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的高校之一,电子科技大学培养了一大批的网络安全人才。而在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张小松看来,从最底层的器件到电磁信号到基础软件再到应用层面的整个体系,成都在高校、产业上对于网络安全都有完整的布局,“成都可以打造网络安全创新的新名片”。
▲张小松
网安中心:
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完整网络安全体系
“2015年,在网络空间安全被列为一级学科后,我们很快就整合了计算机、软件、电子和安全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成立了一个跨学科的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它打破了学科界限,成了一个跨学科的团队,目前已实现了从基本设备器件到终端应用的完整网络安全体系构建。”张小松介绍,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上,网安研究中心和外国的不少名校都建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合作,并有定期的学者访问计划。此外,网安研究中心还组织本科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网络安全的各种活动,“比如最近的‘强网杯’网络安全挑战赛,同学们自主组队参与,从几万人的比赛中突破重围,进入了前三十名的决赛。”
张小松表示,对于高校来说,更关注如何把学校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社会、经济和具体行业当中去,在促进学科更好、更全面发展的同时,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军工发展等作出更好贡献。“目前,我们在网络安全、区块链、大数据安全等新兴信息技术领域,通过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也在一些产业上得到应用和推广。”
成都优势:
产业布局完整,科研、人才位于全国前列
张小松认为,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上,成都优势是很明显的。从最底层的器件到电磁信号到基础软件再到应用层面的整个体系,高校、企业上都有完整的布局。此外,成都拥有中国电科30所、29所、10所以及中科院成都计算机所等国家级的科研单位,甚至一些国防军工的网络安全队伍。几乎成都所有高校都设置了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的学科、学院,都在系统地开展网络安全的人才培养。“总体上来说,成都在网络安全的科研和人才上位于全国前列。”
张小松表示,信息安全产业是四川省的五大高端产业之一,成都市也把信息安全作为重点发展的方向。因此,成都的产业优势体现在,产生了众多本地的中小创新企业,还引进了国内一些大型的独角兽企业,并且几乎所有大的网络安全企业,比如360、启明星辰、亚信安全等,都在成都有完整的布局。
建言产业发展:
传统网安产业遇“瓶颈”,新兴技术下亟待转型升级
针对成都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张小松认为,还是需要一个突破。他表示,目前成都大部分网络安全产业,还是集中在如扫描、检测、常规服务与运维等传统的网络安全业务,“实际上,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了,再往前走需要一个突破。”
张小松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领域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我们也面临着新技术应用后的网络安全新问题,其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转型升级。尤其是最近两年来,新的信息技术里面网络安全事件频次直线上升,由于安全缺陷,造成了各种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因此,对安全领域的研究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瞄准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时进行规划布局,“不要放在事后,我们要慢慢转变这种思维。在新技术出现的同时,我们就要考虑到它的安全问题,并对其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布局。”
成都可打造网安新名片 发掘本土的独角兽企业
“成都有优良的创业环境,有很多网络安全的创新企业。”张小松表示,但是除了产业创新发展外,还需要有个引导过程。他建议,成都可以打造网络安全创新的新名片,“这是成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与此同时,张小松建议,在成都本地良好的信息产业基础上,希望政府能发掘出成都在网络安全某一个领域的亮点,打造成都本土成长的独角兽企业。此外,他还建议,高校需要联合成立一个人才培养联盟,大家互相交流,提供技术支持与协作,“从高端研究型的国际视野人才到企业层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都要系统地打造起来。”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郑鑫 摄影报道
编辑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