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利用单位出差之际,我在旅途中看完了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
这是一本观点另辟蹊径的育儿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聊亲子关系,也聊女性的自我成长及家庭亲密关系的构建。通篇强调了一个主旨:母婴关系决定了孩子的一切关系。
这本书中的很多看法都很契合我的育儿理念,但与此同时,我也对不少地方持保留意见。故在此做一读书笔记,一吐为快。
先说作者。李雪是谁?虽然她总是顶着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前女友的头衔,但不可否认,她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心理学者,曾经主修物理、半路出家研究心理学,却丝毫不逊科班人士。
与此同时,她早年的个人经历对她的很多观点影响巨大。与母亲关系恶劣;童年被疏离;体验过抑郁、自闭;曾经自残、甚至想自杀……这一切向内指向她的心灵深处,没有击垮她,却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
正因为如此,李雪对人性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亲子关系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再加上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她总是能够一针见血的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干脆坚决、毫不纠结。
《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共分五章,分别是:
第一章 觉察:遇见内在的婴儿第二章 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第三章 关系: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第四章 内在:会痛的不是爱第五章 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整体来说,作者在这本书中不断传递这么一个理念:育儿过程中,“无为”是最好的“为”,家长不要干预孩子的行为、不要限制孩子的发展、不要控制孩子的思想。
具体到各个章节,是大量事例的具体论证。提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并谈谈我的看法。
跟随婴儿,跟随当下,不去控制和改变,这是妈妈能给婴儿的最好的礼物,也是对妈妈自己最好的滋养。
在作者看来,真正的为孩子好,“不需要按照时刻表喂奶、哄睡,不需要纠正他吃奶和睡眠的习惯”,而是一切顺其自然,发生时无条件接纳、陪伴。当妈妈自身内心安定沉静时,自然会将这股安全的能量场影响给宝宝。
对此我表示赞同。婴儿睡眠、喂奶、哄抱等任何生理及情感的需求,都应该随时随地响应满足,各种有悖其生长规律的刻意调教,比如按时喂养、哭声免疫法等,我个人是不提倡的,这对婴儿安全感的建立没有任何好处。
有退行现象的孩子,一方面说明有心理创伤,另一方面也说明父母给予的爱和自由多了,孩子开始相信爱了,才敢将创伤释放出来。父母应该尽量全盘满足孩子的依赖,全然允许孩子的退行。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当我们说到孩子的退行现象时,我们关注的重点都是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受到了创伤,比如分离焦虑、被忽略、有压力等。但作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其实我个人认为,正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了,才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他们,“我在这里,请看到我”。这是孩子释放的求关注信号,家长必须用更多的爱来疗愈。
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限制孩子。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作者认为,不应该限制孩子的行为。比如吃糖:“吃到血液含糖量平衡了,干嘛还要继续吃?吃到心脏负担加重,肯定会不舒服啊!”比如看电视:“看电视看得眼睛累了,自然会去做别的。”比如吃饭:不要追着孩子喂饭,孩子饿了自然会自己去吃……因为“没人愿意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怎么难受怎么来”。
对此我有体会。我此前一直都比较限制孩子吃零食,会规定她每次进食的数量,超过了就不允许她再吃,因此小家伙每次都会闹。后来有一次,我想试试不提醒她的话,她到底会吃多少,于是把一罐小馒头都摆在她面前,不再阻止她。
娃吃了好几颗以后,摇摇头把罐头推回我面前,示意我不想吃了。这让我有些意外,相比平时,她并没有多吃太多,但整个过程却轻松不少,没有哭闹,完全是自主的。
由此可见,“放开限制、全力满足,等到了极限孩子自然就不会再继续了”,作者的看法不无道理。
父母每一次向孩子灌输“正确知识”,都是在剥夺孩子自由体验的权力。真正让智力发展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一切体验都是对智力最好的开发,家长不该因为害怕危险而将孩子与外部世界的各种不熟悉事物隔离,也不必过多干预孩子的探索。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作者分享的例子中有两处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提出孩子胆小、不敢接触宠物猫是源自家长“注意安全,当心危险”的灌输而让孩子丧失了好奇的本性。但这个论断忽略了有些孩子天性谨慎的可能性,因此我认为是武断的。
另一个是让孩子玩刀子。让刀子割伤过、痛过、切身体会过刀子带来的感受,智力才会在不受制约的情况下自然发展。
由此想到了我同事此前的几件育儿小事。她孩子执意要玩热水瓶,她便直接拔出瓶塞,烫了娃一下,孩子疼了,于是知道热水瓶碰不得,从此再也不敢再玩。还有一次,孩子看到大人喝酒,也想尝尝,同事的做法不是制止,而是开瓶让他喝了一口。孩子当场就嚷嚷着“难喝,难喝”,把酒全吐了。
同事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其实跟李雪在这本书中的理念是一样的。任何事情,孩子只有亲身体验,记忆才会深刻,才会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与技能。
值得探讨的是,动刀子、喝酒这样的例子,在大部分父母看来可能是极端了些。你呢,能接受孩子碰这些吗?
