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生物的演变发展也可谓多灾多难,从地质考古学上来看,生命进化史上发生过至少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引发生物大灭绝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有的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有的是超级火山喷发,也有的可能是受到了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暴的袭击,另外也有板块漂移、海平面下降、陆地沙漠化和气候变冷的说法。
下面就五次生物大灭绝做一下简要的介绍: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于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又称奥陶纪生物大灭绝,此次灾难曾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奥陶纪时期海水广布,海洋生物十分繁盛,但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的无脊椎动物大规模消失,而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的,时间跨度为二三百万年,有人认为是两极的冰川增多造成的,但这一观点并不被广泛接受,因此其原因至今不甚明朗。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于3.65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又称泥盆纪大灭绝。 泥盆纪时期陆地面积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陆生植物两栖动物开始出现和大发展,特别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爬行动物也开始出现,而且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地层化石记录说明当时远至北极地区都处于温带气候,但这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海平面的大幅下降导致海洋生物遭到重创,时间跨度也有数百万年,起因则可能是小行星撞击或者是超级火山爆发。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发生于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又称二叠纪生物大灭绝,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二叠纪时期陆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就是陆生动植物物种进一步丰富和繁荣,但是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二叠纪生物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科学家们认为起因应当是地球曾经发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这时候所有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的古陆,很多生物失去了生存空间,而且大气层中的氧气也急剧减少,板块运动造成了气候突变、导致沙漠范围扩大和大规模火山爆发等现象,时间跨度为20到200万年,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这次生物大灭绝可能和超新星爆发产生的伽马射线暴照射地球有关,比如这一时期大气层中的臭氧和氧气减少很可能就是宇宙射线的照射造成的。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发生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又称为三叠纪生物大灭绝。三叠纪时期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新的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陆生动物进一步增多,恐龙家族开始繁荣。但是这次生物大灭绝也造成了75%左右的物种消失,其中主要为海洋生物,不过此次灾难并无特别明显的标志,考古方面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出现大面积缺氧的海水,时间跨度为60到800万年,科学家们认为这次生物大灭绝可能和小行星撞击地球、超级火山爆发或者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暴有关。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它就是发生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生物大灭绝,这次大灭绝事件造成了恐龙家族的整体覆灭,而且地球上有80%左右的物种灭绝,持续时间约100万年,但在第一年中就有大约一半以上的物种消失。关于这次大灭绝事件的成因,已经基本可以认定是由小行星撞击造成的,而且撞击的小行星造成的陨石坑已经找到,就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直径估计在8到10公里左右,撞击的能量相当于人类所有核武器爆炸当量的1万倍,小行星的烟尘乃至撞击产生的烟尘弥漫在地球大气层中,撞击引发地球上的很多火山大爆发,火山灰也大量弥漫在大气层中,地球大气层温度迅速下降,时间可能长达数百年才恢复,寒冷的气候导致了很多的大型动物死亡,陆地上只有一些,昆虫,能在水边生活的两栖和爬行类,以及一些小型的兽脚类恐龙和哺乳动物生存了下来,其中兽脚类恐龙都演变成了如今的鸟类。
地球处于宇宙空间中,而地球生命又依赖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因此无论是太空环境还是地球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的生存,如果发生的变化较大的话,那生物大灭绝也就很容易上演了,如今我们人类面临着地球气候变暖的威胁,我们要谨慎对待这种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以防它对地球生物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