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7公里处朝邑镇南寨子村,全仓共可储粮5220吨。
陕西网(记者 杨春波 王倩)《隋书·长孙平传》:“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里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义仓是隋以后历代封建政府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义仓文化源于隋唐,是我国现存时间最久远、功能最完善的公益体系,被称为中国公益文化的“根”。
景点介绍: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7公里处朝邑镇南寨子村。1882年(清光绪八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四年竣工。慈禧太后曾御封此仓为“天下第一仓”,并在仓顶赐“虎”、“龙”二字。
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阎敬铭倡议修建,历时四年建成,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存粮。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解放后一直由大荔县朝邑粮站使用。200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从建仓规模,还是从储粮历史,或者是从古仓今用方面讲,都无愧于“天下第一仓”的称号。
历史沿革:1877年(清光绪三年)关中大旱,饿死多人,朝邑尤其严重。1882年(光绪八年)由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朝邑人阎敬铭倡议修建,1885年(光绪十一年)竣工,动支白银三万余两,竣工后绘制详细图样报闻朝廷,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此仓建成后十多年,就遇上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的关中大灾荒,丰图义仓开赈放粮,活人无数,阎敬铭被人们尊称为“救时宰相”。
丰图义仓为中国古代仓廒的样板工程,也是中国仅有的一座仍在使用的古代粮仓。该仓自建起,一直用作粮站,为大荔县朝邑粮站。朝代更替,多少风云人物化作云烟,丰图义仓依然不朽。
仓墙合一的建筑魅力
丰图义仓建筑格局为城中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坐东朝西,依山就势,夯土筑城;外城是义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年久失修,外城土墙已经颓败不整了。内城以仓墙合一的建筑形式构筑,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垣内周列仓廒58洞,墙内为仓,相隔排列;墙内有砖瓦结构廊檐,由木柱支撑,相互贯通,形成环形回廊。
仓房为砖窑式,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等都有独特作用。每仓进深11米、宽4米、储粮90余吨,全仓共可储粮5220吨。仓房地面由松木板铺成,离地下40厘米,木板下墙体四周有4个排气孔,利于空气流通和潮气排出。
叹为观止的防水设计
防雨防潮是粮仓设计构筑的关键环节,丰图义仓的设计构造简单而科学,设计理念值得现代建筑工程借鉴。它的墙顶平面由青砖铺成,采取分段四周高、中间低的结构,巧妙的将雨水汇于中间部位,再下落水槽向院内排去,避免雨水四散造成积水、渗水或渗蚀墙体。仓院场地也是四周高、中间低,水可以很快集中排出墙外。每至雨天,从仓墙到院内,排水通顺流畅,雨停墙院即干。
仓储文化:中国的仓储文化由来久远,丰年置仓积谷,灾年开仓赈民。义仓也称社仓,是民间自筑的公共粮仓。公元585年,隋文帝杨坚采纳大臣的建议,初置义仓。官仓防大灾,义仓防小灾。义仓设在乡间,不让州官管理,开仓方便,一遇灾荒,随时可以开仓,就地赈济。
景区地址: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寨子村
景区级别:AAAA级
景区特色:丰图义仓的完好保存和继续储粮,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仓政、仓储历史、仓储文化、粮仓建筑艺术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同时对研究封建社会后期关中东部的经济发展、军事攻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门票价格:30/人
咨询电话:0913-3412522
开放时间:8:00-18:00
交通路线:
1.西安北站每天有8趟经过大荔的动车,二等座36元,耗时40分钟。
2.西安纺织城客运站乘坐到大荔县的长途汽车,参考票价33元,2小时可到。
3.到大荔县后换乘前往朝邑镇的中巴车可到。
推荐指数:★★★★★
慈禧太后曾御封丰图义仓为“天下第一仓”,并在仓顶赐“虎”、“龙”二字。
丰图义仓是清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
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7公里处朝邑镇南寨子村。
远眺丰图义仓,仓城巍然独立于黄河西岸老崖上,地势险要。
丰图义仓建筑格局为城中城,分内城和外城,由于年久失修,外城土墙已经颓败不整。
丰图义仓在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图义仓经百年沧桑,一直沿用,墙体院基少有裂缝破损。
仓院场地也是四周高、中间低,水可以很快集中排出墙外。
仓房为砖窑式,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都有独特作用。
仓房为砖窑式,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都有独特作用。
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7公里处朝邑镇南寨子村,被称为“天下第一仓”。
举报/反馈

陕西网渭南站

23万获赞 2万粉丝
陕西网是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陕西网渭南站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