真正的好习惯其实无法靠训练养成,若有充分的爱流动,孩子的好习惯会自然呈现,无须训练。而顽固的坏习惯背后,是爱匮乏的痛苦呐喊。
作者认为,好习惯是孩子得到充足的爱后的自发选择,因此家长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规矩束缚了他们。若刻意为之试图改变孩子,则是限制他们的发展,使其能量被阻塞。
而“所有的美德都是人类的本心,只要内心不被外在的要求割裂,美好的品质自然会呈现,而且不会变成教条。”
因此,父母不要尝试改变孩子,而是要去影响他们。给孩子充足的爱和支持,这样孩子的好习惯自然会呈现。
对此,我有补充看法。作者在这一部分反复强调习惯无须养成,其实是基于一个前提,认定人性本善,并且家庭教育的氛围也是正面的。
但抛开“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这一复杂话题不谈,只要父母给足孩子爱,就一定能自然养成好习惯吗?在我看来,前者只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这份爱不能是溺爱,应该是正向的引导;而父母本身就应该做出表率,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我们期待孩子怎样,首先自己就得怎样,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现实社会是温暖还是残酷,不取决于社会本身,而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
这是我很赞同的一个观点,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取决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由此可见,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多么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三观,以及今后他们踏入社会后的心态。善良勇敢的人总会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而这背后,父母的爱是最强大的支撑。
拒绝本身不会让孩子受伤,让孩子受伤的是附带的批判。没有批判的拒绝,爱依旧可以流动。
当我们不得不拒绝孩子时,对事不对人,仅仅陈述事实就好,不要附加一大堆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是对方无理。
从尊重理解孩子的角度来说,不附带任何批判的拒绝不会让亲子间的感情阻断,孩子哪怕不能马上达成心愿,但依旧能感觉到妈妈的爱。
只要父母能管住自己,不试图去教育孩子怎么生活、怎么思考,孩子就可以活出远超出父母想象所及的精彩人生。
作者的观点很明确:不控制孩子,孩子的问题就没有了。“孩子自己的事情,无论父母多么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嘴巴,内观自己。”
这是本书中我质疑最多的部分。作者认为孩子应该不受限制的成长,而他们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是因为父母的控制,这无疑是偏激而片面的。在我看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引导,在他们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理应承担起向导般人生引路人的职责;倘若真的什么都不做,难不成眼睁睁看着孩子误入歧途还无动于衷吗?
个人以为,李雪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并坚定的奉为圭臬,与她的原生家庭与幼时经历密切相关。在书中,她曾不止一次提到过童年伤害给她带来的巨大影响,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苛刻而控制欲极强的母亲让她从小就在母爱缺乏的氛围中挣扎着长大,让她受伤颇深,以至于至今都不对她母亲说原谅。
正因为从未体会过真正的母爱,正因为极度渴望又极度丧失,所以她才会将成年后的一切过失都归结于父母的教育不当,并且认为,父母一旦有所“为”(相对于前文“无为”的理念来说),亲子关系注定恶劣,孩子注定没有幸福的人生。
其所举的部分例子过于个性化,以偏概全,其实不具备普遍代表性;表述中有一种非黑即白的绝对和不容妥协的极致。
整体来讲,《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虽然某些地方比较颠覆、存在争议,但整体还是具有可读性的。当然,“偏信则暗,兼听则明”,没有任何一本书是圣经。我一直都主张在看书过程中带入自己的判断与思考,有不同观点的碰撞很正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更新自己的育儿知识,升华自己的育儿理念,这才是读这些育儿书籍的意义所在。
最后附上一张在网络上找到的本书内容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
以上就是我在高铁十小时旅途中所看完的《当我遇见一个人》,并所做的读书笔记。
举报/反馈

宝贝星云

174获赞 83粉丝
定期分享育儿心得与生活感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