合起来的?
刘俊杰
:对。是,我觉得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你的作品应该反映你,如果这个戏跟你没什么关系,你就没有投入,只是工作。我觉得我的生命和工作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他们问我工作累不累?我说不会,因为它就是我的生命,它就已经融合在一起了,因为我这一辈子都在拍戏。所以说其实戏剧,应该是每个导演自己的东西都在里面,你的喜怒哀乐,你的喜好,它都会呈现出来。
我是个很愿意跟人家分享的人。那你可能会担心很容易受伤,人家利用这点伤害你或者是什么,可是我觉得你要无所畏惧,你要去创作就应该把你的心掏出来。
澎湃新闻
:对你来说,你的生活就是创作本身了?
刘俊杰
:我从18岁就干这一行了,我今年62岁,我一辈子都在做这一件事情,我没有做过别的。所以我说它已经是我的生命,我已经分不开它了。我觉还是蛮有保持像小孩子一样那种热情。你要创作一定要热情,没有这个热情跟态度,你可能就什么都不是的。干这个行业,你只要没有热情你就完了。
你要创作,你要先把生活仪式化,不要让它干扰你,每天一大堆电话,然后每天去吃饭喝酒,那不行。我的生活很规律,我只喝水,我吃东西不加调味料,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状态很好,你才能去工作,每天躺那边你怎么工作。而且你在现场,你需要很热情、很有能量,你的能量也会带动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