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的孤独症孩子,年龄都不大,都在3到4岁居多吧?孤独症儿童有着很多需要干预的“问题行为”,而外人却不清楚。例如有的孩子喜欢去抱别人,有的孩子喜欢拉着别人的手笑。小孩子这样是“卖萌”,看起来挺可爱,但是,如果这种行为持续到孩子上学的年龄呢?恐怕与当前的“社会性”有些格格不入了吧。
其实,用ABC的原理来分析“问题行为”,就很容易找出如何干预“问题行为”。A是“问题行为”的原因,B是干预方法,C是最终结果。在没有干预的“问题行为”产生后,我们仅能分析A和C。
举个例子。孤独症儿童小明喜欢使劲拍桌子——问题行为。
1、妈妈在玩手机,小明看到后也想玩,于是用力拍桌子,于是妈妈把手机给了小明。
这个例子中,A就是想玩手机,C就是得到手机。而用拍桌子的方式要求得到手机,就是典型的“问题行为”。
2、小明使劲拍桌子,妈妈听见后赶来,大声斥责了小明。
这个例子中,A就是想得到关注,C就是得到了关注。
相信大家已经明白如何去利用ABC原理来分析“问题行为”了。简单来说,出现问题行为,一般的A分为四类,1、获得某样东西;2、逃避某个任务;3、需要收到关注;4、自我刺激(没有理由)。而我们要去干预“问题行为”,首先就要搞清楚A代表什么!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B也就是干预行为,让孤独症儿童能够正确的达到C。很显然,C依旧是结果。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得到满足。
回到刚才的例子,小明想要手机,我们就可以训练小明说:“手机”或者“我要手机”或者更长的句子“我要玩手机”,然后将手机给小明。同样,小明想得到关注,可以训练小明大声的呼喊“妈妈”,从而能够让妈妈来关注小明。
很简单是吧?没错,就是这样。只要弄清楚“前因”也就是A,家长们就完全可以“对症下药”!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那就把ABC想得太简单了。我们所分析出的,和得到的应对方案,仅仅是一个“表象”。而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完成“根源转变”。
继续回到刚才第一个例子。没错,小明学会了说“我要玩手机”,从而能够在任何他想玩手机的时间和地点说出这句话。从表面上来说,这是一个好事情,没错吧?然而,如果小明在洗澡的时候也说“我要玩手机”,那么他应该得到满足吗?
“表象”就是,小明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够正确的表达自己“想玩手机”。而相信每一个家长都已经猜到了,我们需要的“根源转变”就是:小明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能够正确的表达自己“想玩手机”。
当然,这也是我们需要在长时间的训练中,慢慢建立起孩子的正确认知,有真正系统的训练框架后,才能够触碰的核心问题。当下,先解决“表象”,也是十二分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