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第一心理课堂,今天分享育儿心理学。很多家长动不动就给自己的孩子冠名“熊孩子”,这无非是在说自己孩子不听话,或者听不进去话,或者行为不服从管教。你有没有思考过,所谓熊孩子是如何产生的呢?和教育方式有没有关系呢?
我们平常看到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有礼貌、懂规矩,又不熊,背后都是有一些情商高、注重教育方法的家长。社会心理学家指出,高情商的父母在教导孩子的时候,经常将6句话挂在嘴边。赶紧学起来,用心去做,你的孩子也能够与众不同。
一、你是选择A,还是选择B
这是一道二选一的问题,相当于完全把选择权交给了孩子,这样放手的做法,不但能够促进孩子的独立能力,还能够引发孩子的深度思考。当孩子做出选择的时候,会有一种自己长大,有决策权的感觉。
而家长在给孩子设置选项的时候,实际已经帮孩子剔除了不良的选项,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保护,因为选项都是由家长自己设置的。
二、妈妈/爸爸想让你A,原因是B
这里的A代表的是家长希望孩子去做的正面的事情,或者是正确的思考方式;而B是你告诉孩子这么做的必要性,也是一种正面而耐心的解释。
很多时候,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会做和说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和话语。很多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都会严厉的制止,有的甚至会大吼和体罚孩子。
以至于孩子听了太多的“不许、不可、不行、不能等等”。而这些制止的词语太负面了,太常见了,以至于孩子听腻了,执行够了。
而当家长先说出对孩子期望,再跟孩子解释的时候,会收到抵触的反馈,有因有果,态度和蔼,在教导子女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三、我感到A,这是因为B
这里的A代表的是你的情绪和感情体验,而B是A产生的前提。我们很多时候会苛责自己的孩子乱发脾气,殊不知,其实有时候之所以会乱发脾气,是因为他根本不懂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也不懂怎样抒发自己情绪。
作为家长,首先要懂得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正面的情绪说出来,会分享自己的快乐,而负面的情绪说出来,只会让别人分担自己的忧愁。家长经常将不同情景下的该说的话语在孩子面前说出来,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学会的。
四、你想要表达的是A对吗,慢慢说清楚了
这里的A是指的是孩子之前对你的诉求,或者是他没有说出口的诉求。当你重复他的诉求的时候,他就会有种被关注的感觉,有时候孩子故意给你捣乱,其实目的就是寻求关注而已,只不过他用错了方法。
而当你说出他没有说出口的诉求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种移情表现,让孩子感觉你很懂他,善于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时间久了,孩子在移情方面能力也会得到发展。换句话说,你孩子会因为你的这句话而变得情商高起来。
五、我认为你是一个A的孩子,因为B
这里的A代表所有正面的、肯定的、赞扬的词汇,而B是孩子做的一些具体的、配得上A的行为。
通常越是高情商的父母越是不会吝啬自己对孩子的赞美。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时常夸夸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个夸是有技巧的,不能笼统的夸,而是要在孩子具体做出某件事后,再给出具体的回应。每个孩子信心的构建都是来自于父母持续不断的肯定和夸奖。
六、妈妈/爸爸很担忧,请你不要做/说A,因为这样是危险的
这里的A代表的是一些危险的、带有挑战性的动作和言语,这一句完整的话,不但给孩子指出了所做的哪些是不对的,还告诉了孩子后果,更加诉说了家长对他的爱和诉求。
当孩子从小就接触这些完整的讯息,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他们会马上提醒自己,修正自己的行为。
举报/反馈

小明心伙伴

75.5万获赞 9.5万粉丝
做你心伙伴,与你精神共舞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