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长都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要诚实、善良、勇敢,总之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自己孩子都能够拥有就再好不过了。有的孩子很要强,总是喜欢得第一的感觉,虽然说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是如果能够看到孩子一直在努力,也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
然而有的时候,孩子会回家抱怨,抱怨自己的同学有作弊行为。孩子哭着说:作弊的考了全班第一,我没作弊才第五!你会怎么办呢?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作弊与不作弊之间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界限的,很好区分。作弊一般产生于考试中,而考试是为了检测考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高矮。这是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方式。可是如果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第一是对于其他考生是不公平的,这是对此次考试的极大不尊重,属于无视公平公正原则的表现;另外,通过作弊而脱颖而出的考生可能本身的能力远没有达到期望值,对于考试组织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费劲举办的选拔考试,结果选出来的却达不到要求,那就太不值得了。
当然,对于孩子而言,有的人认为不应该这么上纲上线,可是在这里我要说一句,其实事无大小,有些红线是不能逾越的!哪怕只是上学生涯中很普通的一次考试,也不应该作弊!但是该怎么跟孩子说呢?是直接给孩子灌输作弊危害吗?不妥,孩子还小,他讨厌说教;还是给孩子一样抱怨考试不公平?这样也不妥,为何呢?连家长都抱怨,那么孩子更没有心情学习了!
在这里,如果是一位睿智的家长,不妨采用引导问答的方式,让孩子在思考中找到答案。比如当家长朋友遇到孩子受到其他同学作弊的影响的时候,家长朋友可以问问孩子:“作弊的行为到底对不对?”孩子或许不回答,或许会肯定。家长朋友可以接着问:“这次作弊的结果是什么?作弊的同学考得分数更高,可是你只比他低3分,可见你的能力就这次考试而言比他高。”这时候孩子的气会消了一半,因为他生气的原因就是由于分数被超过而得不到表扬了。家长这时候可以再问:“可是你考试学习,最关键的考试是哪场考试?”孩子会回答“高考”。这时候你再问:“高考的时候可不可以作弊?”孩子回想相关报道,会回答:“高考的时候没法作弊啊,高考很严格的。”“那如果一直作弊的同学高考的时候还能作弊吗?”这时候孩子会恍然大悟,在思考中明白考试作弊只是饮鸩止渴而已!
或许孩子再长大一些,对于考试的理解就会有更多的方式。或许他也会领略到好好生活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在这么宏伟的目标下,别人作弊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只需要走好自己的路,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思考人生,才不枉来世间走一遭!
举报/反馈

学习dayup

1万获赞 3.5万粉丝
专注教育本身及其延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